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龙岗历史这么悠久!新石器时代遗址、春秋战国遗址,还有......

龙岗发布
+ 订阅

1993年龙岗建区

建区26年以来

龙岗披荆斩棘,姿态昂扬,奋力跃升

从GDP总量两年实现两次大跨越

到全国工业区百强之首

再到地区生产总值跃居深圳第二

广东前三……

在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中

龙岗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别看龙岗现在是一座现代化城区

但其实它的历史非常悠久

在2000年的龙岗地区

文物考古普查就发现

南联村遗址等新石器时代遗址

鲤鱼烫遗址、甘坑水库遗址

甘坑果场遗址等春秋战国遗址

......

除了古遗址

咱龙岗还有不少文物保护单位哦

今天,发布君就为大家

细数一下龙岗都有哪些文物保护单位

它们都在哪里?

南岭炮楼

南岭炮楼位于

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社区

2016年6月

被公布为龙岗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时期的建筑

由炮楼和排屋组成

炮楼位于北侧,高四层

平面呈方形,天台山墙方桶式

顶层四面居中设铳斗

饰摆钟花鸟、蝙蝠等图案,四面开瞭望窗

拖屋四开间,高两层

顶部山墙,精美浮刻

分别书“权宜筱住”“乔尚云屏”

檐口有壁画

南岭围

南岭围位于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社区

2016年6月

被公布为龙岗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围内共有八个祠堂

“绍玉张公祠”位于中间

面阔三间两进

其它祠堂都为单间一进

分别是

“维创张公祠”“绍华张公祠”

“林氏宗祠”“袁氏宗祠”

“李氏宗祠”“邱氏宗祠”“谭氏宗祠”

围内房屋依次排列为三排

都为斗廊齐头三间两廊结构

三合土墙,顶覆小青瓦

大门前方有禾坪和月池

俊千学校旧址

俊千学校旧址位于

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社区

2016年6月

被公布为龙岗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俊千学校旧址建于1927年

高四层, 平面呈方形

天台女墙方桶式炮楼,顶层东面设铳斗

西北面和东北面顶部书“俊千楼学校”

四面开有瞭望窗

正埔岭

正埔岭位于

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向前村

2016年6月

被公布为龙岗区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清乾隆年间朝铉公所建

现为三堂、四横、一围龙带一倒座

五碉楼的建筑

先建围龙屋再建四横屋

两侧二横组成五套“斗廊式”单元房

前面建一倒座与横屋相接

倒座与原围龙屋的堂横屋以天街相隔

倒座高二层、三座门

均由三合土夯筑而成

围前有禾坪与月池

梅冈世居

梅冈世居位于

龙岗区龙岗街道龙岗社区杨梅岗村

2016年6月

被公布为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建筑为三堂两横加外围,倒座布局

正面开三门,左右两门已堵

正门为石拱券门

门额石匾书“梅冈世居”四字

祠堂为三堂五开间

梁架结构为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

除两个角楼未完工外

其余五个角楼保存完整

平面呈长方形,高三层歇山顶,磐形背

各层有射击孔,第三层开两门

各角楼间有走马廊相连

因前围完工,可与之相通

两侧围屋因财力问题末及建成

因而无法相通

岳湖岗林氏宗祠

岳湖岗林氏宗祠

位于坪地街道中心社区岳湖岗居民小组

共有七美堂、宝绿堂、思涯堂三座宗祠

均为清代广府式宗祠

2016年6月

被公布为深圳市龙岗区文物保护单位

七美堂平面布局为三开间两进一天井结构,两边侧廊中间天井,堂前有塾台(包台)和石檐柱,正门上有匾书“林氏宗祠”,砖土木结构,布瓦硬山顶,船形屋脊。

宝绿堂平面布局为三开间两进深一天井结构,两边侧廊中间天井结构,砖土木结构,布瓦硬山顶,船形屋脊。

思涯堂平面布局为三开间两进深一天井结构,两边侧廊中间天井,屋前有塾台和檐柱,正门上匾额书阳文“林氏宗祠”,砖土木结构,布瓦硬山顶,船形屋脊。

甘坑炮楼院

甘坑炮楼院位于

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社区彭屋村

2016年6月

被公布为深圳市龙岗区文物保护单位

炮楼高四层,天台女墙方桶式

平面呈方形,四面开瞭望窗

顶层竖条形射击孔

排屋为三排,炮楼拖屋为五开间

都为硬山顶单间两进结构

三合土墙,顶覆小青瓦

西坑宝塔

西坑宝塔位于

园山街道西坑社区西坑公园山腰上

2016年6月

被公布为深圳市龙岗区文物保护单位

正面朝南偏西45度

塔身为等边七角形建筑,高四层

第一层西南面书“捐资修建者芳名”

