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5名考生进入全省文理科前50,TA的高分秘笈都在这!

南方+

6月24日上午10:00,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举行2019年广东普通高校招生新闻发布会,发布今年广东高考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进行高考政策解读。 

今年广东省高考文理前50名的考生成绩被屏蔽,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今年高考深圳有7名理科生成绩被屏蔽、文科生有8人成绩被屏蔽7名理科屏蔽生中深圳中学占到4人;8名文科屏蔽生中深圳中学占到2人,文理屏蔽生人数均位于深圳市第一。

这些高分考生都是谁?跟着小南一起来看看吧!

深圳中学6人

理科:练文卓、曾子渝、姚文涛、诸建璋

文科:常佳雨、熊世超

深圳外国语学校3人

理科:郑若琪

文科:惠婧、边美霖

深圳高级中学3人

理科:彭诗懿、吴子奇

文科:吴佳霖

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1人

文科:苏奕丹

深圳实验学校1人

文科: 叶子琪

红岭中学1人

文科: 刘雨佳


练文卓(深圳中学)

小南在深圳中学,遇到了练文卓,他进入了今年广东省理科前50,恭喜他!来听听他都有什么学习秘诀吧?

练文卓收到清华和北大的电话时,父母比他还高兴,“高考的时候他们也同样很紧张。”他回忆,高考结束后,虽然核对答案感觉考得还不错,但是总是忧虑答题卡涂错位置。

在高三期间,练文卓的作息时间比较规律,为了获得更多的学习时间,他将原计划早上6点30起床的时间提前到6点08分。他擅长物理科目,但觉得与其他科目没有太大不同。

练文卓表示,在大学及专业的选择上,他更倾向于清华大学,临床医学将作为第一选择。“之前我身体情况不是很好,高考的时候也担心自己身体不适应。”他说,学医是想让自己和家人以及身边的人有一些帮助。

诸建璋(深圳中学)

成绩被屏蔽,这也意味着他进入全省理科前50名。谈及成绩被屏蔽,他说很开心,也在意料之中,“因为考多少成绩都是自己考的。”喜欢数学、物理科目,学习方法很简单,就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在深中时,他平时成绩大约排在前三十。

诸建璋说平时的兴趣是看书和玩游戏,看书喜欢看哲学、物理、数学类的,玩游戏一般会控制在2个小时内,高三时也是周末偶尔玩下放松。目前倾向报考数学、物理相关专业,未来大学毕业后希望从事科研工作。

熊世超(深圳中学)

深圳中学文科生高三17班熊世超是广东省高考文科屏蔽生前50名,在他看来,文科生在高三复习阶段,跟进老师的节奏很重要,此外,还需要熟读课本,打好基础。熊世超分享了在高三阶段不同时期的学习侧重点。高三第一学期,他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优势学科数学上,做好基础学习;第一学期后半段时间,将重心转移到英语科目上,同时兼顾文综;第二学期重点攻破语文和文综科目。

曾子渝(深圳中学)

“开始不知道自己的成绩,收到清华、北大的电话是在昨天晚上,妈妈收到电话,那时候我已经睡觉了。”深圳中学高三3班曾子渝向南方+记者分享,他喜欢数学和钢琴,曾经还参加过数学竞赛,但最终选择了高考方向。他表示,大学的专业选择倾于计算机和数学专业。“暑假已经排满旅游计划了,28号回老家,然后和同学一起去内蒙古。”

常佳雨(深圳中学)

深圳中学高三17班还有另外一名同学同样是广东省高考文科屏蔽生前50名,他就是常佳雨。身高180cm+,分享文科学习时,常佳雨很健谈。他分别从历史、政治。地理三个科目给出了自己的学习建议,详细学习攻略可戳视频查看。

姚文涛(深圳中学)

“不需要在学习上把自己压得那么紧,感觉紧张的时候,可以留出一些时间去做简单的娱乐活动。”深圳中学姚文涛不仅是被屏蔽的学生之一,还曾是2016年深圳市中考状元,他建议,在高中阶段,用兴趣爱好、小游戏来解决内心的焦虑与压力是有必要的。此外,运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跑步、打球等。

姚文涛喜欢在晚自习后,与宿舍的同学聊天交流学习方法及心得,偶尔也会利用哑铃等工具进行锻炼。“让身体出点汗,能让自己保持一个愉悦的状态。”

“开明、包容、自由”是姚文涛与父母相处的关键词。“父母在教育上对我的管理是比较宽松的,在重大问题上会给予我一些建议和陪伴。”姚文涛表示,他与父母不会产生冲突,意见相左时,父母也会通过冷静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整个过程让他感到愉悦且舒适。

