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太夫人纪念学校创新特色教育传承“好心精神”

茂名网
+ 订阅

  

学校把冼夫人故事和冼夫人文化融入课间武术操当中,孩子们一招一式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信涛 摄

  茂名网讯  “巾帼第一人,远图有明识,唯用一好心,三朝都忠事……”400多名学生站成一列列整齐的队伍,边做着武术操,边齐声诵读“冼夫人歌”,在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区西侧的电城镇冼太夫人纪念学校上学期间,这样的震撼场景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成为校园内最动人的风景。  这是该校今年以来开展的30分大课间活动,巧妙地将冼夫人精神融入其中,不仅加深学生对好心文化的理解,也展示了学校的好心文化之美。近年,冼太夫人纪念学校努力践行冼夫人精神,秉承好心精神办学,围绕好心文化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活动,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教育来开路,好心文化随行

  冼太夫人纪念学校是弘扬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精神而得名。  走进该校,迎面两栋教学楼墙面上刻着学习冼夫人的口号尤为显眼。冼太夫人纪念学校校长马慧燕介绍说,“忠爱志慈慧,诚识谦谨诫”,每个字都代表着冼夫人的一种品格。马慧燕认为,让学生从小在好心精神环境中成长,引导他们思考,有利于学生们在未来不论遇到是顺境或逆境,都能够沉下心来,认真做好事、做好人。  去年11月,茂名市第六次“教育创现,走听想看”活动在滨海新区举行,给当地教育行业吹来了春风,也让冼太夫人纪念学校深受启发。该校立足毗邻冼夫人旅游景区的地理优势,以及深厚的好心文化底蕴,决定打造以冼夫人精神和好心文化为核心的小学。一年时间过去了,学校的好心文化有了整体规划和建设,秉承着“培养好心精神的践行者”的办学目标,提炼出办学目标和一训三风。  马慧燕校长说,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践行冼夫人精神,传承好心文化,学校还推敲总结出五个好:“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目的是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写好字,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办事,提升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一个良善的人,一个好公民。  漫步校园中,富含好心文化气息的元素随处可见,中国传统美德宣传画、冼夫人事迹、好心榜、好心亭……学校通过挖掘冼夫人精神所承载的传统美德,激活于校园,传承其文化之精髓。  学校的好心书房是茂名第一间“好心书房”,成立于去年6月,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们从小浸润在传统美德和好心文化里,帮助他们求正知、树正念、践正行。“好心书房”的建设得到了许多社会热心人士鼎力支持,纷纷捐赠文房四宝、书画作品,大家都希望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精神在学校弘扬,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位于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区西侧的电城镇冼太夫人纪念学校,今年以来开展的30分大课间活动,巧妙地将冼夫人精神融入其中,不仅加深学生对好心文化的理解,也展示了学校的好心文化之美。图为孩子们练习冼太文化课间操。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黄信涛摄

阳光课间操,好心精神融入

  自主编制大课间活动,是冼太夫人纪念学校传承好心精神的又一大亮点。  上午九点许,伴着第二节课堂下课铃响起,学生们从教室里鱼贯而出,排好队形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小跑着往操场方向走去,开始一天中的“活力大课间”活动……大课间展示活动共有六大篇章,分别是“快乐出发,放飞梦想”、“巾帼英雄,好心传承”、“中华儿女,自强不息”、“阳光舞蹈,魅力绽放”、“和谐校园,共创未来”和“美好愿景,圆梦故里”,形式涵盖了跑操、诵读、武术操、自编舞蹈和手语操五个板块。  随着第一部分跑操的结束,第二篇章开始。 现场,学生行过揖手礼后,边前行边喊着口号:学习冼夫人,唯用一好心;忠、爱、志、慈、慧、诚、识、谦、谨、诫;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当口号声停下,学生们迅速整理队形,随后右手放在胸前,齐声诵读《冼夫人歌》。  马慧燕介绍,学生们在诵读前鞠躬做揖手礼,寓意学生能在好心精神的浸润中,塑造良好的人格与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而右手握拳放胸前,则是日常瞻仰冼夫人的正式礼仪。  陈桐是冼太夫人纪念学校唯一的体育老师,也是大课间操动作主要编排者。他介绍,大课间活动在编排上结合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动作简单易学,同时又融入“好心文化”这一特色理念,与文化相融相宜,还增加了武术等形式,让学生们真实感受中华世代儿女的飒爽英姿,也是开展阳光体育,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阳光、走向操场的关键举措。  “我们特别喜欢课间这个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了解冼夫人的事迹。”刚做完大课间操的李志森同学微笑着说。暑假在即,五年级的李志森说,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他平时都是跟爷爷奶奶在家里,假期他会去到妈妈身边,会跟妈妈分享在学校学到的好心文化。温暖处处见,文化传承扎根

  “好心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和系统的发展历程,如果仅仅是靠口头传授,学生年龄小,会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我们如何去引导尤为关键。”马慧燕校长介绍说,希望通过层次递进,让学生逐步形成习惯,把好心精神深深地扎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里。  好心文化已成为该校提倡的良好风尚。据了解,该校围绕好心文化开展了多种富有特色的活动,除了大课间活动,还组织全体师生定期瞻仰冼夫人铜像、参观冼夫人主题展览、观看冼夫人宣传片;参加冼夫人诞辰纪念活动和清明祭扫活动;邀请冼夫人文化研究中心的同志到学校作专题讲座等。  在“好心文化”的浸润下,冼太夫人纪念学校处处都感受到“好心”,处处都能感受到温暖。  为了让孩子们能整齐地在操场上做课间操,学校在操场上画出明确定位,学校几位男老师义不容辞地担起责任,无怨无悔地大干了两天两夜。  学校的操场还不是塑胶,一到下雨天到处积水,更别提学生运动;学校的教师会趁着天晴,运沙填平凹陷的地方,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运动的乐趣。  “现在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很多情况下教师身兼多职,但是他们从来不会有怨言,自动申请调课,帮助其他班级开展活动。”马慧燕校长说。  学校还通过村委会,了解到学校附近的几条村里有好几户精准扶贫对象和孤寡老人。经过学校教师的商量,定期组织师生到这些对象家里为他们打扫卫生,整理屋子,陪他们说话,让他们感受家人般的亲切和温暖。  “活动能让师生们体会到好心精神的践行,其实是件简单、平凡但影响深远的事,慢慢地,这颗好心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马慧燕说。  以德育人润物无声。冼太夫人纪念学校这个乡村小学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工作,捧回了一项项荣誉:2019年3月被评为茂名市第三批“特色学校”和茂名市“森林校园”;校长马慧燕于2018年12月荣获“2018年首界冼夫人教育奖”;2019年3月荣获“茂名滨海新区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9年学校大课间参加镇级比赛荣获一等奖。  如今,好心精神早已在冼太夫人纪念学校落地生根,在新时代里彰显着一代代人的铭记与接力。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海云 陈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