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三清三拆三整治”,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

印象芦苞
+ 订阅

说到乡村振兴,你会想到什么?美丽乡村,还是人文建设?但其实,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

“三清三拆三整治”,面对的是农村长期以来“脏乱差”的难题,是难啃的“硬骨头”,但也是农村环境整治的基础工作,只有打好这一仗,才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头、起好步。芦苞镇全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四合南联村是芦苞镇启动“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先行村。

5月7日,芦苞镇召开“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

据了解,自全面启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以来,四合把岗南联村先行先试,共拆除乱建、乱搭、乱占等房屋面积约4000平方米,清理平整乱占、乱围、乱种土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清拆前

过去,南联村的屋舍间,堆满了老百姓家中不想要的杂物;自行搭建的小屋棚等遍布整个村子。经年累月,杂物越堆越多,乡村越搭越乱。站在村头放眼望去,七零八落的杂物堆与违法搭建,犹如一个个小堡垒,凌乱了乡村的天际线。

△清拆后

如今,这些阻碍把岗南联村发展的乱建、乱搭、乱占建筑已经被清拆,原地将被用于建设村庄公园、护栏、凉亭等提升村庄人居环境的设施,南联村的整洁乡村环境让人赞叹不已。目前,村前鱼塘四周已建设挡土墙,村中在铺设下水道管网。

△村前鱼塘四周已建设挡土墙

究竟是谁愿意啃这块“硬骨头”?答案是南联村村长冼汉元勇啃“硬骨头”用真心换取村民认同并参与乡村整治中来。

特写

“民”字挂心头

奔走在四合南联村的田间,南联村村长冼汉元对每一亩田、每一间房子都了如指掌。从走访,到打响拆除整治行动,冼汉元在这村上跑了不下百次。

“在整村推进整治中,碰到的问题挺多的。村民们堆了二三十年的砖瓦堆,说拆就拆,他们舍不得。”村长冼汉元说,从走访宣传,到开展拆除整治行动,每一步,冼汉元都走得坚定而踏实。

文件上,白纸黑字传递的是精神;实践中,直面村民才是最考验管理者。冼汉元邀请村民一起召开村民会议,说明整治初衷,请大家配合,“开完会当天晚上就有人到我家里面吵了,但村民们的不满我能理解,他们不理解,我只能再跟他们说说道理。”就这样反复地上门谈话,讲事实、摆道理。不支持的部分村民看着其他人都愿意拆,最后还是支持了行动。

“公”字挺前头

村长冼汉元一上任,村里“三清三拆三整治”就如火如荼地开展。开始时村民意见很大,说我们选了你,你反而来拆我们的房子。后来,抱怨的逐渐少了,因为他们发现,冼汉元做事情都是出于公心,没有私利考虑。“自当村长以来,我自己都不敢跑太远工作,生怕村民有事找自己却找不着。”冼汉元说,“清拆后,村前鱼塘四周建设挡土墙,我也要每天去看看有没有自己能做,为村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冼汉元看来,作为村长一定要保证一颗“公心”尤为重要,既然乡亲们这么支持他,他也不能辜负乡亲们。

“美”字有盼头

今年,芦苞镇站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把“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同部署同落实,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出台《行动方案》,以镇政府为主导,村委会为基础,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明确了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及标准、工作步骤等工作措施,保证了“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一盘棋”推进,优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面貌,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

芦苞镇还创新性地实行政策激励,根据《行动方案》,按照节点和标准要求设立四个批次进行奖补,最高奖补达5万元,极大调动起了各村及群众的工作热情与主观能动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下来,芦苞镇将发挥各直联团队的主体责任,动员指导、督促推进挂钩村委辖区村民小组“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预计5月下旬全面完成各村调查摸底工作,6月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切实改善示范点村容村貌,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知识链接

“三清三拆三整治”

  • “三清理”:即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

  • “三拆除”:即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

  • “三整治”:即整治垃圾乱扔乱放现象、整治污水乱排乱倒现象,并做好雨污分流建设工作、“整治线”(电力线、电视线、通信线)乱搭乱接现象。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