姚文涛分享,当他决定要去参加一些高校的活动或自主招生时,父母总会帮助他找到一些详细的信息,但从来不会说“你应该做什么,你应该这样选择”诸如此类的话语。“这是我非常感激父母的地方,包括现在填志愿,他们都给予我最大程度上的支持。”

姚文涛

彭诗懿(深圳高级中学)

彭诗懿

“高一的时候对学习没那么上心,从高二开始稳定在年级前十,我觉得我高二高三都挺努力,得到这个成绩是应得的”,她说。

“女生学理科我觉得跟性别没有关系,我对文科反而不太开窍,历史一直学不太懂,理科我觉得还比较有意思,逻辑思维比较重”。谈到学习经验,她认为理科学习要多做题、多刷题,因为高中是比较应试的学习,做题积累经验肯定没有错,不能只谈理论要联系实践。她说,有些同学可能笔记做得很多,不停翻笔记,但题做得特别少,考试时就会觉得自己记的东西都用不到题目上去。

平时,彭诗懿会弹钢琴和拉小提琴,每次弹两三首曲子,高三时还练过一段时间软笔书法,“我很小开始学琴,通过这些课余爱好,能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在里面找到精神寄托,放松心情。”

“我高二住校,高三开始走读,住校时早上6:25起床,晚饭后来到图书馆学习,然后继续回去晚自习,晚上10点多回宿舍”,彭诗懿说,自己经常去图书馆,习惯放学之后去图书馆学习。星期五晚上会在学校待到比较晚,学校4点半放学,她一般会待到晚上9-10点先把功课做完再回家,回家之后喜欢放松一下,周末不怎么学习。

“我觉得高考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跟大家都脱不开关系”,彭诗懿说,高三走读一直是外婆在陪她,外婆本身年纪比较大又和她一样早起晚睡,我觉得她也特别辛苦。“此外,每一个老师都非常负责,特别是班主任。我深一模考了全市一百多名,考的挺差,我那时哭得特别伤心,我班主任就过来安慰我开导我,其他科目的老师也会跟进我的学习情况,很乐意提供帮助”。

“我的梦想一直是清华大学,专业是工科计算机电子方面的。高一我成绩不算特别好,大概年级几十名,我那时候想考中国人民大学,高二时候有一次考到年级第五,班主任跟我说是不是应该把目标定高一点,我就想人要有股冲劲,我就一直以清华为目标”,她说。

吴子奇(深圳高级中学)

初中毕业于深圳外国语学校、理科前50名的高分考生吴子奇来自深圳高级中学高三2班,他从高一入学开始,就基本保持在年级前十,最低跌到过年级第15名,高三一般稳定在年级前五。  

“这次高考成绩感觉有点震惊,我在家里打游戏,妈妈在客厅接到清华招办打来的电话,她非常激动,我也很激动。”他觉得高考很难,感觉自己考得很差,高考结束后去北京参加一些类似自主招生的考试,回来之后就没有心情查成绩,在家里自怨自艾,没想到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爸爸是经济学博士,吴子奇大学想学经济相关专业,但想上清华北大的此类专业也非常难,“我印象中清华北大经管类专业每个学校一共只收3-4个人,所以比较困难,虽然成绩出来了,但是选专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谈到学习经验,吴子奇说自己成绩虽然来回波动,但偶尔还是能考高分,他认为把自己逼得太死有可能产生反作用,关键是劳逸结合。“在学校上课和作业的任务都比较大,经常有一些小测,我觉得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做一些多余的事情,只需紧跟老师的要求学习的量就已经足够了。 ” 

此外,他认为调整考试心态和掌握考场发挥的方法和技巧也很重要,“考试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还在于把掌握的东西发挥多少,临场心态和做题思路方法也很重要”。吴子奇说,不仅要平时掌握知识,还要掌握怎么在考试时发挥好的方法,比如考前放松、平时做一些套卷之类的模拟考试,让自己习惯考试的状态,考试时就不至于紧张。此外,“也应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题顺序,不要人云亦云,才能把平时学到的东西最好的发挥出来”。

吴佳霖(深圳高级中学)

“如果高一的时候我会很惊讶,觉得自己真厉害,高三最后一个学期成绩稳定在年级第一,觉得高考成绩是正常水平发挥”,深圳高级中学高三20班的吴佳霖2019届高考文科位于全省前50,她说,自己从高一到高三有一个明显的进步过程。

“我是一个慢热的人,高一高二时学习经验没有总结没提升,没有作为原则坚持,高三时总结提升了很多学习经验并坚持下去,屏蔽了很多外在干扰,成绩就慢慢稳定下来”,吴佳霖表示,自己前17年有了很多积累和储备,缺乏沉淀,高三紧张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她挤压水分把最精华的部分留下来,紧张的学习环境有助激发人的潜力。