每层每面开窗

整座塔身由青砖砌筑

宝塔于1980年由港商同胞捐资重修塔刹

历经修缮

仍保留了民国时期的材料和建筑特征

塔身呈七边形,在广东地区较为罕见

吉坑世居

吉坑世居位于

龙岗区坪地街道六联社区吉坑居民小组

2012年5月

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于清朝道光年间始建

平面布局为三堂两横四角楼一望楼结构

有前排屋、禾坪和月池等

门额阳刻“吉坑世居”

望楼高两层,两边有封火墙

围屋为夯土围墙高5米,

石、砖木结构

尖山式灰瓦顶,船型屋脊

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四角楼客家围屋

陈康适墓

陈康适墓位于

龙城街道龙红格社区榄冚山南坡

2006年7月

被公布为龙岗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康适墓地形“罗裙铺地”

又称“大坟”“蚁地”

据清理的情况看

为长方形土坟墓,中置棺木

周围夯土,棺木上盖十条红砂石板

上夯土成坟堆

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该墓于1992年重修

经市、区文物专家鉴定

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杨槐庄墓葬群

杨槐庄墓葬群位于

园山街道西坑社区梧岗围南老虎坳山坡上

2006年7月

被公布为龙岗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槐庄墓(下墓)墓主为明末归善县西坑人

是杨姓客家人开发西坑村的始祖

清杨迪效、杨迪熙等合葬墓(上墓)

位于杨槐庄墓西南面

杨迪效、杨迪熙乃杨槐庄之子

是杨姓开发西坑村的先祖之一

杨槐庄墓是龙岗区目前发现的

最早的客家先人墓葬之一

纪劬劳学校

纪劬劳学校位于

龙岗区平湖街道新南社区老街

2001年6月

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平湖籍香港人士刘铸伯

独资捐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

面阔三间一进,两层结构

通面宽17米,进深16米

用三合土夯筑而成,硬山顶、覆小青瓦

念妇贤医院

念妇贤医院位于

龙岗区平湖街道新南社区述昌街七号

2001年6月

念妇贤医院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念妇贤医院由平湖籍香港人士刘铸伯

于民国四年(1915年)所建

建筑面阔三间一进两层

大门门额镶匾

“念妇贤医院”和“乐善好施”两块

民国时期当地医疗机构较少

刘铸伯为了造福同乡

和纪念因病失去的夫人故建此院

观祥古寺

观祥古寺位于

龙岗南湾街道厦村社区丹沙公路旁

2001年6月,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建筑始建年代不祥

清咸丰丙辰年(1856年)重修

该建筑平面布局为五开间二进二跨院落布局

在前殿内右侧墙上

镶嵌有清同治四年(1865年)石碑一块

记录了张君亮等施舍田粮

为观世音案前“油灯钱”

立碑人为观祥古寺主持僧复如

2012年古寺经过全面修缮后

重新对外开放

鹤湖新居

鹤湖新居位于

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

2002年7月

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鹤湖新居为广东兴宁客家人罗瑞凤创建

整座建筑由内外两围环套而成

围屋以祠堂为中心

有300多间房屋

有“九天十八井、十阁走马廊”之称

属客家式建筑的晚期形式

1996年被原龙岗镇政府

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

现仍对外开放,供民众参观

茂盛世居

茂盛世居位于

龙岗区横岗街道四联社区茂盛村

2002年7月

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年间由何氏先祖维松、维柏兄弟创建

迄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平面为三堂四横

一倒座一枕杠间加外围四角楼布局

前有月池,禾坪,围屋后为风水林

走在那些历史的遗迹上

感受曾今的人们生活的印记

你会发现龙岗不一样的美

目前鹤湖新居、茂盛世居

西坑宝塔、甘坑炮楼院对外开放

各位小伙伴们有时间可以去逛一逛哦~

本文由龙岗发布编辑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

信息来源: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