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五届“感动惠东”人物评选活动的程序和要求,经过组织考察和评选会的审议票决、征求意见等程序,评选出第五届“感动惠东”人物候选人27名(组),现予以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形式,向第五届“感动惠东”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反映公示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以个人名义反映的,提倡签署和自报本人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本单位印章。
公示时间:2019年7月11日至7月14日
公示电话:8822060
地 址:惠东大道654号
邮政编码:516300
传真电话:8556736
电子信箱:hdxwmb@126.com
附:第五届“感动惠东”人物27名(组)候选人名单
第五届“感动惠东”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 (代章)
2019年7月11日
简要事迹
1.朱保才 原惠东县乡村医生协会石塘杉园梓横分会理事长
朱保才是惠东县安墩镇梓横村的一名赤脚医生。他坚持扎根农村为村民服务。50年来,他在基层卫生一线工作,不管是出诊看病、开药治疗,还是预防保健、卫生教育,都能做到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由于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为病人服务,他深受村民信赖好评和上级充分肯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没有卫生站,一个医药箱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他医者仁心,就算村民住的再远,晚上再晚,他总有求必应,随叫随到,救死扶伤;他医术精湛,治愈一例又一例肾炎、肝炎、关节炎、肺气肿、黄肿病等疑难杂症,让无数慕名而来、濒临绝境的病人重燃希望;他医德高尚,体恤疾苦,遇到有的患者家庭困难,他通常不收费或少收费,有些困难家庭看病吃药赊账打白条更是常有的事。这个山村他一住就是一辈子,这份职业他一干就是一辈子。朱保才是我国乡村“赤脚医生”的杰出代表,他至今仍是梓横村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为解救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做出了巨大贡献。
2.周甲运 退伍军人
一句“军人退伍不退色”,体现出这位退伍军人高尚的军人本色。周甲运,一个90后的年青人,虽然出身平凡,参军时间不长,却在部队担任过班长,获得过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嘉奖等荣誉称号,时刻维护着军人荣誉。2017年12月12日中午,他在公交车站下车后听到一声爆炸的巨响,当周围人都纷纷逃离时,他不顾自身安危跑到狼藉的爆炸现场,把一名重伤妇女抱出并马上进行止血急救,脱下自己衣服为其保暖,直到把她送上120救护车后他才默默离开。做好事简单,做好事不留名不简单;救人难,英勇无畏救人不留名更难。在路上遇到爆炸,不怕危险毫不犹豫冲去救人已经是难能可贵,而救人后不求名利转身离开,更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凡人善举彰显着惠东人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一面,向社会传递着一种正能量。
3.惠东县爱心群志愿者协会
惠东县爱心群志愿者协会于2013年6月8日正式登记注册,机构下设吉隆,黄埠、安墩、梁化4个志愿服务分站,正式注册会员1315人,队员2500余人。下设交通安全宣传队、禁毒宣传队、文明交通指引队、网络宣传队、关爱单亲服务队、关爱空巢孤寡老人志愿服务队。协会紧跟时代步伐,以“为政府排忧解难”为目的,以“为民众最大程度谋福利”为宗旨,以“为机构实现自我造血功能”为动力,在2017年,先后承接了部门、街道、乡镇在内的23个单位项目,以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活跃在惠东县的每一个角落。
4.黄未花 外来务工人员
黄未花是湖南永州人,今年已经63岁,育有2子1女。黄未花出身贫苦,早年外出打工,在广西的一家医院做过护工,也做工一些零工。1998年下半年,黄未花来到了惠东县黄埠镇一家工厂做普工。当时,因为一顿饭的缘故,黄未花认识了非亲非故的薛烈。并知道薛烈老人也是出身贫困家庭,是一位孤寡老人,穷困潦倒,并且患有严重的哮喘病。黄未花看在眼里,恻隐之心顿起。顶住各种压力,作为女儿一般担负起照顾老人生活起居的重担。一直以来,她视老人如父亲一般,不离不弃地给予照顾,在超强台风“山竹”肆虐影响黄埠地区的紧急情况下,她仍不顾个人安危先转移安置好老人。在黄未花的影响下,她的丈夫儿女都陆陆续续参与到照顾老人的成员中,让薛烈老人感动不已,同时周围的邻居也为她20年来能如此照顾孤寡老人而感动。
