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地名故事④ | 知青、农场、华侨故事,走进历史,走进红旗...

珠海金湾
+ 订阅

生活在这里,

自然而然会建立起

人与人、人与大地的

紧密联系。

这个地方就是红旗。

如果你有机会到红旗来,别忘了去看看红旗那些带有时代印记的地方。

爱国村、八一五连路、一连社区,穿行在这些大街小巷中,任凭暮色渐渐暗去,虽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景点,但是在当地居民的眼里,这些日常生活的街道也能触碰到内心的柔软。

据当地居民介绍,之所以叫连队,是沿袭了原来部队在这里时的称呼。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夏季一阵连着一阵的暴雨、安静的街道,对于不喜欢自然风光的造访者来说,红旗显得与忙碌拥挤的现代生活格格不入。

带有时代印记的地方

人们熟悉从鸡啼门大桥骑行到木乃电厂观赏红树林湿地,途经矿山河堤景观长廊、小林河堤景观长廊的骑行路线;人们也熟悉从红旗镇中心广场步行到三板村,途经鸡啼门大桥东、矿山路口、爱国村、三板四连的徒步路线,但却鲜有人知晓红旗农场、红旗矿山、红旗镇的历史发展脉络。

但凡名字有“红旗”的地方,总是有着故事的。这片土地的故事那么多,哪一个能真正戳到内心最深处,就只能自己来一一解读。红旗文化广场上缓慢散步喝茶的人三三两两,红旗镇图书馆里看书求知的身影每逢周末总特别多,作为一个游客,在这里仿佛游离于当地人的生活之外,只能通过历史,去了解这里遇到的人和物。

135编辑器

通过历史,走进红旗

红旗镇的前身是红旗农场,农场建场前是海岛和一片荒滩。1964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进海岛,进行围海造田,建成白藤、灯笼沙生产基地;1969 年 12 月,在解放军生产基地基础上成立红旗农场;1973 年,红旗农场由地方国营农场转为省属国有农场;1978 年,该农场先后接收安置 2800 多名越南难侨,该农场也改名为广东省红旗华侨农场。差不多也是同一时间,珠海内河客运也逐渐开通了井岸港、前山港至小林、矿山的直达航线。

现在红旗还生活着许多华侨后代,他们当年从越南毅然归来,没有带回任何资产,现在的生活仍然艰辛,他们的新生代更是生活在彷徨之中。他们中的年轻一代说着流利的粤语,当别人问起他们的家乡时,他们会告诉对方,那是一个珠海西部的小乡镇,因为位于西江出海口鸡啼门与磨刀门之间,水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淡水养殖基地,这几年东托市区,西通珠海港,南连珠海机场,北倚珠江三角洲腹地,正在有条不紊地发展。

历经几代人 40 多年的筚路蓝缕,红旗如今已驶入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创业集群的不断聚集、住宅小区的成片开发、商贸中心的相继进驻、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

红旗镇有小林、广益、广发、沙脊、三板这几个村,社区有藤山、广安、大林、湖东、矿山、三板、八一、小林。这八个社区,也被当地人称为“八大矿”。宋朝以来,珠海这片土地就因这里的盐业和银矿业而兴旺,从山场、银坑这些具有特色的名字可以窥见历史中珠海的银矿业发展。金属矿产中,珠海市早期主要开采的矿种有铁矿、钨矿、钾长石和绿柱石等,其中湾仔南山磁铁矿、金湾区红旗镇大林山铁矿、高栏南水多金属矿规模相对较大,开采时间相对较长。但是截至 2011 年年底,珠海市所有金属矿山已经关停。

135编辑器

新的变化,新的期待

近年来,关于红旗矿山将要建成 10 公顷湿地公园的消息,让大家对这里多了期待,十多个高品质生活小区拔地而起。位于金湾区红旗镇珠海大道机场高速立交至鸡啼门水道两侧的红旗生态河和矿山排污渠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成为一时的新闻,在大家的见证下,水道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总目标。

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红旗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哈姆雷特之所以善变,是因为莎士比亚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写了出来,每位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做出不同的解读。红旗之所以千变万化,不仅是因为这里有知青、农场、被人们偶尔谈起的华侨故事,还因为这里在时代的巨轮下前行。

在不同的年代,

和这片土地有过交集

或一直紧密缠绕的普通人,

每当回首过去或展望未来,

总有一些令人唏嘘感慨的故事。

福利时间

看了这么多,

千变万化的红旗镇,

是否也从字里行间走向了你?

在评论区用3个词

形容你心目中的红旗镇吧!

截至6月16日晚上10点,

赞数前3名将分别获得

《山海间回眸百年——金湾地名故事》1本。

来源:《山海间回眸百年——金湾地名故事》

文:黄雯敏

图:阮耀林

部分图片来源

编辑:黄子洋

RECOMMEND推荐阅读

乡村振兴扮靓金湾这个静谧小乡村!

ICU里的“大众亲人”!揭秘金湾90后“男丁格尔”的日常

别人在高考,他们竟然在金湾做这些事...

在看点这里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