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瞄准产业创新前沿,引进更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强筋壮骨、强核补芯,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及高技术制造业集群。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提前布局5G产业,鼓励企业研发消费类5G智能终端和配件。
6月6日,国家工信部向中国移动等四家通信运营商颁发5G商用牌照,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5G如此巨大的市场、巨大的商机,惠州能不能抓住机遇分得一杯羹?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抓到这一趋势,瞄准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作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惠州紧紧抓住5G产业发展这一新机遇,围绕“2+1”产业集群,加快发展5G产业。
“今年年底前,我市将建立本地5G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制定贯彻落实措施。”市工信局负责人透露,我市将通过实施“打造1个核心载体、推进3个应用示范、培育4个产业生态”工程,以潼湖生态智慧区为核心载体,开展5G应用试点示范项目,以智能终端及天线配件为主,渐进式全面推进5G产业链聚集和联动发展,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现代通信产业高地。
试水5G应用
5G网络预计明年覆盖主城区和县(区)核心区域
对市民而言,5G已成为高频词。事实上,正当大家热议5G话题时,5G已经悄然走进市民的生活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各大运营商纷纷加速在惠州试水5G应用。
“哇!太真实了!”在今年4月举办的“中国移动5G市民见面会”中,市民陈欣亲身感受5G带来的畅快体验感。“戴上VR眼镜,仿佛置身山野之间。”陈欣体验“VR虚拟现实”后兴奋地说,通过5G高速率、低延迟的网络环境,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据惠州移动现场工作人员介绍,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8秒1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举例来说,一部1G的电影可在8秒之内下载完成。
陈欣现场体验的应用,则是基于今年3月惠州开通的首批5G基站,也是惠州首批面向公众服务的室外5G基站。在专业的测试设备中,5G的测试峰值速率可达1.9Gbps,面向个人用户使用的CPE设备测试速率达0.8Gbps,较4G峰值速率提升了10~20倍。
让人欣喜的是,惠州5G网络,目前已覆盖市政府、市民公园、惠州体育公园、华贸天地、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等区域。
不仅如此,记者还从惠州移动了解到,惠州移动正在全面开展5G的各项网络验证与业务验证,积极推进5G应用,并已全面提前启动5G基站选址、传送网光缆管道建设。该公司计划3年投入5G专项建设资金15亿元,建设5G基站3500个,面向应用,逐步推进5G网络覆盖,预计最快于2020年覆盖惠州主城区以及县(区)核心区域。
在惠州移动加快布局5G应用时,惠州电信、惠州联通在5G网络布局、创新应用、生态合作等方面也是动作频频。
6月20日,惠州联通举办5G行业发布会,发布了5G+智慧城市、5G+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15项5G创新应用场景,并与市委政法委员会、市应急管理局、TCL等我市政务部门和单位、行业龙头企业签署了5G创新应用战略合作协议。今后,惠州联通将联合部门单位和企业在5G技术验证、5G创新应用等领域展开重点战略合作,携手加快5G生态建设,助力惠州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我们将重点打造150个千兆示范小区、100个千兆示范楼宇,全面推进千兆光纤进家庭。”中国电信惠州分公司总经理黄果表示,这意味着,惠州基础信息化水平将实现大幅度提升,强大的网络基础建设,催生智慧家庭与智慧城市的无限可能。
黄果表示,近年来,惠州电信不断加快信息基础网络设施的升级改造,全面建成“两网两平台”(4G移动网、光纤宽带网、云平台、物联网平台),并不断优化网络覆盖。接下来将积极推动5G技术在惠州的创新应用与产业发展。
瞄准5G产业
惠企抢抓机遇纷纷布局5G产业
今年5月,《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出台,明确广东要抢占5G技术创新制高点,打造“世界级5G产业集聚区”。
根据《行动计划》,珠三角重点发展5G器件、5G网络与基站设备、5G天线以及终端配件等优势产业,补齐补强第三代半导体、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基础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产业,打造万亿级5G产业集群;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5G基础材料、通信设备及智能终端制造等产业。
惠州在全省加快5G产业发展版图中占有重要一席,而惠州的5G产业发展与我省未来几年的5G产业规划布局形成了默契。
惠州发展5G产业优势明显:从苹果、三星全球最大的手机玻璃面板供货商伯恩光学,到全国三大手机方案设计商之一的龙旗电子;从苹果手机的最主要电池供应商德赛电池,到全国最大的无线通信智能终端天线企业硕贝德,再到国内少数几家量产AMOLED的大规模制造商之一信利……