5.林文光 惠东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
林文光同志从警20年,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喊累,从不叫苦。因为直肠息肉,他三次在岗位上痛到晕倒,但他还是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仍然顶在前面,冲锋陷阵。在同事眼里,他是一个话语不多但扎实肯干的好同事、好领导;在儿子眼中,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好父亲;在妻子眼里,他是一个细心周到却又很少顾得上家的好丈夫。他的名字叫林文光,一名看起来普通,但内心却是如此坚强的警察。
因为他的坚强,他顶住了病痛折磨,顶住各种压力,成功打掉了胡某辉、彭某峰等多个涉黑恶犯罪团伙,为一方群众扫除了恶势力。同时,他参与侦破了多宗制贩毒案件,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树立了新时期优秀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6.张巧香 石溪小学负责人
1986年,张巧香高中毕业,毅然接过她家婆的教鞭,在四面环山的边远山区学校松坑石溪小学一干就是33年。从教33年来,她爱岗敬业,勤勤恳恳,默默奉献,教过的学生上千人,把一生的心血无私献给偏远乡村的留守儿童。多次获得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石溪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外地老师来一个走一个,唯有她一个人在坚守。33年来,她尽可能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张巧香是教学全能手,既是语文、数学教师,又是音乐、美术、体育教师,总是尽最大能力把知识传授给乡村留守儿童。她不只是老师,还是孩子们的保姆,每当孩子无人照看时,她便领回家与她的家人同吃同住,尽量弥补孩子所需要的爱……她坚信:只要深山里还有一个孩子读书,就值得坚守。张巧香老师33年如一日坚守边远山区执教,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她用坚强的双手,为边远乡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7.王汉泽 个体户
王汉泽,男,汉族,31岁,现经营平山大楼王月饼。从2011年至今,累计资助了300多名学生,感恩回馈着110多位教师,一度让平山三中甚者二中的几千名师生对他充满敬意。他希望能让更多人明白:“有目标、有方向,终有一天,你会发光发亮”。这就是这个惠东小伙的故事,他就是大楼王月饼的王汉泽,一个始终怀着感恩之心的小伙,一个充满者正能量的惠东新青年。
8.叶来聪 港口东海村洪家涌组村民
他热爱美术,热爱惠东,行程四十多万公里走遍惠东的山山水水,创作了百米巨幅国画《美丽惠东百景图》,被县博物馆收藏。他多次深入高潭革命老区写生,创作了600多幅革命斗争历史的连环画,被县文联选为中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教材。多年来,他心系惠东的建设,多次深入县十大民心工程建设地写生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被县档案馆收藏进馆,并被列入名人档案。北京的报刊以《东海盐夫 丹青怪才》全文正版刊登了他的事迹和作品,引起业界的轰动,被称为“中国民间速画第一人”。
9.赖育清 惠东县多祝镇增光卫生院院长
1990年9月,赖育清毕业分配到多祝镇卫生院从事临床工作,2011年3月调至增光卫生院。二十八年来,他扎根山区,勤学苦练,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阐释了一名医生对健康和生命的崇高礼赞。为了惠东山区的卫生事业,他多次放弃到更好的单位工作,也放弃了在家开诊所的做法。为解决惠东山区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看大病更难”的问题作出了尽心尽力的奉献,得到人民群众的真情赞誉。每天,当赖医生看完几十个病人,累得头晕眼花冒冷汗的时候,他总是说:“我今天又解除了很多患者的病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二十八年就这样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过去了。奉献了青春,无怨无悔,奉献了健康,无怨无悔,因为赖医生解除了很多患者的病痛和疾苦,收获了人间最美的真情!
