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身热的流行,走路、跑步、爬山等有氧运动日益受到人们青睐。然而,由于不少人运动方法不当,对膝盖的损伤越来越多,有人的膝关节甚至提前“衰老”,不得不置换一个人工关节。
膝关节损伤了一定要被置换吗?
近日,深圳梧桐保膝保髋与关节镜技术高峰论坛在罗湖中医院举行,来自广东省内的31位骨科专家齐聚深圳,共同探讨了保膝、保髋及关节镜技术领域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交流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
南方+记者从会上获悉,随着关节镜等一些了新技术的应用,通过“保膝”手术治疗,很多膝关节炎患者可以终身避免置换人工膝关节。
爬山10多年,膝关节被磨坏
深圳刘先生(化名)曾是一名爬山爱好者,因家住莲花山附近,爬山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然而,10多年后,刘先生发现自己的膝盖越来越疼,有一天连路也走不了。
到医院检查发现,刘先生患的是膝关节炎,其关节完全被磨坏了,出现了脱落。“50岁的人有一副七八十岁老人的膝关节,膝关节提前’衰老’了。”当时接诊的罗湖中医院副院长张卫红教授说。询问刘先生平日的生活习惯,原来他就是爱爬山,每天爬几公里,长年累月下来,导致了膝关节磨损严重。
张卫红建议刘先生及时做关节镜手术“保膝”,当时他不愿意做。没想到,几个月后,他去旅游爬上了庐山,结果膝关节痛得厉害,动也动不了,不能走路,家人只能用椅子把他抬下了山。
回到深圳后,张卫红帮他检查发现,原来膝关节脱落后,有一块骨头卡在小腿骨里面,导致腿疼痛厉害,无法行走。
膝关节受伤要及时治疗
膝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不过,近年来,随着健身人群的增多,运动损伤引起的膝关节问题日益突出,膝关节疾病的发病也日益年轻化。
罗湖中医院关节病与运动医学科主任卢启贵介绍,膝关节是支撑人体的重要关节,在所有运动损伤中,膝关节的损伤占比也是最高的。
“膝关节的骨头表面,有一层软骨,在关节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随着年龄增长,这层关节软骨就逐渐老化,变得薄了、出现裂缝了,甚至像掉墙皮一样一块块地脱落。”卢启贵说。然而,在运动中,膝盖除了承重增加外,还要前后移动、侧向扭转,尤其膝关节前端的髌骨部位承受压力最大,对半月板等关节软组织造成的磨损也最厉害。
“有研究表明,走平路时膝关节的摩擦系数是4,爬山和深蹲时,摩擦系数达到8,是走平路的2倍。”张卫红说。因此,爬山或深蹲时,若膝盖出现不适,甚至腿部有摩擦磨损、卡住动不了的感觉,这说明膝关节就需要保护了,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此外,若膝关节受伤了,也一定要等到损伤修复后才能运动,否则会出现习惯性损伤,严重会引起膝关节退化性关节炎。
新技术让重症患者不用再换关节
一旦得了膝关节退化性关节炎,究竟是该“换膝”还是“保膝”?
在此次高峰论坛上,围绕保髋保膝、肩关节镜、膝关节镜三大主题,与会专家们就膝骨关节病的阶梯治疗、膝截骨技术、肩关节脱位、肩袖损伤、半月板移植技术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交流和切磋,利用先进的技术,为患者提供更成熟、更安全、更人性化的相治疗方案,提升整个广东省关节疾病的治疗水平。
卢启贵介绍,目前膝关节退化性关节炎种的治疗有两种,一是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骨关节炎患者,通过消炎药、理疗、锻炼等方式缓解疼痛。另一种是手术治疗,又分为“保膝”和“换膝”治疗。其中,“保膝”手术则是应用了最新的关节镜技术,是目前膝关节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
“现在许多病情严重的膝关节患者可以不用置换关节,就能缓解疼痛,还能恢复关节功能了。”卢启贵说。相比传统的置换手术,关节镜手术的优势是创伤小,只有几毫米的切口,愈合后几乎看不到疤痕。因此,患者的痛苦小、恢复更快,医疗费用也更少。
罗湖中医院党委书记林汉群介绍,自2018年1月,该院引进了从事“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多年的骨伤科专家,打造了一支把中医传统正骨和现代微创骨科技术相结合的高素质骨伤科专家团队,并成立了罗湖医院集团骨伤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关节镜技术在骨伤中心日趋成熟。关节病与运动医学科已经把这种新技术应用于膝、肩、肘、腕、踝、髋等关节手术中,开展了大量的膝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髌骨外脱位、关节内骨软骨损伤、肩袖损伤等关节镜微创手术,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疼痛。
【记者】向雨航
【通讯员】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