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小朋友的照片在陆河刷屏了!非遗飘色的传承不简单...

南方+ 记者

六月的陆河,天气闷热,却不敌陆河客家人的热情。29日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陆河分会场国家级、省级飘色类民俗巡游活动在陆河县城举行,整个县城华灯璀璨,万人空巷,来自广州、珠海、中山等地的10支飘色代表队,为10万多名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非遗文化盛宴。

上台前小女孩笑容满面

巡游活动中,不少观众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定格飘色的精彩瞬间,陆河人的朋友圈便被其中几张照片刷屏了。照片中的小朋友来自中山市黄圃飘色巡游队伍,只见她上台前笑容满面,巡游时却眉头紧皱,哭泣不止。鲜明的反差对比让人心疼之余忍俊不禁。

记者采访了小女孩的妈妈陈莉,她告诉记者,女儿今年三岁半,这是她第二次参加飘色巡游表演,去年在中山参加过一次,带孩子去其他城市表演这还是第一次。最初是幼儿园的老师告诉她孩子被飘色协会相中了,让她带孩子去了解体验一下。“第一次去的时候,我以为她站在那么高的地方会害怕,没想到她不哭不闹,还说很好玩,想去试一试。”

网友用客家话为图片搞笑配文。

对于孩子昨天的表现,陈莉表示有点小意外,“这次巡游排练了一个多月,她都没有哭闹过,可能是因为第一次在晚上表演不太适应,加上我们早上五点半出门,坐了五个多小时的车,天气闷热没休息好。”虽然小女孩哭了一阵子,但她依然坚持到了最后,在色棍上站了足足两个半小时。

记者问陈莉,看女儿站这么久,会不会心疼,下次不让她参加了。陈莉说:“我昨晚也和她开玩笑说,全世界都看到你哭鼻子了,你下次还来吗,她说肯定来呀,下次肯定不会哭。我觉得只要她感兴趣,就应该陪她坚持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非遗文化。”

在30日上午举办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飘色类)保护传承研讨会上,非遗专家、原广东省文化馆馆长杨明敬昨晚听到有孩子说“不舒服,太热了”,也表示深有感触,他希望通过不断改进飘色道具,把孩子解放出来,让孩子们不用在上面站那么长时间,可以中途下来休息或换别的孩子上去。

飘色巡游盛况

珠海乾务飘色的非遗专家周永燊在会上表示,近年来,随着飘色进校园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前是让家长说服孩子参加飘色,现在是孩子主动让家长带他们参加。他建议在学校和幼儿园建立飘色传承学习基地,举行飘色知识讲座,让孩子们了解这项传统民俗的魅力,真正爱上飘色,将这项博大精深的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飘色介绍

飘色是一种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古老的传统民俗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广东。目前,依然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艺术形式。飘色艺术起源于是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其形式及原理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棍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而叫飘色。

【全媒体记者】 陈欣欣 南小渭 杨逸

编辑 吴思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