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槎,始建于明代,清初以星山和茶山的谐音命名。位于均安镇西北部,距镇城区中心8公里,西邻新会天河村,北与杏坛南华村隔江相望,东接上村,南连沙浦。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下辖兴隆、阜隆、福岸、蚬沙、均联、上力6个村民小组。星槎村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农工商企贸,工商业经济结构已初具规模,工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发展势头强劲。加大了城市化建设力度,营造健康优美的环境,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星槎食街之万胜密口蚬、喻家厨房、源头坊等食店吸引游客品鉴;奎福古寺、大沙顶沙滩更是到星槎必到的美丽好去处,保留何氏大宗祠、涟河何公祠、星光何公祠、梁家书室、法师庙、武帝庙、财神庙、五岳庙、天后宫等历史建筑。星槎村扎实开展村民的道德教育,树立良好道德风尚,整治环境,确保稳定。开展优质服务,便利群众,积极营造文化氛围,科教文化稳步发展。星槎小学被评为省重点小学。
分享星槎部分村景相片视频。
星槎东路
星槎游泳场
顺德村居河涌密布,自少学会湧水非常必要,值得推广,效仿。
星槎小学
均安镇首间集约办学的学校,1996年9月把原来的星槎、福岸、三联、上力四校合拼后移址于七滘大桥东侧的新校舍,成为均安镇最具规模的小学。学校多年被评为顺德市先进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等称誉。
幼儿园
托儿所
长安路
鼎隆坊
大厅 八世祠
涟河何公祠
附:何松年、何伦中轶事
何松年,字藻轩,星槎人。性精敏,以商务起家,理乡族事,筑围建祠,赈荒修路,凡百善举,为众人倡。嘉庆己已,洋匪窜入内河,将登岸,松年与族人大勋等率乡人旦夕堵御,匪远飏不敢近。子莲溪,字介修,见义勇为。咸丰甲寅,乱耗已闻,适赴鹤峰书院集议,匪拥之去。中途逃脱,归即函商各营弁,约其齐集往捕,获匪十馀人惩办,匪愈衔之。乱作,匪入屋搜索不获。贼平,只捆送著匪十馀人置之法,胁从则恕之,贫乏则周之,人皆畏其威而服其量。
星槎乡有何伦中者,道光间人,喜技击术。去村二里许,辟一草堂,环以松竹,名曰“野人庄”,延有名技师为教授。历十馀年,技成,师辞去,出跌打秘方授之,且诫之曰:“子之技高矣,然以自卫则可;若应世,则未也。子其慎旃。”故伦中一生不敢以技自豪。一日,有好事者十馀人诣庄,强之奏技。伦中曰:“君等举非道中人,技高下奚能辨?无已其购橙来,予舞剑,任君等围掷,有不为剑削破者,出橙钱为罚。”众欣然诺之。舞罢,视地下,橙无一完者,众皆大服。今庄夷为桑田矣,而野人庄跌打方犹盛行于世。
PS:据说何伦中之功夫得自洪熙官传授。
星光何公祠
法师庙
武帝古庙
天市街
星槎何氏大宗祠
始建于清代,民国6年重修。总面阔25.5米,总进深41米。“何氏大宗祠”的门匾保存完整,气派依然。曾一度被用作学校,以后则长期弃置。该祠堂规模之大在均安镇内屈指可数,进门牌匾极具气势且保存完整,祠内的木雕、塑雕、石雕亦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宋状元、宰相何栗公二子十孙之七郎官的二世孙何受初迁东莞茶园(四世迁赤岗),七郎官的六世孙何仲英,讳元英,由东莞赤岗(今属虎门镇)迁广州府顺德县马宁司(现均安镇江尾星槎乡)福岸村村心坊,元英公是星槎乡何氏始祖。元英公生五子:大荣,居星槎村;仙域,居福岸村村心坊;源达,居南面村;仲伦,居对雁;世宗,居上街。
星槎中学
1984年以星槎村为主集资33万元兴办。全校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当时初中班9个,教职工30人,在校学生355人。现已停办。
奎福寺观音洞
福岸民居
五岳庙
建于同治庚午九年(1870)
历千古功参千极
颁五位德配五行
曆:历 从秝,从日。以日为单位,记录农耕社会的历史。
秝:一行一行的禾苗,谓之农业、农耕。
天后庙
喻家厨房
源头坊
均安文田中学
是一所按广东省规范化学校标准新建的初级中学,2010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校园占地145亩,总投资1.5亿元;校园设计新颖科学、布局合理、规模宏大,是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现代化、花园式学校。校内环境优美,设备设施齐全。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学生2217人,实行全寄宿管理,秉承“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以发展为上”的办学理念,着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教育环境,着力新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开发,构建师生发展平台,五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跆拳道)、市“书香校园”、顺德先进学校、顺德德育达标学校、顺德区教学质量卓越奖、顺德安全文明校园等光荣称号。
星槎西路
蚬沙康乐中心
上步梁家书室
来源:顺德漫游
编辑: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