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硬核!9年,他在横琴只做了“一件事”!

珠海政法
+ 订阅

2010年12月,凭着珠海市军转干部进公务员考试第一名,曹振东被优先安置到了横琴新区横琴镇司法所,从事信访维稳和基层矛盾化解工作,一干就是九个年头

靠着对党的事业一片赤诚,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情系群众,始终按照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基层司法信访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一颗热心、一颗爱心、一颗公心,带着真情实感切实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工作,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凡的贡献,抒写了一名军转干部精彩的人生。

从事基层信访矛盾化解工作近十年来,他先后受理化解信访矛盾纠纷事项数千宗、接待来访群众数万人次、解决各类纠纷欠款数亿元。曹振东因此多次立功受奖,2016年7月被广东省评为基层治理优秀共产党员,他的先进事迹先后被珠海的报刊、电台、电视台宣传报道。

二十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他勤奋进取的工作作风

曹振东1990年年底当兵入伍,至2010年底转业离开部队,从军整整二十年。在部队官衔至中校正营,到地方却又要从最基层的科员做起。他克服了职务上的落差,没有松口气、歇一歇思想,为了尽快适应新的角色,他勤奋学习业务技能,及时变换角色,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次征程。

基层矛盾化解工作直面群众,这对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从小学生做起,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认真研读相关法律法规及体例等专业知识。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对横琴新区的基层信访矛盾问题了如指掌,被同行们称为司法信访“活字典”。在基层司法信访岗位上,他还养成了勤思考、勤调研的好习惯,经常深入基层一线,排查问题,总结梳理,听取群众的呼声,以灵敏的触角去掌握动态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横琴新区成立初期,信访、调解、执法、维稳分别隶属于不同职能部门,这种状况难免遇到相互推诿拖延。为避免“踢皮球”现象发生,考虑到司法所的法律优势更有利于依法解决纠纷,曹振东同志向横琴新区党委力荐,把信访维稳职能整合到司法所,将法律服务与信访、调解、维稳融为一体

并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10月在全省率先将原“横琴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直接更名为“横琴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积极推进落实在法治的框架下解决信访矛盾纠纷。

针对横琴新区劳资纠纷多发现状,作为司法所及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具体负责人,曹振东同志带领全体同事经过多年探索实践,逐步构建形成了劳资纠纷化解全新机制。横琴新区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受理的劳资纠纷事项,原则上不转办、交办,统一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个平台依次按人民调解、法律援助、行政执法就地逐级递进处理,目前,中心受理的劳资纠纷事项大多2-3天可以化解,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部队的学习锻炼,奠定了他勤劳扎实工作的基础

做好群众的信访工作,难在疏导,关键也在疏导。他始终将“执着、热情、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每天都会面对上访群众各种的诉求和不停地诉说,他总是带着感情,热情接待,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转化工作,使多起激化的矛盾得到平息,使反目成仇的邻里重归于好,使水火不容的对手握手言和

2017年7月17日,曹振东接到一个陌生而神秘的来访电话,称其遭到黑心老板报复陷害,司法机关包庇犯罪主谋,现已备好400斤汽油,将用极端方式报复社会。

案情紧急,曹振东及时将情况通报公安机关后,了解了案件经过。当事人X某为外来务工人员,在某物业公司做保安,因与公司发生劳动纠纷提请劳动仲裁胜诉,当日,X某被三名社会闲杂人员殴打致重伤二级。尽管三名犯罪嫌疑均被依法处理,但X某认为,该案主谋物业公司老板C某仍逍遥法外。因X某的过激言行已严重威胁到公共安全,引起了各级的高度重视,该案被列为上级督办重点案件。

为了体现人文关怀,曹振东专门为当事人在横琴安排了临时居所,还先后给予了救助生活费及伤残鉴定费等共12000余元。为了引导X某依法理性解决诉求,曹振东给其联系指派了一名执业20多年、群众工作经验十分丰富的杜律师担任其法律援助律师。经过适当的困难救助和体贴的法律援助服务,X某由最初的愤怒逐步转变为平静和信任。

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于2018年1月12日促成X某与C某等达成和解,由四人共同赔偿其100万元,X某对几名被告出具了谅解书,并撤回了起诉。之后X某回到老家,开始了新的生活。