在学习方面,吴佳霖喜欢劳逸结合,完成正常课业以后,她会在学校给自己留一个小时左右看小说、看闲书,“周末回到家以后我就开始玩手机,因为学校不允许带手机,在周末学习时间不多,返校以后才会开始新一轮的学习”。

排除外界干扰、提高计划性是吴佳霖学习的法宝,她说,学习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受与其他同学交往中的言语干扰,“我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高三我学会了排除外界干扰,不把这些想法带入到学习中”。同时,她强调学习要有计划性,每次大考前三周开始复习,第一周是地理、第二周是历史、第三周是政治,在这三周均匀的分布语数英三科,会让我考前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吴佳霖喜欢写作和绘画,有灵感就会在纸上信笔涂鸦,“有时上课我也会在教科书上涂鸦,课余还喜欢看漫画、看电影、打游戏等等”。

郑若琪(深圳外国语学校)

昨天晚上9时许,郑若琪正在洗澡时,突然听到了爸妈的欢呼声:“孩子,清华打电话来说要录取你了。”因水声嘈杂,郑若琪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爸妈再跟他说了一次。郑若琪呆呆地站在浴室,很激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想大声叫但叫不出来。

对于这个成绩,郑若琪是感到意外的。“我最好是考了年级第二,平时一般是考前20,这次我应该是考了年级第一吧。”郑若琪说,高考结束后,自己肠胃一直不好,还去看了急诊科。

在高三期间,郑若琪的爸妈并没有管他太多,让他自主学习。郑若琪没有顾着刷题,下课会去打球,周末会看动漫。

对于高考,郑若琪觉得平时要多问老师,注意总结经验,但最重要的还是心态,“我有个同学,他这次考了广东省理科70多名。高考期间,他在考完每一科后,都会拿手机看动画片,一点都不紧张,非常放松。我也是没有感到有压力。”

对于大学及专业的选择,郑若琪表示,倾向于选择清华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边美霖(深圳外国语学校)

保送: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  

“得知这个消息后很高兴,在我的意料之外。其实我没有想过高考自己会考到第几名,只是想把高考的这个过程走完。”作为深外的一名保送生,在高考之前,边美霖已经获得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录取。  

边美霖平时成绩稳定在年级前三,“我的各科成绩较为均衡。最擅长的科目是数学和英语,如果在数学出题较难的情况下,我的优势就会比较明显”。  

回忆起今年的高考,边美霖认为,今年语文考试难度不大,数学相较于前几年偏难,英语和文综也有一定难度。“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因为高考前已确认保送北大,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我的心理压力较小,心态比较放松。在今年的高考数学题较难的情况下,考试时平稳的心态是我能考出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另外,谈及高考备考经验,边美霖说,“要重视高考真题”,由于模拟题的质量有时候会层次不齐,她建议从高考真题中,分析命题人的出题思路。  

边美霖兴趣爱好广泛,她学习过声乐,喜欢美声和音乐剧,爱好唱歌、主持、朗诵、舞蹈等等,平时还会打毛球和健身。“从小,我妈妈对我的管教比较严格,在上初中之前,妈妈就很注重在专注力和学习效率方面培养我良好的习惯”。  

惠婧(深圳外国语学校)

保送:北京大学英语专业  

“昨天收到消息时,我的心情还是比较平静的,这结果在意料之中,但也有一些意外。”回忆起今年的高考,惠婧表示,"语文比较简单,数学比我心理预期的难一些,英语和文综算正常难度"。  

惠婧的各科实力均衡,不偏科。在高一、高二阶段,她的成绩保持在年级前五;进入高三上学期,在保送班的单独排名中,她位列第一。今年2月份,惠婧已确认获得了北京大学英语专业的提前录取。  

高三上学期,惠婧进入了深圳外国语学校的外语类保送班,高三下学期,她回到了高考班继续学习。保送班的课程主要围绕语数英三科,还会扩展一些时政的内容,主要是为学生参加保送考试进行针对性训练。”当时很久没有学文综了,高三下学期回到了高考班之后,那时候我的成绩其实挺一般的,成绩波动比较大,有时候排在前5,排在年级前10到前20的情况也会有。”于是,惠婧花了一段时间着重加强了文综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了上来。  

谈及学习经验,惠婧说到,“高考题的‘套路感’较强,最重要的是要找‘题感’”。她强调,在高考前保持持续性的训练很重要,要将这种状态延续至高考,”像文综的选择题,我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当间隔一段时间没刷题时,文综选择题的正确率就会下降,所以还是要平常坚持训练。我认为,文综还算是提分比较简单的科目。“

在课余时间,惠婧喜欢看话剧和电影。回顾高中生活,她建议,在高一、高二阶段,可以多看课外书拓展自己的视野,进入高三后,多刷题、多背课本,“高考结束后,我回了一趟老家,明天凌晨就要飞去美国了,去耶鲁大学参加夏校”。

