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是许多人来深圳的第一站,也是深圳城市发展绕不开的命题。
据统计,深圳现有437个城中村,总面积达1.05亿平方米,深圳1100万人口中有442.2万人住在城中村。在这些城中村里中有1000多家娱乐场所、5000多家家庭作坊、8万多家商铺。
城中村到底该不该拆除重建?安全隐患应该如何整改?5月27日,深圳市政协举办2019年第3期委员议事厅活动,与观众一起聊聊“城中村那些事儿”,就城中村整改、城市基层治理建言献策。
梦想启航的地方,却隐患丛生
城中村让人“又爱又恨”
提起城中村,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脏乱差”:紧紧相依的“握手楼”,四处垂挂的电线,狭窄的通道里停满了电动车。另一方面,城中村也是无数人在深圳的第一个落脚点,承载着独特的历史和记忆。对不少人来说,这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我本人就是从城中村走出来的,城中村是低成本的生活空间,一下楼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农工党法律和社会保障工作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律师协会业务创新与发展委员会委员周艮认为,不能把城中村理解成是贫民窟,它是给来深的暂时收入比较低的建设者提供了一个暂时的栖息地。
“城中村对深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肌理、草根文化的生长地。”在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委员、农工党深圳市委会委员、高级经济师宋星慧看来,哪怕是伦敦、纽约曼哈顿这样的大都市,除了摩天大楼之外,都有适合普通人或社会底层人生活成长的地方,类似于城中村。这是一个城市多元化、包容性的体现。
在深圳市政协常委、盐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港口事务副总经理陆卫平眼中,城中村也是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通过政府这几年大力整治,城中村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脏乱差的。现在很多城中村所有的线路都包起来,雨污分流,监控探头到处都是,治安都很好了。”他说,如今的城中村能够看到活力、生机、年轻和包容。
尽管不少城中村经过整治,面貌有所改善,但是在深圳400余个城中村里,仍然有不少面临安全隐患,其中,消防安全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城中村最关键的是硬件问题,比如消防通道、救护通道通不了怎么办?” 深圳市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文化体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吴先宏表示,曾经有人提议将救护车改成摩托车式的,这样就不怕塞车和城中村道路拥堵,可以把病人接出来。但是消防车却没有办法改造,开不进城中村,会造成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周艮认为,城中村存在大量的违法建筑,超建、搭建现象非常严重,一系列问题都是由此而生。此外,城中村人口非常庞杂,流动人口非常多,如果严格执法化解这些社会问题,需要大量的资源,政府投入是严重不足的。他建议,深圳市应该尽快制定《深圳市经济特区城中村综合整治条例》,“通过立法先行,解决城中村的问题。”
该拆的要拆,有条件的要整改
城中村改造应该“双管齐下”
一栋栋楼房粉饰一新,消防、安防、监控、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配备完善,健身房、阅览室、洗衣房应有尽有……水围村从简陋破旧的城中村,到时尚舒适人才公寓的蝶变,让深圳人眼前一亮。那么,多少城中村有条件进行这样的整改?整改或拆除重建,哪种方式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深圳市政协常委、农工党深圳市委会副主委、宝安区工信局局长杨辉认为,城中村占据了深圳本就稀缺的土地资源。拆除城中村,可以释放大批土地资源,有助发展。但是,城市的发展也需要人力资源,拆除了城中村,许多来深建设者失去了安居之所。“站在经济运行的角度看,保留城中村,还可以保障租金不会过快增长。”
“长远来看,城市是要进步的,但是我们不能瞬间就把城中村都拆了,让租金大幅上跳,大量的企业难以承受。”杨辉说。
宋星慧主张城中村以综合整治保护为主,选择性拆除重建。“城中村是深圳的标志,在城中村走出了很多成功人士,我们拼搏、奋斗的第一站一定是在城中村。城中村记载和承载了深圳乃至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所以我们应该大量通过综合整治来保护城中村,让我们在城中村里面能看到草根文化,看到当年的奋斗历史,看到中国、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
“城中村是村民自发无序建设的,缺少统一的规划。这是先天不足,纯粹依靠局部的综合整治是没有办法完全改变的。”农工党广东省人资环境委员会委员、农工党深圳生态环保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杨丽艳提出,要对城中村做分类评估,该拆的还是要拆,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综合整治提升,“要把综合整治和拆除重建结合起来。”
深圳正在探索城中村改造的不同模式。西丽366大街是由村股份公司牵头,村民共同出资改造;上围艺术村是由一群设计师和村股份公司联手改造,充满艺术氛围;水围村由政府投资,作为人才保障房开展综合提升。“改造这个问题应该谁受益谁改造,我们既可以发动村民,由股份公司统一组织,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来进行,也可以让市场主体参与进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解决问题。”杨丽艳说。
市场主体介入城中村改造并不鲜见。比如万科的“万村计划”,该模式以现有的租金从村民手上获得8—12年不等的租期,在租期内,对消防、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使得城中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是非常好的可以借鉴的方法。” 杨丽艳表示。
农工党深圳市委会法律和社会保障工作委员会委员、泰和泰(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安星则对市场主体进入城中村改造领域持保留态度。她认为,有了资金注入了就会有资金回报的问题,就会推高房租价格,房租价格大幅上涨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稳定租金价格要靠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基础建设方面,如管网、消防系统、给排水系统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解决了,租金就不会剧烈上涨。”
【撰文】夏凡
【图片】朱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