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支招丨汕头高三考生,你有一封师兄师姐的信件待查收(上)

南方+ 记者

距离高考剩下几天时间,广大高三考生已进入最后的“备战”状态。南方+特别邀请了汕头往届高分考生,来为汕头的高三考生加油助威.

希望通过“学霸”师兄师姐们的分享,让高考生们能够更加明晰自己的目标,在高考中发挥最佳状态。来看看师兄师姐们都分享了哪些“干货”?

考前保持平和心态和良好的手感(小)

第一位邀请到的“学霸”, 是来自汕头市金山中学的2018届毕业生卢瑞弘,目前在清华大学新雅书院一年级就读建筑学专业。

“现在去回想我的高三,最大的感觉可能还是平和。”接到南方+的邀约,卢瑞弘也是爽快地回应,他告诉南方+记者,去年高考阶段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回想起当时的复习方式,更重要的还是踏实,一步一步打基础,耐心提升,暂时不去考虑会不会出成果。卢瑞弘认为,当考生面对新题型时,还是要依靠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想到答题办法。

卢瑞弘。

对即将高考的师弟师妹,卢瑞弘认为,还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在考场上要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肯定需要一个平稳的心态和良好的手感,我的建议是最后时刻不要绷太紧,调整自己心态,同时尽量每天都进行保温练习,保持手感,”卢瑞弘目前是清华一名大一新生,他告诉记者,清华是一个很大的学校,不仅很漂亮,更重要的是清华有着无限可能性,“学期初招新的百团大战真的很大阵仗,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参与;每周还会有理工人文的各种讲座。每次看到那些优秀的师兄师姐,都会感叹他们大学道路的丰富和精彩。”

卢瑞弘说,清华有着无限可能性。

卢瑞弘还说,他觉得现在大学生活最棒的,就是有更多机会深入地去阅读与理解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作品。

“我自己感触比较深的是新雅的人文通识课,一年来读了希腊的史诗、戏剧和史诗,以及史记,还有许多中国现代的文学作品等等。能跟着人文领域的学者教授读这些作品,能够在讨论课上对这些作品以及相关话题和同学们进行讨论,我觉得是非常宝贵的机会。”卢瑞弘强调,虽然当下课业压力也很大,但坚持下来会有很多收获。

卢瑞弘给高三考生写下了“高考加油”的祝语。

该休息就要彻底放松,认真时就全神贯注

第二位邀请到的“学霸”,是来自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18届毕业生郑康仪,目前就读于清华大学法学院大一年级。

郑康仪告诉南方+记者,她的高考备战还是稳扎稳打,按着计划推进的。从一轮的基础复习到二轮提高再到三轮技巧训练,按着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还会针对自己薄弱的方面去进行改善,分析自己做过的题目和做题的特点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找到不足或长处,以进行更好的安排。

郑康仪拍摄的清华校园。

不同于卢瑞弘,郑康仪认为,对待高考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清醒。“到考前这个时候,很容易因为事情过多而感到疲劳困顿、难以集中注意力,以至于答题的时候走神或者马虎。”郑康仪说,大家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努力、这么多的练习和准备,都已经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技巧,重要的是让自己所掌握的都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那么就需要有清醒的头脑。

“保持清醒不是让大家减少休息时间多喝咖啡什么的,而是要在该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但同时不能懈怠。”郑康仪说,可以每天有一些反思性的思考,多和老师、朋友沟通,对当前进行的事情都能保持比较清晰的认识。

郑康仪建议师弟师妹,在备考的每个阶段都不要要求太多,而应该针对一个具体的目的去进行,比如说在一个时间段中专门针对一种题型或技巧去进行练习,而这个目的、时间都应当针对自己的特点来决定,“有遇到不会的问题要尽快解决,不要囤错题,以免拖着拖着就忘了。”

她还尤其强调考前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该休息的时候就彻彻底底放松下来,该认真的时候就应当全神贯注。在备考的时候或许会觉得焦虑或者不安,这个时候可以通过音乐、倾诉或者写日记这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排解情绪。

郑康仪拍摄的清华校园。

进入大学已经有8个多月的体验,郑康仪说,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她高中时期想的那么轻松。“学习、社工、这些都会占据生活的很大部分。当然相对而言我们有更高的自由度和更多元的选择,课程和社工都是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所以繁忙的时候也是痛并快乐着。”郑康仪说,在大学还有会遇到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风景,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够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做最好的自己。

郑康仪给高三考生写下的祝语。

自信面对,考场就是我们的舞台

第三位邀请到的“学霸”,是来自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18届毕业生宋宇星,现在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接受南方+的采访邀约之后,宋宇星直抒胸臆地写了一封给师弟师妹的们信,为他们鼓劲加油。以下是信件原文:

各位高三的小伙伴们:

你们好!当你们读到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想必正处在高考之前的最后冲刺阶段。经历了一年高三生活的洗礼和淬炼,你们都做好了迎接高考的充分准备,也收获了超越知识层面的身心成长。

回想起自己当年这个时候,所有科目的复习基本上已经结束,老师们也越来越多地把时间交给了我们。那一段时间,可以说是高三甚至是高中三年来最幸福的时光:规律的作息,舒适的节奏,接近自由安排的时间,还有食堂的专供饭菜……恍惚中真有种“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的悠然之感。

宋宇星。

当时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在晚饭之后走到教学楼西边的露台,双手撑在栏杆上,看着远处火红的霞云,感受开始有些许凉意的晚风,把自己的心绪放空。

在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尝试着收好自己的种种想法,不论是对高中三年一晃而过的感慨,还是对三个月之后即将踏入的大学的憧憬。我们应该有这种气概和从容,该来的总会来的,我们所应该做的并不是焦急地期盼,而是看看自己手上还有什么可以去做、还有什么可以做得更好。高考划断了人生的一个阶段,而在这个阶段最后的这几天时间,我们应该让它拥有一段最美好的回忆。

当高考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将感受到的不是紧张和不安,而是一种熟悉和亲切。无数个奋笔疾书的夜晚,无数张横竖撇捺的纸片,这不仅仅是我们度过的时光刻迹,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点滴积累。就像之前的每次一样,走进考场,摆好文具,铺开试卷,拿起笔开始倾泻知识与才华,考场就是我们的舞台。

再多说一点点吧。大学生活的确非常美好,我们将从这里开始探索真实的自己,开始铺设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过真正的大学生活并不会像你们所想的那样,她也许会令人惊喜,也许会不尽人意,毕竟现在你们对大学的了解还只是口耳相传而不是亲身经历。不过这也并不重要,我们在高中所学到的专注、自律、规划、奋斗等等,都将是我们受用一生的财富。

加油吧,最后的这几天也许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能让我们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希望你们中的每一个,走进考场的时候,能够带着自信轻松的微笑;合上笔尖的时候,能够迸出挥刀入鞘的骄傲。

宋宇星给高三考生写下的祝语。

想必有了“学霸”师兄师姐们的亲身经历分享,各位高三考生应该更加有把握了吧!祝愿各位高三考生从容应试,考出理想成绩。

【延伸阅读】高考支招丨汕头高三考生,你有一封师兄师姐的信件待查收(下)

【全媒体记者】余丹

编辑 小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