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如何才能把劳动教育课程开足、开好,避免形式主义和唯分数论?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表示,各地各学校要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学段要求,用好各类资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地区特征、学校特点的劳动教育模式,有效推进劳动教育工作。
遵循发育规律“适当劳动”
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理想,是每个青少年成功成才的必经之路。在不同的学段,劳动教育有不同的要求和形式。
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出台《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各年龄段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措施,提出用2年左右时间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这是全国首份市级层面的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创造劳动成果,而且让他们享受到自己创造的成果。”广州市荔湾区广雅小学校长郑闽秋介绍,该校为低、中、高年级学生设立了生活劳动、校园服务、社会服务等不同的劳动教育目标,让学生明白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以广绣、广彩、剪纸等荔湾非遗文化技艺为劳动教育主题,让孩子在设计和制作中传承美、创造美,树立劳动观念和文化自信。
教育人士普遍认为,对小学低年级,要求学生明白人人都要劳动,初步学会自我服务、家务劳动等;到了中高年级,就要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积极主动参与家庭、学校、社区的劳动中。
初中学生要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初步养成吃苦耐劳精神;普通高中要掌握一定的生产和服务型技能,建立劳动自立意识;中职学校要增强职业荣誉感和应用技术能力,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广东实验中学(下称“省实”)的初中部学生在每个上学日早晨都会坚持打扫自己班级的“包干区”,这个制度已实施了30多年。
“高中的要求则更高,会将班级日常卫生和学生宿舍内务相结合,进行德育管理量化考核。”省实副校长黄建伟介绍,该校还积极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定期组织烹饪、宿舍内务技能比赛等,培养“爱劳动、会劳动”的省实学子。
深入社会“真实劳动”
要开好劳动课程,要注意劳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不能让劳动教育陷于形式主义,成为“摆拍式”劳动。
“吾等城中学子,家境殷实,衣食无忧,未尝历农人之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此非新青年之应所为也。”这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下称“华附”)高二1班学生冯宣瑞参加学农活动时所写的《学农小序》。在清远市飞来峡镇,冯宣瑞和同学们一起住进了农户家,帮农民干农活、除杂草、喂养鸡鸭,还会和村干部一起走访贫困户,了解村里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情况。
华附从1990年开始,先后在清远市源潭镇大连村和清远市飞来峡镇龙埗村建立基地,组织开展农村社会实践活动,至今约1.5万名学生参与其中。
“学农深刻影响着华附学生的人生。有的校友毕业后仍常回学农基地探望居住过的农家,有的校友在事业有成后回学农基地进行投资。”华附党委书记、校长姚训琪说,在参加过学农的学生中,有90.6%表示感恩意识增强,95%认为吃苦耐劳能力得到了提升。
姚训琪表示,华附的学农将更深入地做下去。“我们发现,农村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耕作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实践效果。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不断创新方式,迎接新的挑战。”
融合学校特色“创新劳动”
经济社会一直在发展,劳动课程也不能一成不变,生搬硬套。学校应结合校园文化、周边环境、校友资源等条件,开展有特色的劳动课程。
“我们充分调动家长资源,从中选择合规经营的皮革企业、工厂,让学生进行参观和实践。”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副校长毕艳薇说,该校的很多家长都从事皮革加工行业,能提供很好的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资源。
“校园面积不大,课程时间紧张,怎么开展好劳动教育?要跟其他学科有效融合。”天河区华融小学校长郭文峰认为,要给教师输入“大劳动”的观念。“比如校园足球课,下课以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球收好,培养自主劳动的习惯。”
广州市增城区高级中学校长周丽红介绍,该校处于城乡结合部,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近年来该校结合研学旅行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认识本地中草药,并尝试提取其化学成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记者】钟哲
【校对】曹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