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双脚”走出求学路,茂名化州甲隆小学学生两年轮流护送残疾女生上学

广东教育头条
+ 订阅

400米,是11岁的留守儿童杨思莹家门口到学校的距离。这对因患怪病而丧失行走能力的她来说,曾是“天路”。

两年来,茂名化州市文楼镇甲隆小学的45位同学轮流当她的“双脚”,送她上学,将“天路”踏成了“坦途”。

成长路上,这些留守大山的孩子们同心同行,彼此守护。

“六一”儿童节前夕,学校将同学们背思莹上学的故事编排成话剧,搬上了文艺汇演的舞台,由思莹出演主角,剧名“风雨同行”。

上学路

“嘭”的一声,“唤醒”了清晨。

此刻是5时50分。此前,思莹迅疾挪到床沿,给自己瘦小的双脚穿上鞋子。那响声,是她用双手支撑身体跳下床的声音。

这一天,她精心挑选了一双粉色鞋子。因腿脚不便,鞋子穿了好一段日子仍干净如新。

因腿脚不便,杨思莹的鞋子穿了好一段日子仍干净如新。

洗漱完毕,思莹不时向门外张望。很快,负责护送的同学李海平、董美凤、黎斌准时到齐。

海平迅速接过思莹和美凤的书包;美凤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思莹背下楼;黎斌已把轮椅推出等候。

这是大家磨合了两年形成的默契。

同学们组成的“护送队”分工明确又行动迅速。

“出发!”路程400米,他们得爬上一道200米的陡坡,还得背思莹上60级台阶,才能来到位于3楼的教室。

这群体重相当的小学生,每天坚持走完这段400米的上学路,并不是一件易事。

这条路是同学们用45双脚为思莹走出来的,更是大家用爱走出来的。

几年前,思莹得了怪病,肌肉无力,双腿萎缩,长年在外务工的父母带她辗转求医无果。二年级暑期,她彻底丧失了行走能力。三年级一开学便辍学在家。

“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赚钱,奶奶85岁了也背不动我。学校近在眼前,可我就是去不了,都想放弃了!”思莹至今难忘当时的焦灼与无助。

杨思莹的父母在深圳务工,只能与87岁的奶奶陈亚芳一起生活。

杨思莹与87岁的奶奶陈亚芳生活在一起。

在思莹辍学期间,三年级(1)班班主任陈盛强家访时,看到她用双手按着双脚,艰难地挪到门口,含泪看着路过的老师和同学,眼中尽是羡慕与期盼。

11岁的杨思莹双腿无法行走,但她渴望上学,渴望能看看外面的世界。

陈盛强急在心里。

“帮助小思莹”主题班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召开了。同学们想到一个点子——组建一支15人的护送小分队,每天3人轮流背思莹上学。

这对10岁左右的孩子而言并非易事,但不少同学一干就是两年。

现在,每天都有3名同学轮流“护送”思莹上学。

途中有台阶,轮椅上不去,只比思莹重4斤的蓝森梅背起来很吃力,却从不抱怨;家住3000米外的六云村,林可到思莹家得穿过竹林和山间小道,但她从不说远;在思莹家的大门没修好前,黎雄丽得背着她从侧门约0.7米高的台阶跳下,再走过长满青苔的砖头路,她摔倒过4次,却从不说痛……

至今,甲隆小学已有45名学生加入了“护送队”,让杨思莹求学路从“天路”变成“坦途”。

爱心筑路。500多天过去,已有45人加入护送小分队。

上学路上,总有暖心事。

风雨路

然而,这短短400米并非总是坦途。

黎伟霖的日记本中有特别的“记号”,记录着她在背思莹上学的过程中摔过的7次跤。她总提醒自己,“必须保护好思莹”。

路上,同学们总提醒自己要小心,必须保护好思莹。

当陈海容还是“新手”时,磕磕碰碰也少不了。一次,她被汽车的喇叭声吓了一跳,手一松,轮椅快速滑下斜坡。她在情急中一拽,轮椅翻侧,两人连滚带爬摔了一大跤。思莹手掌擦伤,海容膝盖摔破,两人异口同声地问对方:“疼吗?”