多年的信访矛盾化解工作经历,曹振东深深认识到,既要通过信访工作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要借助信访工作途径来培养群众的法治意识

2018年3月,横琴某工地包工头W某因劳资纠纷爬上了正在施工作业的吊塔,情况十分危险。接报后,曹振东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引导,终于将其劝下了吊塔。鉴于W某的行为危害了安全生产,曹振东对W某进行了法治教育,明确其合理诉求一定会帮忙解决,违法行为也必须处理,并协调配合公安机关给其行政拘留五日处罚。行拘期满后,曹振东立即组织纠纷各方协商,很快化解了纠纷,W某的诉求得以解决。

为了规范信访工作秩序,提高群众依法信访思想意识,曹振东精选了几个典型案例,将其制作成法制宣传栏,设置在接访大厅最醒目的位置,让上访群众在信访过程中受到法制教育。目前,“信访不信法”现象在横琴新区正逐步得到纠正。

基层信访矛盾化解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要打赢这场战争,除了靠过硬的群众工作本领,还得巧妙运用战略战术。

特殊的岗位环境,激发了他强烈的使命意识

横琴新区是国务院2009年8月批复设立的国家级新区,同时也是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毗邻港澳,担负着“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示范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新使命对基层司法信访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曹振东深知,在横琴新区这样特殊的环境下从事司法信访工作,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超强的工作责任心

银鑫花园是新区成立之前,横琴唯一的一个花园小区,三分之一以上业主为港澳人士,为了加强小区的管理,当地社区曾协助其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委员主要是社区干部和退休老党员。随着横琴新区开发发展的加速推进,银鑫花园的房价和租金成倍上涨,业主们开始重视自身利益,改选业主委员会委员、加强小区管理、提升小区档次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社区干部认为,一直以来,小区在社区干部和退休老党员组成的业委会管理下相安无事,现要对其进行改选,担心不好掌控,给社区的社会管理工作带来压力,始终不支持改选

在收到主代表的信访请求后,曹振东多次深入小区及居委会走访协调,掌握第一手资料,随后开始对社区领导展开了艰难的说服劝解工作。他认为,过去,横琴是一个渔村,如今,横琴要与国际接轨,与港澳融合,显然不能再用过去像管理村民那样来管理社区居民。经过两个多月的协调跟进,银鑫花园业委会的改选工作终于得以落实

为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曹振东依托横琴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努力为港澳企业及人士提供国际化、专业化的法律服务保障

司法所主动联系首批进驻横琴的内地与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联营律师事务所进驻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金融、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港澳企业、居民提供国际化法律服务,为横琴企业拓展港澳市场、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提供法律保障。

近两年来,横琴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先后推进设立了中拉法律服务中心、港澳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中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法律服务基地、横琴国际仲裁院民商事调解中心等,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专业法律服务机构进行运营。

为方便港澳法律机构及法律工作者在横琴执业,自2016年以来,横琴司法所已累计承接广东省司法厅委托下放的相关审批管理权限56项。

军营的教育熏陶,造就了他严谨自律的品格

作为一名军转干部和老党员,转业到地方工作后,曹振东能继续保持军人的优良品质和作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秉承“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宗旨,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把服务当作最高职责,用真诚的奉献和服务,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始终把握住一名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标准和理想信念追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忍得住寂寞,耐得住清平,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维护横琴新区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为了方便服务群众,经过多次协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把接访大厅设在了横琴镇最繁华的临街地段,为群众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服务环境。遇到难题的群众,无论大事小事,都习惯来服务大厅坐一坐,喝杯水,歇歇脚,诉诉苦,横琴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成了横琴人民离不开的“家”。

为了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曹振东带领横琴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同事做到“运行全天候,服务不打烊”,只要群众需要,法律服务中心的大门无论节假日还是晚上永远敞开,实现了矛盾纠纷事项受理和化解率两个100%。在省委政法委组织的抽样调查考核中,横琴司法所的知晓率和满意度2017、2018连续两年全市排名第一、全省排名第三

如今,曹振东和他的同事们可以自豪而又有底气地对每一位来访群众承诺:“只要进了横琴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门,您的合理诉求就一定能在这里得到妥善解决!”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