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早茶必点的“网红”肠粉怎么做?粤菜师傅道出创新秘诀

南方+ 记者

“我经常在北京路店看到拖着行李来喝茶的食客,他们说,来广州不到‘点都德’吃美食,就没来过广州。”刚刚在广州亚洲美食节获得“我最喜欢的亚洲名厨”荣誉的黄光明师傅告诉记者,每每看到这种情况,他就很有成就感,为自己是一名粤式点心师傅感到骄傲。

黄师傅是广州市点都德饮食有限公司出品总监,他入行20多年来,就一直在粤式点心领域摸爬打滚。在新消费时代,他又从传统广式茶点中重新挖掘出粤式点心的价值,最终被业界和消费市场认可,成为一名“名厨”。

6月13日,由广东省商务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举办的“粤菜师傅第二季·青年厨神挑战赛”,邀请到广州早茶老字号“点都德”的出品总监黄光明,他此次为观众带来的美食是这两年的人气茶点“红米肠”。原来,在家也可以轻松做出粤式茶点“红米肠”。

在直播中,黄师傅还跟大家分享了他的职场心得,以及对粤式美食的理解。

粤菜创新不忘“本” 

在粤菜庞大的菜系里,粤式茶点是最为大众喜爱的美食板块,它甚至成为广东美食的标志之一。而深入老广日常生活里的早茶“一盅两件”,说的也是点心。

据黄师傅介绍,传统的粤式茶点里有“八大金刚”。其中,“肠粉”就位列其一,由此可见,肠粉在粤式茶点里所占的地位有多重要。

上个月底,广州亚洲美食节期间颁布的“我最喜欢的亚洲美食”榜单上,广州点都德的“金莎海虾红米肠”,上榜“我最喜欢的亚洲名点”和“亚洲地标美食”奖。

黄师傅说,这道点心实际上是在传统广式茶点“炸两肠”基础上创新的,“传统的做法是肠粉里包裹油条,而我们创新地采用健康的红米磨成浆,并用广式传统布拉肠做法做成红色肠粉,再裹上脆口网皮和新鲜虾仁、芹菜粒,这样视觉上既增添美感,口感上又增香脆,还很健康。”

他认为,对粤菜的创新要不忘本,在传承粤式美食“本”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有传扬粤菜的意义。

“我们90%的茶点是传统的,像凤爪、蒸排骨、叉烧包、虾饺等,肯定会有,传统食物只要把味道做好、新鲜,消费者就会喜欢。”他说,他们酒楼不会为了迁就市场而改变“正宗”的宗旨,比如若该品牌在成都开店,他们不会为了迁就当地人吃辣,而硬在粤式茶点里放辣椒,“人们想来你的茶楼吃,就是想吃到地道的、正宗的粤式茶点。”

好奇闯入点心界  20多年专心只做一件事

在广东点心师傅行业里,大多是女士从事这一职业,男士极罕见。这可能因为女士相对心灵手巧,比较容易和喜欢做各式小巧细腻食物。

不过,80后黄师傅有着逆向思维。据他介绍,刚入行时,有一次他在厨房里看到,做点心的师傅基本上都是女士,没有男士。这激起他的好奇,难道小巧玲珑的点心只能女士做吗?男士能不能做好呢?

怀揣着对做点心的好奇和热爱,黄师傅一头扎进点心领域,一做就是20多年。随着他对各式食材特性的熟悉,以及对传统美食的潜心研究,他常将新食材、新理念灌入传统点心中,慢慢在行业内做出名堂,“做点心就是熟能生巧。”

七年前,作为点心师傅的他,萌生重新挖掘粤式点心价值,将广式点心发扬光大的想法,遂与广州另一餐饮老前辈一起创出“点都德”品牌,全天做茶点生意。

他们的粤式茶楼,在食品制作上仍保留“现点现做”手工制方式,产品表现却不再传统,比如看上去饱满蓬松的大件油条,颠覆传统瘦长的形象,口感上也更松软又不失劲道,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新时代的广式点心需要新的诠释。”

“现点现做制作出来的点心,口感、味道、营养、卖相等方面要比工厂生产后速冻再解冻的好吃。” 黄师傅说,作为“点心师傅”,最高兴的是能长时间做点心,并看到食客们因吃到他们制作的点心而展颜笑。

现在,该品牌餐饮连锁店成为时下广州最热门美食打卡点,在大众点评网、美团等平台,其高居广东美食好评前列。在广东至今布局47家门店后,去年在上海连开四家、试水华东市场的“点都德”,在当地引起轰动,长期有消费者在门口排长队候位。据悉,目前该公司正在上海筹备第五家店。

【记者】欧志葵 

【摄影】欧志葵

【实习生】胡炜莘 胡慧

【统筹】袁佩如

【校对】杨远云

编辑 佘余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