华春怡轮值时有一次遇上大暴雨。雨天路滑,思莹的轮椅在风雨中滑下斜坡。担心轮椅上的思莹受伤,春怡“嗖”地一下冲出去护着轮椅,自己却跌倒在地,手上淌血。怕思莹担心,春怡佯装没有受伤。

……

放学后,“护送队”也会带上思莹一起到田间户外玩耍。

但他们毕竟是孩子。日子久了,有同学因辛苦或家长不同意而选择退出。

“奶奶说,怕我经常背思莹,长不高。”

“爷爷说,风吹日晒的,怕我出什么意外。”

“我们家和思莹家在反方向,路又远,太累了。”

……

四年级(1)班英语老师吴周清摸了个底,听孩子们吐露了心声。思莹听说同学们在“动摇”,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思莹听说同学们在“动摇”,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看透了思莹的心思,吴周清开导说:“我们要感激同学们的帮助,但有的同学确实有困难,我们也不能强求,要相互理解。”

四年级(1)班班主任覃寿平见状,转眼就策划了特别的一课,让同学们分享与思莹风雨同行的感受。

家住那浪村的陈海容要走过1000米的泥路才能到思莹家,却坚持护送。她说:“怕什么?我比其他同学早出发10分钟、迟回家10分钟不就得了。”

陈杰个子小,推起思莹来很吃力,但也一直在坚持。他说:“这样是有些辛苦,但思莹是班上的一员,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陈柳妃听说思莹为了不增加同学负担,每顿只吃半碗饭,操碎了心。她对思莹说:“不吃饭你会没力气。我们也在长个子,力气会越来越大,不怕重,背得动!”

……

杨思莹最近收养了一只不会飞的小鸟,每天都细心照顾着它。

本来有些犹豫的伙伴又陆续举起了手,欣然归队。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覃寿平表扬了孩子们,鼓励他们更好地护送思莹。

风雨路上,总有同行人。

成长路

文楼镇是茂名化州市北部最偏远的一个乡镇,山外还是山。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老人和孩子留守。

为了生计,人们甚至已习惯将举家团聚视为“奢侈品”。因此,学校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他们相互取暖的驿站。

体育课,同学们也会把杨思莹背到操场,一起游戏,运动。

甲隆小学有近500名学生,其中超半数是留守儿童。面对这群孩子,甲隆小学校长李玉萍很注意引导他们学会感悟爱,传递爱。“成长路上,他们难免孤单,哪怕有一点光也会觉得温暖。让人感动的是,孩子们各有各的难,却不忘输出爱。”

正如思莹所在的四年级(1)班,同学们总是守护对方,温暖彼此。

同学守护对方,温暖彼此。

黎伟霖常对思莹说心事:“我怕有一天爷爷不要我了。怕他去了天堂,很怕,很怕……”她与爷爷相依为命,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和爷爷生活在一起,看着爷爷身体如今一天不如一天,很担心。

思莹用“小大人”的口吻安慰道:“我们要珍惜陪伴我们的人,但没有一个人能永远陪伴我们,所以你要学着坚强。说不定我可以站起来,成为你的依靠。”

“你真是小仙女!”黎伟霖若有所思,仿佛获得了勇气。

11岁的杨思莹身上有着“小大人”般的成熟。

覃金桃也对思莹提起自己的担心:“转眼五年级了,又要分班,新同学愿意背你吗?”

“不怕,大家会背我的。”思莹反过来安慰她。

“那六年级我们所有人都要到10千米外的文楼镇中心学校寄宿,你怎么去上学呢?”覃金桃穷追不舍,说出了许多伙伴的牵挂。

杨思莹刻苦学习,获得了不少奖状。

李玉萍说,文楼镇已初步制定方案,届时在甲隆小学背过思莹的几个同学将和她在同一个班级、同一栋宿舍楼,继续照顾她。同学们听到后,高兴极了。

杨思莹学习很认真,她希望可以和同学们一起上初中、高中、大学。

这是思莹的成长路,虽然步履蹒跚,却一直被爱点亮,越走越宽。

思莹的成长路,虽然步履蹒跚,却一直被爱点亮。

今年11岁的她似乎什么都缺,有腿却不能走,有家却总是空荡荡,有心却无力去看世界;但她又什么都不缺,45位同学轮流当她的“双脚”,如兄弟姐妹般陪伴,与她分享外面的精彩。

5月29日晚,学校操场上,彩灯下,“风雨同行”话剧上演。

5月29日晚,同学们背杨思莹上学的故事被编排成话剧“风雨同路”在学校的六一文艺晚会上演。

爱美的思莹在上台前看化妆后的自己。

思莹本色出演:“我想赶快治好双腿,不再成为同学们的负担。我想和大家一起奔跑,想到深圳分担爸妈工作的辛苦,想到北京看天安门、故宫、长城……”

杨思莹希望快点治好双腿,和同学们一起游戏、奔跑。

她的心,带着爱,飞到了大山外。

【记者】 吴少敏 马立敏 曹斯

【图片】李细华 张梓望

【视频】李细华 张梓望 王良珏

【海报设计】谭唯

【校对】符如瑜


编辑 邢泽鑫 董晨晨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