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一码通用!广州“电子健康码”今日首发!这16家医院可使用~

广州卫健委
+ 订阅

说到去医院,大家都用过就诊卡

但是到不同的医院要使用不同的就诊卡

要多不方便就多不方便

一旦丢失还得重新办理...

不过现在好了

电子扫码就医的时代”真的来了!

扫一扫获取专属的“健康电子码”

看病再也不用带一堆诊疗卡

还能享受预约诊疗

健康档案查询、在线咨询

这些便捷的医疗服务

将在越来越多的广州医院落地

广州首发电子健康码

一码通用终结多卡就医时代

6月14日,广东省全国电子健康码广州市首发活动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标志着我市居民就医进入“一码通用”时代。

视频建议wifi网络下观看

首发活动在宣传片的震撼中拉开帷幕。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唐小平同志首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市健康信息化及电子码的建设情况,接着广州市人民政府马曙副秘书长代表市政府向参会领导及媒体致辞欢迎。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汤学军处长、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义平应邀出席并作了讲话。活动最后,在市卫生健康委陈斌副主任主持下,各级领导一齐上台按下手印,启动了电子健康码的首发。

一码通用、一码多能

电子健康码是国家卫健委基于居民身份证开发的居民就医看病的“身份通行证”。居民可通过“广州健康通”微信服务号、APP,医院服务窗口和医院自助机申领使用。只要将二维码存储于手机或贴在病历本上,手持这个专属二维码,通过扫描可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跨机构、跨区域、跨系统使用,实现“一码通用”,享受预约诊疗移动支付检验检查取药健康档案查询报告查询等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妇幼保健计免预约慢病管理等公卫服务;将来会逐步扩展到享受基层首诊、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健康管理、健康检测、健康教育、在线咨询等更多便民事项。

居民电子健康码的普及应用,不但能够全面实现实名制就医、公共卫生管理和健康服务的“一码通”,还能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医疗机构“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用”现象,破解群众就医的堵点问题。居民电子健康码首发仪式标志着我市居民持卡接受服务进入了电子健康码时代,也标志着我市“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健康医疗信息惠民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电子健康码六问,关于电子健康码,你应该了解这些知识:☟☟☟

01广州市电子健康码是什么?

广州市电子健康码是广州市卫生健康委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居民电子健康卡应用标准要求而推出的医疗健康服务码,关联市民的个人身份信息和健康信息等信息。

相当于患者的身份证,在任何开通电子健康码服务的医疗机构都可以使用。医院线下或线上就诊的病人不用领取实体卡,也不用担心卡片丢失问题。用电子码取代实体卡,减少就诊过程中的非诊疗时间,节约了看病成本。对病人来讲,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全市医院挂号,节约了时间人力成本;对医院来讲,可以全面调看患者病历,为科学诊治提供条件。

02电子健康码怎么申领?

居民可通过“广州健康通”微信服务号、APP,医院服务窗口和医院自助机,申领使用。后期陆续实现在医院微信服务号申领。

程:

1、关注服务号

2、申领健康码

3、人脸识别

4、申领成功

03在哪些医院可使用?

截止2019年5月,全国包括广东、江苏、四川、青海、福建、武汉、江西、安徽、河北等28个省份已开展电子健康卡试点。广州市作为广东省首批试点应用城市,2019年6月14日全市首发。目前16家机构启动应用健康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04之前在各医院开的“一卡通”怎么办?

电子健康码启用后,各医院原有的一卡通会被转换和整改合到电子健康码上,电子健康码可跨院使用。

05电子健康码安全吗?

电子健康码的二维码分静态动态两种。

  • 静态码只能用于确认身份,即使有人捡到,也无法窥探你的健康信息,隐私和财产安全都有保障。

  • 动态码才能用于缴费支付和档案查询等,且每个码只能使用一次。

电子健康码信息通过国家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必须通过国家安全认证配套的扫码工具和专用的密码机才能读取数据,信息安全有保障。

06关于老人的“电子健康码”该如何申领?

1、老年人可由家人代为操作申领,关注广州健康通微信服务号,点击电子健康码栏目,填写身份信息,人脸识别通过后就可申领到电子健康码。使用时,老人家点击“广州健康通”微信的电子健康码栏目,就可出示电子健康码,操作非常简便。

2、也可以由老人家自己持身份证在医院人工窗口、自助机申领一个纸质二维码,贴在病历本上或其他方便携带的介质上。

我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取得初步成效

1基础建设

近年,通过建设健康云、专网及专属配套服务,实现了广州医疗卫生行业的业务系统支撑环境的统一管理,更好地推动了云计算技术的落地应用。

2平台搭建

通过建立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了全市11个区、全部市属医院、16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36家区属医院、25家省部属医院及全部公卫机构等共273家机构,在库实名电子健康档案近2400万份。

3便民惠民

打造了统一的“广州健康通”移动医疗品牌,目前共有76家医院接入,基本覆盖全市所有大型医院。全面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进一步完善广州市区域诊断中心建设,实现医联体内协同诊断,与第三方检验机构实现标本流转和信息共享。统一全市家庭医生签约系统,推动家庭医生签约向纵深发展。

除了“电子健康码”

广州还有这些“目标与计划”

在今天首发之后,广州将继续加大推进力度,计划2019年12月前,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有条件的公共卫生机构基本实现应用2020年6月前,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全面实现应用,有条件的民营医院也实现应用

下一步规划大致有:

一是继续推进横向纵向互联互通,加快广州电子健康码的全面应用。

二是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优化信息便民惠民服务,推动医院精细化管理,提高卫生健康决策管理水平。

三是加快人工智能、互联网+与健康医疗领域的融合,不断提升广州市健康医疗服务和监管水平。

带着一部手机

就可以完成就医!

一码通用

以后看病更方便了~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来源| 委信息统计处、市卫生信息中心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