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是整个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孩子与父母的亲密是与生俱来、理所应当的。
而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会与妈妈更为亲近,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毕竟妈妈才是照顾孩子的主力。
不过,女儿还好说,毕竟和妈妈是同性;而儿子和妈妈性别不同,等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是否也需要避嫌呢?
有人觉得有必要,男女授受不亲,即便是父女母子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也有人觉得殊无必要,母亲和孩子之间是纯洁的母子之情,强行要求避嫌反而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事实上,母子亲密是好事,但到这个年龄也该懂得避嫌了。
孩子三岁之后,就已经逐渐萌生了性别意识,能够模糊地区分男性和女性,并对自己的性别建立基本的认知。
因此,在儿子三岁后,妈妈就该注意避嫌了,这四种行为要及时停止哦。
1、拿隐私部位开玩笑
在父母心里,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在自己面前没什么不能说的。
有些当妈妈的很喜欢拿孩子的隐私部位开玩笑,这种行为非常恶劣,会伤害孩子的尊严,更是会影响孩子正确性别观念的形成,千万不能大意。
2、衣着不当
有的妈妈在孩子小时候习惯了不避讳孩子,经常在孩子面前随便穿脱衣服、穿过分暴露的衣服。
对于小宝宝来说这确实没什么,可对于三岁大的孩子来说就有些不合适了。
妈妈衣着不当会影响孩子性别概念的建立,甚至会影响孩子性格形成,导致孩子长大后隐私观念淡薄,不知保护自己,不知尊重别人。
3、不分床
尽管分床睡没有一个特定的年限要求,但孩子大了,分床睡、分房睡都是迟早的,很有必要。
分床睡一来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二来也是为了帮助孩子建立“男女有别”的观念,让孩子知道要和异性保持适当的距离。
4、长大后依然帮他洗澡
孩子小时候,洗澡自然是要大人来帮忙的,但等儿子长大了、能够自己洗澡了,妈妈们就不要再过分殷勤了。
妈妈要在孩子面前适当回避,孩子做洗澡之类事情时也要适当回避妈妈,若不如此,如何指望孩子懂得保护隐私部位、尊重他人隐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健康的母子关系离不开对孩子隐私意识、性别观念的培养与尊重。
孩子终究要长大,母子间的亲密相处在适当的时侯也该自觉退出历史舞台,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让母爱超过了限度。
希望孩子们都能身心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