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上午11:30,让人翘首以待的2019广东高考作文题目终于露出真容,是全国I卷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演讲题作文。
几乎在同一时间,肇庆市第一中学校门外焦急等待的家长们齐刷刷掏出手机,兴致勃勃地议论起来,“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很朴实”“题目很清晰,跑题可能性不大”“我家孩子一有空就干家务活,绝对能写出心声”……
肇庆中学语文学科委副主任李俊玲老师兴奋地告诉南方+记者,肇庆中学多年来坚持每周举行“国旗下的演讲”活动,“写演讲稿对考生来说驾轻就熟”。
肇庆中学“国旗下的演讲”每周定一个主题,从众多学生投稿中择优选取,“中签”学生在星期一升国旗仪式后登台公开演讲。
高考作文题目出街十分钟后,一名就读中山大学的肇中毕业生迫不及待在朋友圈给“国旗下的演讲”进行花式点赞:“大家好,我是练习时长3年的复兴中学4班小叶,很高兴今天能站在国旗下给大家演讲。”
考题清晰,辩证不易
肇庆市第一中学语文科组长蔡碧珍认为,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命题作文。材料首先是由《左传》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和《诗经》“夙兴夜寐,洒扫庭内”名言来引出;其次是结合当下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引出当今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尊重劳动的现象,以此来引发考生思考。情景任务是要求学生写一篇演讲稿,向全校发出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倡议,提出希望与具体建议。写作的难点在于既要联系自身谈“从我做起”,更要融入国家发展、时代变迁的大环境。
肇庆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徐飒英老师认为,此次高考作文平实、接地气,学生在平时训练中积累了不少素材。“作文容易下笔,但要写出深度和新意,考生要具备一定的思想认识水平,光写热爱劳动,很难出彩,必须紧扣我们所处的时代发展特点。”
李俊玲、徐飒英和蔡碧珍三位老师均认为高考作文要拿高分,需要考生具备辩证思维能力。
当下科技进步推进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热爱劳动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同时也有智力劳动。考生作答时要辩证思考,要看到劳动跟科技并非背道而驰,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要继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也要发扬时代特征。
李俊玲和徐飒英还认为,本次高考作文延续全国作文题目“极具舞蹈空间”的传统。考生思维要从热爱劳动这一中华优秀传统向更为多元角度展开思考,同时根据自己的中心论点完成提出希望和建议。
题中有“包袱”,读懂很关键
“作文题目中出现一个关键词——复兴中学,如果考生读懂这个隐藏的‘包袱’,并且从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去体现劳动的精神,点出劳动创造价值,写出劳动之美,容易出新意,上高分。”担任过肇庆中学语文学科委主任的谭庆娟老师说。
谭庆娟老师认为,考生要把自己摆在时代青年的位置上,去观照社会、关注生活,对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并且将个人的劳动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充分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劳动观,这样的作文才蕴藉深厚,意境深远。
同类作文,不能搬套路
高考作文题目出街后,网友随即提出今年广州市高考二模意外“押中”高考作文题。广州二模作文主题是“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价值”,但是并未规定文体。
肇庆中学高三学生也做过广州二模试卷。李俊玲老师认为,相比广州二模的作文题,高考作文除了要写出对劳动价值的认识和思考,还要考生写出希望和建议,“如果照搬套路不仔细审题,考生说不定会掉进坑里”。
蔡碧珍老师认为,考生开篇宜体现演讲稿格式,并且行文中要注意体现出面对全校同学发出倡议的对话情景。
【记者】马喜生 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