“在5G产业链中,惠州在智能终端产业环节占据规模优势。”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些企业均属于行业内的“隐形冠军”,他们聚集在惠州发展,充分说明惠州在手机设计方案、手机天线、玻璃显示屏、电池等上下游细分市场方面的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
目前,惠州已形成涵盖手机零配件、终端设计和制造、解决方案、应用开发较为完整产业链。据统计,去年,全市手机生产总量超过3亿台(含代工生产),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内自主品牌手机选择在惠州代工生产。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商用,一个新的万亿级市场正在加速开启。对于5G这一巨大市场,惠州企业早已嗅到商机,纷纷布局5G产业。
“经过多年战略布局,我们在技术上已经储备得很成熟,随着5G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赋能,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车联网三大业务将成为我们未来的盈利增长点。”德赛西威董事长陈春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迎接5G时代的来临,德赛西威在早些年就加速制定了一个SMART战略,新业务模块囊括了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车联网。
智能驾驶就是车与车之间的通讯,其中5G技术、天线技术扮演着关键角色。陈春霖介绍,该公司智能驾驶辅助产品中360度高清环视系统、全自动泊车系统、驾驶员行为监控和身份识别系统、T-box产品等已实现量产,与英伟达和小鹏汽车联合开发的L3级别智能驾驶系统计划于2020年量产。
与此同时,我市5G设备、PCB产品、天线生产等企业也纷纷瞄准5G产业,提前布局研发相关5G设备和产品。
例如,光弘科技全面参与交换机、基站配件等5G设备的B2B端业务,以及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各类通讯终端产品的B2C端业务;胜宏科技PCB产品可应用于5G设备等各种下游产品,目前该公司储备了多个5G客户,部分已开始接单生产;中京电子已向客户提供了多个应用领域的5G产品样品,配合客户进行研发测试……
“我市TCL、德赛等企业已在布局5G产业,力争在技术创新上找准新的突破口,在技术研发上占据主动权。”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我市将鼓励企业研发消费类5G智能终端和配件,推动龙旗二期、光弘二期等项目竣工投产。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入,发展5G产业将为惠州带来新机遇。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我市正加快实施5G工程,鼓励在惠骨干企业研发、制造消费类5G智能终端、5G网络与基站设备、5G器件、5G天线及核心零部件;推动物联网与5G通信等技术融合创新,深化在制造业企业的应用,构建生产装备、生产线、控制终端集成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完整产业链。
智慧城市
发展5G“万物互联”推动高质量发展
5G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数字化应用,5G网络与行业结合将有力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惠州也将进入万物互联时代。
有关专家表示,5G服务新发展理念将助力惠州智慧城市建设,5G以其特征能够在重塑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的过程中起到技术基础的作用,发展5G“万物互联”应用将助力惠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
“5G高速度、低时延、大容量的3大特性,将催生万物互联的多种可能。”惠州联通总经理陈海阳表示,随着5G商用牌照发放,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惠州联通将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充分挖掘新的需求和打造全新平台,共同探索5G技术与行业应用融合带来的新机遇、新价值、新发展,助力惠州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智慧城市的建设。
根据《行动计划》,在“5G+4K/8K超高清视频”方面,广州、深圳、惠州、中山等市要率先开展5G+超高清视频示范项目建设;在“5G+智慧城市”中,推动深圳福田、惠州仲恺区潼湖等建设智慧园区、智慧小镇。
“我们将根据5G产业“134”发展工程的发展思路,启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在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智慧大道’,力争将潼湖打造成5G先行区。”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134”发展工程将打造1个核心载体——将潼湖生态智慧区打造成国家级5G综合应用智慧小镇;推进3个应用示范——以惠州电子信息产业为基础,构建“云制造生态”、开展“5G+智慧城市”示范应用、打造5G创新应用示范区;培育4个产业生态——打造“5G智能终端设备生态”、做大“新型显示生态”、打造“智能交通生态”、拓展5G系统设备新兴产业链条。
