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幼儿教育专家4分钟视频告诉你

佛山大课堂
+ 订阅

“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做家长的一定要懂得什么叫‘科学’。”日前,广东省幼儿园讲师团首席导师,法国LODIA教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广东省心理学会婴幼及学前研究部副会长蔡伟忠接受南方+记者专访,戳视频听听专家怎么说↓

就“如何科学做好幼升小准备”话题,蔡伟忠给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一、不要一味的盲目超前学习

“超前学习就是说在上小学前就把一二年级的知识全学会了,这样孩子的学习能力就没有了,到三年级很容易出大问题。”蔡伟忠提醒各位家长,做好科学入学准备就是要明白,在“幼小衔接”方面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上到小学后更好理解老师讲的语言背后的意思,这样孩子去到小学就能理解老师在不同场景运用这些词语的核心概念。

二、生活中用精准的概念用语跟孩子表述

不超前学习,那怎样才是幼升小的正确打开方式呢?蔡伟忠表示,家长一定要记得不要总是跟孩子说“这个”“那个”,而是要在生活中多用精准的概念用语跟孩子表述,多跟他讲量词、名词和一些精准概念,加强日常交流中对孩子“12345678”、“前后左右”这些语言的运用。让孩子了解不同场景的概念词语的用法,他们自然就会理解其中的意思。比如“1”的概念,“1打”代表12只,“1双”代表2只,如果孩子对一些概念在不同场景用得不够多,他只是知道1就是1,就会不理解其他不同的含义。

三、孩子犯错更要鼓励

“中国家长有个误区,孩子回答问题回答对了就‘好好好’一个劲鼓掌,回答不对就喜欢说‘错了错了’,这样你的孩子以后错了就怕了。”蔡伟忠认为,培养孩子坚毅不拔、不怕犯错的学习态度非常关键,所以家长在幼儿期的时候不要老是希望孩子做什么都是对的,应该是在孩子在做错了还在不断尝试的时候加以鼓励,懂得不断对孩子说“你坚持学习,坚持找答案,这个坚持态度真好!”

四、教养和教育永远比教学更重要

在蔡伟忠看来,除了坚毅不拔的学习态度之外,集体意识也是孩子需要培养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一个自然人需要通过教育才会变成社会人,在社会上做一个高素养的社会人是要学会不影响别人,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做一个高素质的人,懂得以集体的利益作为依归。

“可是要怎么平衡他的自我需要呢?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分场合意识,不能什么场合都以自我为中心。蔡伟忠表示,家长并不是给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就够了,孩子要懂得分场合是需要家长通过教育才能够让他明白的。

“家长要永远记得教养在前面,教育在第二,第三才是教学。可是现在我们有些家长三种都没抓好,只是盲目地追求超前学习,这些所谓量化的知识内容反而会误了孩子科学入学的准备。”蔡伟忠说。

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现场。王雅铄摄

蔡伟忠此次来到佛山,是受佛山市教育局邀请,对全市近千名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作主题为“科学入学准备从娃娃抓起”专题培训讲座。此次活动也是围绕第八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主题系列活动之一,由佛山市教育局与佛山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会、佛山市民办教育协会联合举办。

教师对孩子入学前需要的准备又有哪些?蔡伟忠提出,帮助孩子进行核心认知概念的建立,培养他们的语言的基础能力、协调平衡能力非常关键。

“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集体关系的社会意识,懂得欣赏和学习别人的优点,愿意为集体利益付出,并且要培养他们过硬的心理素质,永不言奔的坚毅精神和良好的个人习惯。”蔡伟忠说。

“孩子不懂得怎么跟其他小朋友交流怎么办?”“区域教学里的材料应该自己购买还是教师自己制作?”“特殊儿童的教育怎么做?”……讲座后,现场老师纷纷举手提问,疑惑也随着蔡伟忠接地气的解答迎刃而解,不少老师表示获益良多。

“这次听蔡老师讲座有非常大的收获,蔡博士的讲座非常的接地气,对在我们幼教工作中来说真的很实用,而且在讲座的过程中生动又有趣!”禅城卡尔加里幼儿园Doris老师说。

童星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袁惠冰表示,此次讲座给幼儿园如何更好做好“幼小衔接”“去小学化”非常针对性的指引。同时,小学也应该做好“小幼衔接”,孩子的心理和人格培养需要家长、小学和幼儿园三方结合、科学共育,才能更好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记者】王雅铄

【通讯员】林建娜

编辑 李嘉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