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西江古水道上的明珠——德庆古驿道

广东省户外运动协会
+ 订阅

来源: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西江古水道

  西江是我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的干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乌蒙山脉中的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西江全长 2217 公里,流域面积约30.49万平方公里,占整个珠江水系流域面积的 79.5%。

图为西江古水道线路图,资料来源:自绘 

  秦统一六国后,于岭南设立南海、桂林和象郡,为西江流域开启行政统治的新时代,促进中原与岭南的文化融合。汉代以后,西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经西江向北可直达长江,东南西各路皆可出海,商贸兴起。此后至宋明虽然商业渐微,但仍是两广重要的商业通道。

 

  二、 德庆古驿道概况

  德庆县古称德庆州,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最早融汇的地区之一,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西江古驿道的重要商贸节点之一。据《德庆县志》(一轮)记载:州前有寿康驿。境内共设23铺:东路自州前铺(又名总铺)起,有甘棠、大千、西演、书堂、涝冲、甘历、壅沙、三洲、荔枝、悦城、龙溪、陈冲、旧县、奇槎接高要。西北路自州前铺至铺底、冷水、榕塘、乌石、绿水、芙蓉、都城至江口。德庆县的古驿道、驿铺主要分布在沿江一带。

资料来源网络。

  明清时代,先后有以德庆州城为起点通往州外的航班船;民国期间,航行西江主航道过往轮渡有香港至梧州、广州至梧州、肇庆至梧州、江门至梧州、广州至都城、肇庆至都城等航线,轮渡既载客又载货。

  除西江水道以外,古有、莫村、永丰、播植、武垄、凤村和官圩、马圩、高良等地进出口货物,多由悦城河和马圩河船运解决。但由于历史上水土流失的恶果,山林水源逐渐枯竭,河床淤高,民国30年(1941年)以后,悦城河、马圩河航道年年缩减,1960年后,两河先后断航。县内航道,只剩下西江干流。

 

  三、 德庆古驿道历史遗存

  德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由于水路航运的便捷,陆路交通发展相对缓慢,驿道两侧的驿铺、驿亭由于历史原因,大多难以寻找原有的风貌,仅可从史书上搜寻蛛丝马迹。据《旧府志》书载:寿康驿在州西四十步,洪武七年,知州赵鼎改创于光孝寺,其址今为军营。但具体位置今已无法查证。

  虽然目前已发现的古驿道本体较少,仅金林村内无人售货街仍保有过往古村巷道之感。但在德庆的古驿道沿线,历史人文资源相当丰富,其中位于绿水铺以西的华表石刻1986年就被评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德庆学宫和悦城龙母庙两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洲岩摩崖石刻和三元塔也是重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悦城龙母诞、德庆学宫祭孔活动也是重要的民间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料来源德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四、 相关遗存简介 

  1. 三元塔

  三元塔位于德庆西江古驿道中游北岸县城东面的白沙山上,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由德庆洲知州沈有严倡建,因祈望文风鼎盛、“三元及第”而称三元塔。风风雨雨四百多年,红白相间的塔身鲜艳如初,体现出我国古代建筑高超的艺术效果,对研究明代古塔建筑工艺以及当时重教兴学,注重发展文化,兴举文风等都有较高历史价值,1989年6月,三元塔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资料来源德庆县委宣传部。 

  2. 金林村 

  德庆金林水乡始建于隋末,至今具有1300多年历史。村内有一条无人售货街,大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当时,村里头人口不多,没有足够的人手负责买卖,村民干脆把物品挂在墙上,买者把钱丢进竹筒内就可以拿走物品。相传,清代才子宋湘有一日经过此地,看见这种奇特的买卖方法很感动,挥笔写下对联:"一条大路通南北,两边小店卖东西。"被传为佳话。自从有了宋湘的墨宝,这里便热闹起来了。村中长寿门南面是一段长不够百米、宽不足一丈的村道,当年就是集市所在地。

资料来源网络。

 

  3. 华表石

  华表石坐落在德庆县县城西25公里陆水河与西江汇流处,为高约二百米圆柱形岩石,西侧悬崖上刻有"华表石"三个大字,每字二丈见方,为明代广东书画家黎民表所书,乃岭南历史上最大的摩崖石刻。

  据宋洪迈《夷坚志》和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秦末,赵佗割据南越称帝,汉定中原后,汉文帝派大夫陆贾出使南越。陆贾经桂岭取道,沿西江而下,路经华表石,登山向山神许愿:若能说服赵佗归汉,当以锦披石山,以酬山神。赵佗经陆贾晓以大义,铭感汉德,遂取消帝号,接受汉封,南北统一。后赵佗与陆贾泛舟西江,陆贾登山,取锦裹石,锦不足,遍山种上黄菊,以花代锦。自此取名锦石山、锦裹石。 

  德庆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文广新等有关部门以及有关文史爱好者为本次资料的梳理和汇编提供了大量基础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资料来源网络。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