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清远:高空抛物频现,拿什么守护我们的“头顶安全”?

南方+ 记者

最近,高空坠物频繁伤人,城市在长高,房屋在老化,如今淘气的孩子也放暑假了,“头顶的安全”引发社会公众热议。记者深入小区、走上街头调查、采访发现,高空坠物已成了城市“隐疾”,既有天灾,更多是人祸;不止于道德,更关乎法律。

高空坠物、抛物为何屡禁不止?致伤致损,责任如何分配?这片“头顶上的安全”又该由谁保证?

当前清远市区部分低层住户经常受到高空坠物困扰,各大小区物业管理也加强了高空坠物方面的巡防和宣传。曾亮超 摄

事件频发

高空坠物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7月3日晚上10点左右,一把螺丝刀从天而降,直接插进雨棚。家住金海湾豪庭小区海景一路32座02单元102房的业主吴阿姨一家被这情景吓坏了,幸好没有人受伤,经济损失也不大,她也就没报警,但心有余悸。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高楼层住宅小区,住在低楼层的业主,尤其是有平台或花园的住户,经常遇到高空坠物、抛物事件。

“别人打开窗户,看到的不是高楼林立就是公园大道,我家一开窗却是垃圾堆!”7月8日一大早,家住旧城某小区三楼的朱伯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扫平台上的垃圾。苹果核、废纸盒、饮料罐、破抹布、旧拖鞋、剩菜剩饭,烟头……这些垃圾都是常见的,有时候还有玻璃瓶、玻璃片、不明脏水泼下来。

记者在半环北路走访发现,不少楼房住户都在各自阳台上堆放了不少花盆,存在坠落隐患。曾亮超 摄

朱伯住的小区,楼层高33层,他家住三楼,楼下是底商,朱伯当初买三楼,就是希望有个大平台可以自由利用,可如今这个平台却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同样,住在一楼有花园的业主也表示,以前觉得买了有小花园的房子很幸运,可以种些花花草草,如今觉得很担忧。各种高空抛物事件经常发生,轻则果皮垃圾,重则玻璃瓶,感觉头顶上悬着“一把刀”。

记者梳理发现6月底以来,除了上述金海湾豪庭突降“螺丝刀”外,清远市区还发生3起高空抛垃圾和坠物砸车事件。

6月22日,清新区汇景花园五楼住户的窗户突然坠落,砸烂一辆小车的后挡风玻璃,不幸中的万幸没有伤到人。

7月2日,旧城沿江路江威豪临的商铺铺主反映,最近经常有楼上的住户将垃圾直接抛下来,装着水的塑料瓶、百香果、麻将等。

7月4日,家住在东城街道聚龙街繁华阁小区的薛先生一大早出门准备开车上班,发现停在小区楼下的车辆,后窗玻璃基本上碎裂,车顶是出现大面积的凹陷。伤害车辆的罪魁祸首是来自高空抛下的几个啤酒瓶。现场车辆被严重砸坏,修理费用至少都要上万元。

记者走访紫光阁小区发现,雨棚上散落着一些杂物。 曾亮超 摄

“高空坠物事件时有发生,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如果当时路上有行人经过,后果不堪设想。”很多街坊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高空坠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记者走访

近期市区内部分物业加强巡防和宣传

金海湾豪庭发生高空坠螺丝刀事件后,该小区物业管理也积极介入处理。事故发生当晚,物业公司值班人员第一时间来到吴阿姨家拍下螺丝刀直插雨棚照片,并把事件上报主管。4日早上,物业公司在该单元正门张贴严禁高空抛物的温馨提示,也给该单元楼上住户逐一打电话,但至今无人认领那把螺丝刀,也没人承认高空抛物。

“高空坠物作为安全事故,我们一直都很重视,出了此次事故后,我们还加强了巡逻密度还配了望远镜,监测高层单位阳台,尤其是正在装修的住户,及时提醒他们把摆放在阳台的装修材料挪到安全位置,消除高空坠物隐患。”崔经理说,小区将加强高空坠物宣传工作,提高业主对高空抛物危害的认识。

清新区汇景花园发生五楼住户的窗户突然坠落,砸烂一辆小车的后挡风玻璃后,该小区物业公司也迅速发了“紧急通知”,提醒业主自查自纠阳台的窗户、阳台花盆、架子及容易坠落的危险物品,消除安全隐患。

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区内多家小区发现,自从发生在外地的多起高空坠物事件被报道后,小区物业已经加强了巡防和宣传。

“自从近期高空坠物事件频发并被关注,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也要求我们加强宣传和引导,我们在每个电梯内都贴上了温馨提示。小区管家加强宣传,在业主群里也经常发提醒信息。”东方天城物业经理肖端阳告诉记者,日常管理中,高空抛物时有发生,常见的有玩具、苹果和没有熄灭的烟头。

东方天城物业在每年的社区活动中,都把高空抛物的危险宣传融入活动环节,如“打造拒绝高空抛物承诺签名墙”、“高空抛物危害科普知识”等。“物业能想到的就是把预防引导尽可能落实到每个住户,让大家知晓。”肖端阳表示,该小区最近增加了安防员的巡逻次数,并且工作人员每天还会不定期观察每家每户的窗户和窗台,若发现业主家窗台外摆放有物品、或是空调外机的百叶窗安装不牢固等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提醒业主。

在万科华府小区入口处,物业公司对被高空抛落的物品进行集中展示警醒。 曾亮超 摄

在万科华府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不但在小区花园内拉起了“关爱健康生命,拒绝高空抛物”的横幅宣传,还在小区出入口设置了高空坠物展示玻璃柜,展示的物品包括各种玩具、扫帚等。

