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过“生死雷场”每寸土地——征服“死亡地带”的扫雷战士

南方+ 记者

云南麻栗坡县,老山雷场。这是云南边境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中一个地势险峻的雷场。

在云南麻栗坡县边境,道路两旁可以看到刷有骷髅头标志的雷区警示牌。

这里常年被大雾笼罩,站在山坡往下望去,深不见底。过去,生活在边境的村民不知道哪一天上山割草、下地干活的时候,就会被那些隐藏的地雷,夺去手脚甚至生命。

在扫雷行动结束前,战争遗留下来的雷患长期以来威胁着边境百姓的生命健康。不少村子里都可以看到装有假肢的村民。

在天宝口岸附近的八里河东村内,不少村民因为触雷,终生不得不以假肢生活。

为了彻底扫除雷患困扰,云南边境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从2015年启动。来自各个单位的400余名官兵主动请战,到边境扫雷。他们几乎全都是90后士兵。

在已经清扫干净的老山雷场半上腰上,扫雷官兵们正在浓雾里进行扫雷示范作业。

示范作业时,战士们按照要求匍匐在地面上扫雷。由于时间已久等影响,雷场地雷状况不稳定,战士们扫雷动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爆地雷。

和其他雷场一样,这里地形复杂,坡度陡峭,所有的机械都无法作业。如果采取诱爆的方法,过后产生的大量弹片飞散在雷场,会加重探雷器的探排力度,所以只能进行人工排雷。

扫雷战士们往往两人一组,他们手持探雷器搜索地雷。

示范作业时,扫雷战士手持探测器搜索地雷,为了集中精神,士兵之间禁止交谈,整片雷区只有探雷器发出的滴滴声。

“滴滴滴......”为了集中精力,士兵之间禁止交谈,整片雷场只有探雷器发出的刺耳声。在雷场上,扫雷官兵需要练就“听音辨雷”的扫雷技能。

扫雷战士正在土坡上进行排雷示范作业。

一枚教练雷正在排雷演示训练中被成功挖出。

扫雷战士正在模拟地雷清除工作。

一旦探测到金属,在退后十厘米的地方,插上小红旗,扫雷兵或蹲或趴,用探雷针沿着45度角轻轻测探,用小刷子慢慢刷去浮土,直到发现地雷。

战士正在讲解安全的教练雷拆解方法以及构造。

战士们正在介绍清除地雷的各种工具。

30多年过去,地雷也因自然环境等影响,变得极不稳定。时任扫雷大队大队长陈安游说,云南边境的雷场特别复杂,最小的地雷,厚度只有3厘米,7至15公斤的压力,就能触发、引爆,危险不言而喻。

扫雷官兵身穿的防护服有将近30斤,在炎热的夏季,战士们要忍受难以想象的高温。

山间的湿热以及厚重的防爆服使得战士们在短暂作业后就大汗淋漓。

在扫雷示范作业时,战士们身穿近30斤的防护装备,跟随着探测器的响声,手持探雷器搜索地雷。即使四月天气还有些微凉,没过多久,战士们厚重的衣服已经湿透。

即便全副装备,依旧不能完全抵挡地雷爆炸时的巨大威力。数月前,28岁的扫雷战士杜富国在雷场作业时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在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你退后,让我来!”是杜富国受伤前和战友说的最后一句话。

杜富国的妻子正在转达他人的话语,半年前的那场意外爆炸对于杜富国的听力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距离雷场那场意外爆炸已经7个多月,如今,正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接受康复训练的杜富国,戴上了假肢,还学会了独立吃饭、写字、做平板支撑......

杜富国的妻子正在询问他的感受。

生死一线,战友负伤,并没有打消官兵们退出雷场的念头。当新的任务来临时,大队官兵人人都递交了请战书,主动申请去边境继续扫雷。

 

图片:张迪 董天健

文字 曹嫒嫒 王越莹

海报设计:谭唯


编辑 何志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