10.林惠平 广铁集团广九客运段东成车队列车长
林惠平生于1976年,惠东安墩宝安村人,1997年开始在铁路部门工作。26年来坚持帮助和关爱家乡孤寡老人等志愿爱心公益活动。长年在外奔波,思乡之情也愈加浓烈。看见外出乡贤致富后投资回报家乡,林惠平也寻思着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乡的爱。家乡人平时文化活动不多,于是,从小喜欢唱歌的他便想到了以表演的形式激活小乡村的热情。他自掏腰包购买设备、排练节目。每每下了列车,他辗转奔回家乡,只为搞一场演出,让父老乡亲开心。他创立了“美丽安墩歌友会”,至今已坚持举办了495场公益演出,吸引了不少村民主动参与进来。林惠平说:“我不求名不求利,只求乡亲开心,我想一直演下去。”
11.李三顺 惠东县广播电视台铁涌广播电视站百坑山转播站机房值机员
他在这20多年的春秋里,李三顺生活清贫但仍艰苦奋战,从每天上下山挑水,到开井垦荒,凭着勤劳解决了同事和个人生活中的许多不便。更在没有接受领导的指派、不计报酬的前提下,主动维修机房,甚至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把难走的路段砌上石阶,保证了同事的上下山安全。7千多个日夜,李三顺就这样坚守在高山机房,风雨无阻,且从不失责任和领导的重托,严防死守安全播出第一生命线,百坑山机房从未出现过任何的安全播出及人身安全事故。无论各属领导分派的各项工作任务,他都凭自己的能力认真完成,尽量做到更好。不管工作再苦再累,他也从未抱怨过半句,每每当人问及时,他只说这样一句话“人民给予共产党信任,而共产党给予我厚望,我只是在做我的本职工作。”
12.张文娜 惠东中学教师
张文娜2001年6月毕业于韩山师范学院,毕业至今一直在惠东县惠东中学任教,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思想端正,热爱祖国,她认真学习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注重师德修养,关注时事,关心集体,关心同事,关爱学生,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张老师富有社会责任感,从1999年第一次无偿献血到现在,她已经累计献血13次4200毫升,在扶贫助困、捐资助学等慈善活动中贡献突出、事迹感人;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有不平凡的表现,以实际行动感动了身边的人。
13.苏顺年 环卫工人
他日复一日不管风吹日晒,他总能在闹铃响后彼星戴月地日出工作,然后不辞辛劳、兢兢业业的完成工作。他也曾因工作受过伤,但他并不抱怨,因为他坚信平凡岗位上有不平凡的表现。他还在2017年度获得“惠州市城乡环境卫生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垃圾虽小,但环卫工作任重而道远,苏顺年身上这种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4.李进荣 白盆珠中学教师
李进荣来自湖南,坚持在山区镇白盆珠任教24年,她潜心教研,用炽热的爱去点燃这份“红烛”事业,把毕生的精力和满腔的热血都奉献给了山区的孩子。她入选2015年第四季度惠州好人榜;获评惠东县三八红旗手、惠东县优秀班主任、中考英语科教学成绩最显著老师、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全镇英语单科一等奖等荣誉。
15.程新通 惠东县公安局白花派出所所长
在“8·30”洪灾中,从8月30日傍晚到次日凌晨,程新通彻夜未眠,指挥和带领着派出所的民警,驾驶6艘冲锋舟,解救和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直到8月31日上午,共转移群众300多人。此时,已经差不多30个小时没合眼的程新通累得有些虚脱,他刚想歇一会,对讲机又响了起来,新的险情出现了!顾不上喘口气,程新通“噌”地一声从沙发上弹了起来,一边叫起其他民警,一边向楼下大门冲去。连夜的鏖战早就透支了程新通的体力,再加上地面湿滑,程新通下楼梯的时候,脚下一滑,“咕隆隆”从二楼滚到了一楼,但摔伤腰椎高烧不退依旧坚守抗洪一线。
16.刘经宇 惠东公安黄埠边防派出所所长
照片中,一名边防民警用雨衣紧裹一个小孩,还用手掌为其遮挡风雨,而其怀里孩子的表情满是信赖和安心。这一个被定格的瞬间,让人感受到暖人的温馨,称为“最安心的怀抱”抱着孩子的这位边防警察就是惠东公安黄埠边防派出所所长刘经宇,当时,他率队在望京洲村靠海边救助群众,一栋二层楼里有人被困,这时水已经淹到一楼近一米左右,楼内当时还有一位老人、一位年约15岁的孩子以及另一位小女孩共三个人同时转移,刘经宇怀里抱出来的小孩大概3-4岁,后来被送到其望京洲村的一个亲戚家中安置。
