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该不该学乐器?如何学?“钢琴才女”赵瑾博士倾囊相授

南方+ 记者

6月15日晚,一个美妙的初夏夜晚,位于289艺术园的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传来阵阵优雅的钢琴声。

有“钢琴才女”之美誉的钢琴演奏专业博士、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赵瑾,带着她悉心指导的孩子们,为在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钢琴故事音乐会。

活动采取演奏加访谈的形式,为孩子们提供了表演实践与互相交流的平台。赵瑾博士还倾囊相授,与听众分享了关于音乐学习的理念。

这场被称为“朋友圈音乐会”的活动,吸引了一批琴童、家长及音乐爱好者们。现场家长纷纷表示,孩子们从中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激励他们互相学习,家长也从干货满满的分享中受益颇多。

当晚参加表演的孩子们,被分为学前组、小学组和成人组,年纪最小的只有6岁。别看他们台下虎头虎脑,脸庞稚嫩,一坐在钢琴前,可是一秒变认真。

他们师从赵瑾博士多年,年纪轻轻已经身经百战,摘获国内外各大奖项,实力不俗。

今年6岁的张凯文自幼学习钢琴,还非常热爱唱歌,是广州大剧院合唱团成员

特立独行、创新多变的水瓶座小萌妹何青珂

今年12岁的樊想7岁半开始跟随赵瑾博士学琴,多次获得比赛奖项

孩子们的演出,大大超出了赵瑾的期待。“演出前一天彩排时,他们好像还不太进入状态,没想到一上舞台,表现得这么好”,赵瑾连夸孩子们都是“表演型选手”。

在访谈环节,赵瑾与家长们交换了关于音乐教育的肺腑之言。“我是老师,也是一个母亲,我的孩子也在学习钢琴和小提琴”,赵瑾说,当妈妈的经验,也被她贯通到教学中。为了在不破坏兴趣的前提下,又把练琴任务完成,经常要想各种办法。

出身音乐世家的赵瑾,曾游历欧美高等学府十年,亦教亦研,成绩斐然。她很重视培养孩子的乐感:“乐感离不开想象力,虽然教的是技术,但是要用孩子很容易联想到的画面或感受,如果能说出他们想听的话,找到共同语言,孩子会领悟得更快。

赵瑾的教学方法让家长们赞不绝口。在场的一位家长马小倩告诉记者,赵老师上课特别生动,讲乐曲处理时,会用活泼的语汇,如‘蛇的头升起来了,要咬人了!’‘它又慢慢平息了’,带动孩子的想象力。

“比如讲解弹奏细节时,又把黑白琴键比做一块蛋糕,只能吃外边这一半”,马小倩笑着说,从老师的教学中,也“偷师”了不少指导孩子练琴的方法,让小朋友在有趣的氛围中进行技巧练习。 

如何帮助孩子更好的走稳音乐学习之路?赵瑾提了四点建议:“第一,平时的陪伴很重要,只要有时间,就陪他吃、睡和学习,这样孩子就会不觉得弹琴是命令,不过是其中的一项亲子活动;第二,有一个好的老师;第三,每天一定要固定时间练习;最后是鼓励孩子们多上台表演,适应舞台,通过实践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她看来,一方面要让孩子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学音乐肯定要经历枯燥痛苦的过程,作为家长,要多鼓励,找到有效沟通的办法,尽量帮助他们克服苦难,不能轻易放弃。

当晚压轴出场的王照阳同学,一曲《匈牙利狂想曲第第六号》技惊四座。他曾以外省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入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还于去年入选了星海“拔尖人才”。

作为孩子们的“大师兄”,他也分享了自己的学琴心得。“当年也想过放弃,尤其是练基本功的阶段”,回忆小时候练琴的日子,他笑说“还撕过两本《哈农练习曲》”。然而停了一个月又觉得没意思,听到好听的音乐还是不由自主想弹,对音乐的热爱让他又坚持了下来。

他鼓励所有学琴的孩子:“练基本功确实枯燥,但克服后就会发现自己变得非常强大。所以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一定要听老师的话,才能少走弯路。”

【撰文】南方日报 南方+记者 徐子茗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梁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