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
不妨趁此踏上一场南海红色之旅
走读历史厚度、重温峥嵘岁月
狮山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共南海县委旧址→黄少强故居→南国桃园→叶问纪念馆
中共南海县委旧址
1927年,“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南海县中共组织和党领导工会、农会遭受摧毁。
当时隐蔽在县内的中共革命同志须另觅据点,七八月间,中共南海县委员会在显纲村成立,占地约56㎡,最早是村民张太仪的家。
自县委重新成立至广州起义前的3个月内,南海先后建立起隆庆、滘口、龙溪和里水等一批支部,恢复和发展中共党员70多人。
1994年,该县委旧址成为南海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显纲村中和里234号
门票:免费
黄少强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枝秃管衡身世,描写人间疾苦声”,岭南画派名家黄少强先生,在抗战时期冒着炮火用画笔记录下了无数战士的“生死一线”;先后在佛山、广州、长沙和香港等地办过抗战画展。
黄少强故居为清代三间两廊硬山顶的传统岭南建筑,占地约12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群岗小江村
门票:免费
时间:8:30-17:00
电话:0757-85887229
其画作在佛山市博物馆、南海博物馆和黄少强艺术馆等博物/艺术馆均有展出。
南国桃园
仲夏里的南国桃园,层峦叠翠塘前荷花开,令人不由心生悦色。未曾想这片山林中,也同样藏有红色印记。
这个体验点的红色教育寓教于乐,你将能和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亲身完成重走长征路、飞夺泸定桥、勇闯地雷阵……在模拟闯关中感悟革命意义,学会惜福的道理和求生实用技能等。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枫丹白鹭酒店
时间:逢节庆点举办,日程两日一夜,报名或了解详情可致电0757-85232288转市场销售部
活动内容:“重走长征路”亲子研学之旅→体验泳池泡泡秀→尝主题自助晚餐→入住山景客房(含次日西式自助早餐)→赏8万㎡喷泉表演,套餐包含无限次使用观景健身中心+日式畅泳
叶问纪念馆
叶问,之所以成为“一代宗师”,不仅是因为他为咏春拳体系开宗立派;更因抗日战争时期,日本要求叶问担任武术教练,他深明民族大义,毅然拒绝。
如今,步进叶问纪念堂,除了能一睹叶问宗师的生平,还能跟其传人“领教”几招咏春小念头……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联星村
电话:0757-86442656
门票:免费
除了上述线路,狮山还有不少的红色景点基地,它们承载着珍贵的记忆与历史,闲时来走走,让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狮山“红色地图”
★中共南海县委旧址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显纲村委会显纲村中和里234号
1927年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各地的国民党反动军队和民团大批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积极分子,南海县党组织和党领导下的工会、农会被摧毁殆尽。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中共南海县支部书记陈道周、农运特派员周侠生和部分党员和农会骨干,将革命活动中心由大沥大镇一带转移到显纲村一带,党的活动由公开转入秘密。七八月间,奉中共广东省委指示,中共南海县委员会在显纲村成立。
★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队部旧址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黄洞村委会东一区1号黄氏大宗祠
1945年1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在三水县沙头(今属南海区)成立。独三大队于2月21日从沙头撤往河滘一带休整,3月中旬重返南三边境地区,在大榄等地活动。4月底,独三大队转移到黄洞村后,队部设于黄氏大宗祠内。独三大队在队部开办夜校,广泛发动群众奋起抗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这支部队始终高举抗日旗帜,驰骋敌后,浴血奋战,为广东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义民纪念碑
地址:南海区狮山镇狮中陈洞村
为纪念1938年12月底遭日军疯狂烧杀而死难的自卫队员及群众多人而建。碑高4.5米,上宽0.75米,下宽1.3米,碑座高0.3米,宽3.4米。碑正面,横额从右至左篆刻“义民纪念碑”,额下楷书竖刻“民族之光”。
★显纲革命活动基地旧址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显纲村委会显纲村东庄张公祠内显纲小学
1925年7月,农民运动特派员周侠生受中共广东区委所派,到显纲村以传授武术为掩护,筹备组建农会,开展农民运动。显纲村农民协会成立后以显纲小学为活动基地,显纲小学也曾随之改名为农校,村农会领导人张霭泉任该校校长。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南海县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时任显纲小学校长的张泉林大力支持教师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共产党员黎万欢(女,后改名黎曼)、崔永康等几位进步老师在教学之余举办农民夜校、妇女识字班,出版墙报,开展抗日宣传。
★大榄抗日活动基地旧址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大榄村委会榄溪社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广州读中学的邓楚白和五六个同学一道回家乡官窑大榄乡(现属狮山镇)宣传抗日。1935年,邓楚白的兄长邓重行与毕业于番禺师范学校的王汝能在大榄乡办起知行农民女子夜校。后邓重行担任设在“榄溪社学”书院内的奎光小学董事长,他要求教师对学生讲述革命道理和党的政策,灌输革命理论。1937年9月,小学邀请广州艺协话剧团来学校演出,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并与学校联合举办化妆大游行,参加人数达五六百人,掀起了抗日热潮。
来源:南海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