17.王丁贵 原惠东县储备军粮供应公司梁化粮库副经理
他前妻病逝,20多年如一日不辞辛劳无微不至地照料前妻母亲,用他的善良和孝心为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用真情无私的付出赢得了梁化人民的一致好评。他说:“谁都有父母长辈,谁都有老的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也会孝敬我。”没有豪言壮志,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大道理。
18.杨军海 平山街道综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8·30”洪灾一个手抱转移出来的小孩感人画面被《南方日报》记者拍下,同时被登上了9月1日《南方日报》和人民网的头版,他是平山街道综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军海,8月31日救援过程中,杨军海同志带领一队应急队特大员一直处在救援第一线,不惧危险,驾驶冲锋舟、划着橡皮艇来来回回转移被困群众,他个人累计出动冲锋舟、橡皮艇共26个来回,转移群众达104人次,是滚滚洪流中最美“逆行者”。
19.赖 华 惠东县龙华石油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赖华白手起家,从一名个体运输户干起,随后创办惠东县龙华石油实业有限公司,公司规模不断发展。在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时刻不忘家乡,不忘回报社会,多年来一直在社会公益事业领域身体力行,无私奉献。从1998年起,赖华每年修路造桥、捐资助学,乐善好施,积极回报社会。多年来,先后向社会慈善捐款高达2000多万元。
赖华的系列善举,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称誉。2014年12月获得惠东县慈善总会颁发“行善积德、奉献爱心”牌匾;2016年6月获惠州市民政局、惠州市慈善总会颁发的惠州市2015-2016年“慈善人物奖”等等。
事业总有起点,慈善没有终点,这,就是赖华的思想理念。在这种思想理念的指导下,他将加大事业发展的步伐,同时也会继续加大慈善投入的力度,用自身最大的力量回报社会。
20.冯金花 惠东县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她热爱公益事业,排除万难创立了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十多年来积极投身惠东公益事业,参与过的志愿服务项目达几十项,累计服务时长超3000小时。在2010年省运会期间,她带病担任岗长一职,一边打点滴一边坚守岗位15天,直至活动结束。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在几年时间里资助了超过200名优秀贫困生,资助金额超过两百多万元。她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精神如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在所有志愿者的心中生根发芽。
21.林振良 白花镇居民
8月31日早上,林振良驾驶橡皮艇回家救援时,不幸被困在白花前往良井交叉路口的一栋民居上。就在着急想办法出去时,林振良发现楼下水流湍急处,有多艘救援船只被水流打翻。情况危急之下,林振良毫不犹豫趟水出去参与救援。帮助救援队伍把第一批几位受灾群众救援出去之后,林振良不畏水流湍急,又返回去接着参与救援。就这样,林振良来回几趟帮助救出了十多名受灾群众。林振良自发参与救援,他在大灾之前忘记小我,拯救大我的精神,无论时间过了多久,都还是值得大家为他点赞。
22.林云辉 稔山镇碧桂园营销策划员
林云辉一向秉持着“助人为乐”的理念,无论对待身边的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都乐于施于援手。
4月3日晚10点半,林云辉准备回家时听到两位女士在询问哪里有医院,他一想,附近最近的医院也要走半个小时,马上追上去主动询问,得知她们是来度假的游客,正在为3岁外孙发了高烧发愁。林云辉二话不说便载上她们到附近的医院,但是医院太晚没开门,又辗转去找了家药店。想着她们买完药走回去得半个多小时,林云辉耐心等待她们买完药,然后又送她们回去。当时的林云辉刚忙了一整天,还没吃晚饭,却仍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了两位身处困境的女士。
