中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4亿。白内障和老花眼成为困扰中老年人视力的两大问题。7月14日,广州首批“三焦点老视矫正示范基地”及“三焦点屈光白内障手术示范基地”落户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中心主任武哲明指出,现代晶体手术可以一次解决高度近视、白内障、散光、老花等多种屈光问题,通过三焦点人工晶体等技术,老年人也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全程视力。
武哲明主任指出,201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超过65岁的人口达到1.5亿,预计到2050年的时候,60岁的人口会达到4亿。而60-89岁之间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达到80%以上,意味着白内障人口基数巨大。同样是晶状体问题,老花主要发生的年龄段在40岁开始。照此估算,中国目前的老视人口超过5亿。
一项针对1500名40-55岁人群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有老花倾向的人占92%,这些人96%都还是在工作。其中每天使用电脑、iPad超过4小时占到81%。调查还显示,92%的人对近距离用眼有需求,91%的人对中距离用眼有需求,同时大多数人希望拥有近中远的视力。
白内障作为中老年群体常见眼病,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控制其发展,而手术则为目前国际国内认可的最成熟有效的治疗方式。近年来,我国白内障手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由基本复明需求向“高视觉质量”的阶段迈进。就术式来说,目前仍以“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最为常见,即先以“超声乳化”的方式吸出混浊的人眼晶体,而后植入具备特殊光学设计、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透镜人造晶体,将外界物体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从而完成视力恢复。因此,手术治疗中所使用的人工晶体技术就决定了患者最终的视觉质量。
但是,以往的单焦点和双焦点人工晶体的植入只能帮助患者在术后恢复远距离视力和部分近距离视力,而对于中距离的视力恢复不理想,在现代生活中,中距离视力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比如电脑操作,汽车驾驶观看仪表盘数据,书法绘画、打麻将等等,三焦点人工晶体完美地解决了这个缺陷,使白内障手术后的患者获得远中近全程视力。广东省爱尔眼科总院长王铮表示,该术式的精细度对医师的操作水平也有一定要求,更需术前精密细致的检查与把控。
广州爱尔眼科医院CEO高平介绍,目前爱尔眼科集团每年白内障手术总量占全国白内障手术总量的11%。就蔡司公司的三焦点人工晶体应用来说,从2015年进入中国,此前已在欧洲应用近六年,目前全国已有近7000例手术,其中爱尔眼科集团的手术量在3000多例,占比将近一半。
武哲明主任强调,传统认为白内障要等“熟了再做"的观念已经落后,甚至可能因为过熟错过手术时机,药物也不能根治白内障。目前随着新技术引入,屈光白内障手术的适应年龄已大为提前。“三焦点人工晶体特性能够在白内障手术的同时,将近视、远视及老花眼等眼部问题一揽子解决掉,让患者回归并感受真正的全程视觉,创领崭新视觉革命时代。”
【记者】严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