不仅如此,我市还将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实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振兴工程,做好农村偏远山区的农村网络信号覆盖工作。推动物联网与IPv6、5G通信等技术融合创新,深化在制造业企业的应用,构建生产装备、生产线、控制终端集成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完整产业链。推动5G在交通、旅游、医疗、工厂等多个领域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正大力推进5G智慧杆塔建设,要求明年起全省新建道路要统一规划和建设智慧杆。据介绍,5G网络智慧杆是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设施,拥有智能调光、安防监控、无线WIFI、应急广播、一键报警、应急求助等多项功能。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出台《惠州市关于推进5G网络“一杆多用”智慧杆建设的实施意见》,今后所有新建杆塔的项目立项时应充分考虑5G网络的规划布局。
“我们将加快推进我市5G网络建设布局,统筹公共资源协调发展,推动“一杆多用”智慧杆的全面推广应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一流的城市规划建设标准打造万物互联的5G一流城市,助力惠州打造成为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
延伸
惠州大力推进5G+4K产业融合发展
当5G悄然来到我们身边,作为全省4K电视试点示范城市和省市共建超高清视频(4K)产业基地的惠州,正在大力推进5G+4K产业的融合发展。
今年5月,在2019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上,TCL携全球首台5G+8K QLED电视参展,并在现场以4Gbps的5G传输速度峰值进行实时8K直播,以接近人眼感知极限的清晰度展现广州小蛮腰的直播情况。
大会上,我市TCL控股“8K超高清产业生态示范项目”、伟乐“超高清视频(4K/8K)传输技术及传输质量监测平台合作研发”、“惠州4K超高清产业与应用创新基地合作”以及大亚湾管委会“环旭电子项目”上台签约,签约项目总数居全省地市首位。
经过多年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已形成千亿级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成为我省最主要的三个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之一。根据去年我市出台的《惠州市创建超高清视频(4K)产业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我市将重点实施超高清视频工程,前瞻布局超高清视频行业级应用,支持电信运营商加大投入力度,推进5G+4K/8K超高清视频在安防、交通、医疗、教育、娱乐等行业领域开展应用。
记者观察
抢抓机遇培育更多5G细分行业“单项冠军”
5G新风口来了,产业界正在加速掘金5G带来的万亿级规模的蓝海市场。
发展5G产业,惠州有基础、有条件,大有可为。从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上看,惠州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规模全省排名第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值规模全省排名第五;车载导航终端产量居全国之首……去年,惠州电子信息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8.1%,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从细分领域看,惠州在5G手机终端、代工等方面,形成涵盖零配件、终端设计和制造、解决方案、应用开发较为完整产业链;在5G+车联网领域,初步形成以仲恺、惠城为主的汽车电子和汽车线束产业集群。同时,在手机设计方案、手机天线、偏光片、玻璃显示屏、电池等上下游细分市场方面拥有一批行业内的“隐形冠军”。
例如,在智能终端整机生产方面,拥有TCL自主手机品牌;设计方案方面,拥有全国领先的手机方案设计商龙旗电子;终端天线方面,有无线通信智能终端天线及射频前端模组生产企业硕贝德;终端配件方面,有德赛电池、亿纬锂能等电池生产企业,有中京电子、胜宏科技等印制电路板(PCB)生产企业;在物联网领域,惠南科技园高盛达物联网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即将投产,德赛西威智能网联惠南工业园项目开工在建……
“龙头企业在一个产业里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可以带动一个地方的产业链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所长安晖认为,面对5G如此大的市场,惠州想要抢占先机占据主动权,就得孕育更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势,争夺技术话语权,从而带动产业发展。
为此,在抢抓5G发展新机遇中,惠州应着力瞄准5G产业中与惠州紧密联系的细分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大力扶持和培育更多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在手机设计方案、手机天线、玻璃显示屏等视频器件和PCB产业中,培育更多5G细分行业中的“单项冠军”,力争在5G发展浪潮中分得一杯羹。
来源: 惠州日报
记者:袁畅 李向英 谢宝树 谭 琳 特约通讯员朱靖雯 通讯员黄子媛 范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