事后,当事人孙露女士专门写信赞扬了林云辉乐于助人的精神,引起一阵轰动,让全国人民关注到了这个惠州小伙子。
23.林展坤 黄埠盐洲中学副校长
林展坤,男,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90年6月毕业于广东教育学院,同年7月返回家乡,“为了一句承诺”扎根海岛任教28年,2014年9月起至今任盐洲中学副校长,他注重加强政治学习,增强品德修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教学教研;不断探索新思路,提升学校软实力,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篇,其中获省级奖励3篇,发表于《师道》2篇;2010年获县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5年《立德树人,传承创新,打造多彩校园》获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6年获惠州市第九届教育教研成果奖三等奖;创建志愿团队,开创“足球德育”育人模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完善服务与管理,为盐洲中学的规划与发展竭尽所能。
24.张仕业 马山卫生院副院长
他攻坚克难,医术高明。虽是一个乡村医生,但他是全科医生不管外科、内科、还是儿科、妇科都要会治疗,特别是这几年心脑血管患者不断增多,农村患者因为经济条件等原因,多数医治一段时间后,基本都在放弃康复治疗,多为植物人,为此,他刻苦钻研,在医疗条件有限情况下,研究自己一套医治方法。去年马山村榕树布村小组黄某脑坏死一半以上、瘫痪70%以上,在惠州中心人民医院治疗情况下由于经济原因转入马山卫生院治疗,经过张医生精心治疗,瘫痪病人站起来了。
25.毛顺辉 县农机局办事员
他出身贫穷家庭,在农机局工作的35年间,始终以帮助群众为己任,惦记着群众及老干部的冷暖安危,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驻村期间,不管狂风暴雨他坚持每周2-3天下驻点村开展工作,热心接待群众来访,与村委书记、村干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积极宣传惠民政策,解决村民群众矛盾纠纷,配合做好禁毒、维稳等工作,得到了村委书记、村干部及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每逢节假日带领老干支部干部上门慰问局离退休老干部,与他们亲切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走访他们的居舍,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送去党组织和局领导的慰问和关怀,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不平凡的作用。
26.胡记贤 惠东县公安局白花派出所副所长,朱远鹏 惠东县公安局白花派出所民警
胡记贤同志和民警朱远鹏在8月31日转移受困群众的行动中,被卷入激流之中。危险时刻,胡记贤抱着路边的铁门,命令联防队员不要来救自己,先停稳冲锋舟,把船上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就在安置好最后一名群众的瞬间,冲锋舟被激流冲走,朱远鹏也被洪水冲走,他竭尽全力挣扎上岸后便昏迷不醒,当他清醒之后,又不顾疲劳和伤痛,第一时间与单位取得联系,尝试归队继续参加救援行动。胡记贤、朱远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群众换来营救的“黄金一分钟”。
27.李梅贵 群众
她早年丧偶,三位女儿外嫁,家里只剩下老母亲和一级终身残疾的儿子为伴。如今已经72岁高龄的她并没有被生活的压力压垮,三十年如一日,四处寻医问药,仍然不离不弃地尽心尽力照顾这个已经步入中年的孩子,只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她的孩子该何去何从。她这种坚韧不拔、无私奉献、不离不弃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