此外,有些业主也对高空坠物的危害有了新认识,并规范自己家庭的行为。“我买了十几米防护网,把阳台镂空部分拦起来,就是担心小孩不小心把东西乱扔下去。”家住城市花园的陈阿姨说,看了新闻才知道楼上扔个苹果都能砸死人,所以要管住家里的熊孩子。

防范之困

监管和追责困难重重

“高空抛物存在较大的偶发性和隐蔽性,我们只能加强宣传和引导。”不少物业负责人表示,他们日常巡查中,除了尽可能发现存在的隐患并告知业主外,并没有强制执行权,不能确保业主是否能充分配合,如果当事人置之不理,物业也无能为力。“我们物业公司买了公共责任险,如果是物业方面的责任,可以通过保险来保障。”肖端阳说。

高空坠物不仅破坏环境,还存在着安全隐患,尤其危及高楼下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然而,对于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发现隐患应该如何处置,具体由谁来管?不幸发生了意外,又如何追责?依然困难重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一些新建的高层住宅,清远还存在很多上世纪建成的老旧房屋,经过几十年的日晒雨淋,房屋老化、破损成了一个普遍性问题,也是高空坠物的隐患。但这些老旧小区甚至没有物业管理公司,日常的维护、监督和引导很难做到及时凑效。

广东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易之堃律师事务所律师杨腾造表示,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单纯高空坠物,无造成任何后果的,不存在法律责任问题,但高空坠物造成侵权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另外,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路人不幸被高空坠物砸中造成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应由侵权人(如抛物者、坠落物品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无法找到侵权人的,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如建筑物的所有权人、承租人、借用人)给予补偿。”杨腾造说,目前处理高空坠物纠纷的难点在于责任主体的认定、法律运用存在争议、侵权案件诉讼难、执行难。人民法院处理高空坠物侵权纠纷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被告负责举证,证明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不能举证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七嘴八舌

高空坠物防范要有制度和技术手段更要提高人的文明素养

在城市高度密集拥挤的生活空间下,必须建立可靠的公共交往的文明、秩序和个人操守。如何杜绝高空坠物,目前已经成为了社会新的治理议题。各行各业的人士,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业委会:建议政府、物业、业委会三方共治

近期,深圳等外地高空抛物伤亡事件,在东方天城小区业主群中也引起反响。平常高空抛物事件时有发生,常见的垃圾、未息烟头、玻璃碎等,不但带来安全隐患也破坏邻里和谐。有业主提出通过安装摄像头防范高空抛物。该小区业委会经过讨论后,一致同意,如果资金允许情况下,计划在每栋楼阳台下安装一个摄像头,目前正委托物业公司做市场价格调查和预算。

该小区业委会李主任认为,在防治高空坠物中,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引导,告诫居民高空坠物危害,使得小区居民都有防止高空坠物的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物业公司加强巡查监管,在完善管理上下功法,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发现楼层外墙及玻璃等破损时,要及时修缮;发现业主阳台或窗户有存在高空坠物隐患时,及时通知提醒。小区业委会从构建和谐邻里角度,加强业主引导,自查自纠,让业主成为公共秩序的守望者。三方共同努力,经过一段时间让大家知道高空坠物的危害和风险,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习惯,小区越来越和谐,文明程度也高了,最后扩散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物业公司:家庭教育及成人自我行为规范很重要

高空抛物宣传引导中遇到难处是,家庭对小孩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成年人的自觉自查,自我行为规范。如果小孩和成人都能提高安全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高空抛物就会少很多。

“我们小区有一个业主做得比较好,他们家的小孩高空抛物后,家长带着孩子给楼下每个住户登门道歉,这对孩子也是一个教育过程。”肖端阳认为,因为年幼无知或者城市生活经验不足高空抛物,通过社会宣传和家庭的教育引导,可以很容易矫正。而那种因为责任心不够,甚至根本就不把别人的生命财产当一回事的极少数人,就需要法律惩戒和道德建设的双重力量来加强约束。

虽然公共区域还可以通过安装摄像头、视频头等高科技手段,进一步完善责任监控,但是,外部监督总有漏洞,市民良好的文明素养和个人道德,恰恰在缺乏监督的地方显得重要和可贵。

律师:加强高空危害宣传强化日常检修

高空坠物极大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广东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易之堃律师事务所律师杨腾造认为,要预防高空坠物的事件发生,主要还是要加强高空坠物危害的宣传,养成不乱扔、乱抛物的习惯,日常注意检修建筑物,关注警示牌标志,留意高楼有无危险。

街坊:加大惩罚力度改良房屋设计

7月9日,南方+客户端记者走上街头,就高空坠物问题随机采访清远街坊。市民的建议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立法严惩。像对待酒驾一样的,严格执法。高空坠物致人伤亡的,应当以故意伤害罪从重从严处罚,并且同屋住户一并列入信用黑名单。如果没有找到直接加害人的,对该栋建筑二层以上所有住户均列入信用名单,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进行惩罚。

二是开发商改良房屋结构设计。在建筑设计规划之初,提前能通过设计规避危险;如设计防高空坠物、抛物的一个网或者遮挡的设施。另外,高空施工必须有物业批准监督。

三是强化监控和宣传引导,安装监控摄像头。家长要从小教育规范好孩子的行为。物业管理公司日常多向业主宣传,提高业主对高空抛物、坠物的危害意识。

【记者】黄剑琴

【摄影】曾亮超

【视频】南方+清远频道

编辑 叶镇祖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