苏奕丹(宝安中学)

“丹丹,你高考成绩被屏蔽了。”

今天早上10点,还在睡梦中的苏奕丹就被爸妈叫醒了,但苏奕丹觉得,“应该是在做梦吧。”她还很记得,考完试后对了答案,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全省前几百名。但现在,苏奕丹的成绩是广东省文科前50名。

作为宝安中学(集团)高三21班的学生,苏奕丹觉得自己考了这么好的成绩,离不开爸妈开明的教育方式。

自打认字起,爸妈就开始培养她的阅读兴趣,从《悲惨世界》到《哈利波特》,从《人间词话》到《诗经》,苏奕丹已不记得自己读过多少中外名著。上高中后,为了让自己安心学习和阅读,家人买了个木盒子,把电视装进去,用锁锁住。苏奕丹笑着说:“因为我喜欢看电视,一看就停不下来。”

苏爸喜欢看国际新闻,留意国家局势,他也乐意跟苏奕丹分享这些。但在分享之后,就是父女俩观点的battle。苏爸说:“我会故意说一些偏激的观点,引起丹丹的反驳,激发她的思考。”虽然有时会争到面红耳赤,但苏奕丹享受这样的争论,“以前我没有什么知识体系,想问题很片面。和父亲辩论时,会说到很多观点,学会了全面看待问题,对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

每周末,苏奕丹都会跟爸妈去打羽毛球。苏奕丹抱怨,“每次都是我跟爸爸打,我都打不过他。”对此,苏爸说:“丹丹力气不够大,打不过我,但我就是要跟她单打,不断挑衅她,激发她的斗志,让她变得坚强。”

高考前两个月,苏奕丹考试不太理想,很迷茫。但爸妈没有批评她,而是给她鼓励,给她分析为什么会考差。“爸妈像大朋友一样和我交流,让我走出了迷茫的困境,这才有了后面高考的分数。”苏奕丹说。

刘雨佳(红岭中学)

“并没有想到成绩会被屏蔽,原本预计应该在100到300名之间的。”红岭中学高三(18)班刘雨佳是一名文科生,她坦言未预料到自己能考出广东省前50名的好成绩。

刘雨佳喜欢在空闲时间练习书法和绘画。“平时父母并不会干预我的兴趣爱好,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是比较自律的人,所以她们不会太担心。”

刘雨佳介绍,母亲是一名心理咨询师,通常会在心理及情绪上给出一些建议。“太过紧张的时候,我会跑步,或者去山上大喊叫来发泄心中的焦虑感。”她分享,自己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可以用温暖一词来形容。“当观点不一致的时候,也会有争吵的情况,但都很正常,之后我们会坐下来把问题聊开,关系一直都很亲密。”

在学习上,刘雨佳分享,自己会做大方向的规划,但具体的每一步会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她表示,会在大学选择与中文相关的专业。

叶子琪(深圳实验学校)

“也许我学习方法比别人多一点吧,例如每一册的历史课本我都有两本,一本拿来做笔记,一本拿来看原文。”

身为“新鲜出炉”的广东省文科前50名的学生,深圳实验学校高三文科12班的叶子琪希望就读于北大或者清华的经济类专业。叶子琪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聪明,考了这么好的成绩,或许是在学习时多了一股“牛劲”。

对于不懂的问题,叶子琪从来不喜欢问老师同学,她更喜欢自己去钻研,“除非真的做不出来,我才会去找老师,但次数真的很少。”

叶子琪的“牛劲”,还体现在做数学题上。平时,做完了一道大题,她就会换一种解题思路,继续“花样”解题。如果找不出三四种解题方法,她不会罢休。即使在考试,如果时间允许,她也会换一种思路去检查题目。当然,叶子琪也会善于巧取,“我会记住一些结论,如切点弦定理等,解题时就可以直接用,答题快很多。”

与很多人不同,叶子琪有特别的学历史技巧,同样的历史课本,她有两本,“一本拿来做笔记,一本拿来看原文。”叶子琪发现,很多同学不喜欢看历史书,课本里的前言、引言、课后的知识重点总结等都很少看。但叶子琪觉得,这些都是精华,都要用一种牛吃草的精神,把这些知识点反复咀嚼。

由于历史课本做了太多笔记,密密麻麻,看不清课本原文。叶子琪特意每册历史课本都买一本新的,只用于看原文,背原文。虽不至于对历史课本倒背如流,但在做题时,叶子琪不用思考,就能把课本的知识一大段一大段的写下来。

【采写】孙颖 唐小艳 莫凡 苏国锐 陈熊海 刘越亚

【摄影】朱洪波

编辑 林双英;李定;文海燕;刘越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