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话茶山|如何传承“红色基因”?茶山寒溪水村有妙招

南方+ 记者

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茶山镇寒溪水村也不例外。寒溪水村拥有“红色基因”——罗氏家族史,多名先烈为革命胜利作出牺牲。  

寒溪水村利用红色文化,盘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线。  

该村无疑是茶山镇打造湾区传统文化实践地,深入挖掘各村民俗文化特色,打响茶山文化品牌的具体实践。  

全力打造红色旅游路线  

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寒溪水村拥有“红色基因”——罗氏家族多名先烈为革命胜利作出牺牲。

走近村内罗氏宗祠,门口上的对联“系由蓢底,绩著南昌”颇为显眼,前者道明了罗氏先祖系由江门良溪蓢底辗转迁徙而来,后者展现了其先祖多人曾在南昌为官、富有建树。  

步入祠内,红色革命历史一目了然。  

为保护红色革命遗址,打造红色课堂,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教育基地,茶山镇村两级重新修缮罗涛、罗柱、罗克明、罗立斌等革命前辈的祖居,建设寒溪水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  

沿着村内的巷道,走到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1号馆主要展示抗日英雄事迹;2号馆由罗立斌、罗克明、罗柱故居组成,充分展示红色革命人物事迹及精神代代相传。  

近年来,寒溪水村全力打造以罗氏宗祠和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为依托的红色旅游路线,村内也形成浓厚的红色氛围。每逢周末,村内小朋友都会齐聚学习罗立斌革命歌曲,新鲜血液正在传承红色基因。  

寒溪水村无疑是茶山镇深入挖掘各村民俗文化特色,打响茶山文化品牌的具体实践。  

今年,茶山镇党委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打造湾区传统文化实践地,深入挖掘各村民俗文化特色,打响茶山文化品牌,不断提升茶山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大湾区建设中实现“弯道超车”。  

茶山镇认为,各村在推动经济建设时,不仅要追求效益,更要追求内涵。要求各村不断挖掘本村的特色文化,依托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彻底实现乡村振兴。  

依托红色文化基因打造红团特产  

寒溪水村还将文创食品与妇女创业相结合,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组织村内妇女成立“舌尖上乡情红色味传承”巾帼“味力”创意实践工作坊,每周固定“实践”时间,制作钻研“红团”,将这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小吃打造成为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载体。  

据介绍,红团是东莞的传统食品,在节日、婚嫁等场合经常见到它的身影。红团是红色的,代表红红火火,同时也与寒溪水村的红色文化相呼应,用来作为文创食品的主打产品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制作的是传统食品,但寒溪水人并不拘泥于传统。  

他们将创新与传统相结合,制作出有自己特色的食品,不仅深受老年人喜欢,也吸引了年轻人的眼光。例如在制作红团时,抛弃了原来所用的化学原料色素,采用了火龙果与松木来上色,不仅保留了红团原本的色泽,并且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  

依托红色文化基因打造红团特产,赋予这个承载喜庆吉祥的食物一个新的寓意,不仅记录传统味道记住乡愁,也是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的一种表现。  

寒溪水村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将红团这个独具地方特色的小吃打造成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载体,他们还将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底蕴,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打造文创产品,并结合南社古村、牛过蓢等古村旅游线路,打造全域路线,让祠堂、故居“活”起来,切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筑牢红色文化之魂。  

【记者】丘想明

编辑 李玲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