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清新区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站5月20、21、22日在石潭镇、龙颈镇、太平镇等镇玉米地调查发现,外来生物草地贪夜蛾已侵入我区,百株虫量一般为4头,最高为10头,危害株率一般为4%,最高为12%。
图 | 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及为害状
草地贪夜蛾,也称秋粘虫,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其寄主植物广泛,包括玉米、水稻、花生、高粱、大豆、烟草、番茄等80多种植物。2019年1月11日,草地贪夜蛾由缅甸侵入我国云南省。自1月份在云南为害东玉米以来,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广西、贵州、广东、湖南也相继见虫。草地贪夜蛾具有迁飞扩散能力强、繁殖能力强、暴食危害性和防控难度大的特点。
被草地贪夜蛾幼虫危害的植株特征明显,即叶片叶肉被取食后剩下叶表皮而形成半透明薄膜状“窗孔”,或叶片呈大小不等的孔洞,剥开玉米生长点卷曲心叶可见大量害虫粪便和藏身在其中的幼虫,心叶被咬食呈破烂状。
幼虫具备两点主要辨识特征,黑或橙色头部具黄白色倒“Y”型斑,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身体多为绿色,具黑线和斑点,黑色背毛片着生原生刚毛(每节背中线两侧有2根刚毛),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田间观察,少量低龄幼虫在叶背面,多数情况3龄以上幼虫头垂直向上匿藏在心叶内或叶鞘内侧;具假死性,受惊动后卷缩成“C”型。
图 | 草地贪食夜娥成虫(左为雌蛾,中、右为雄蛾)
这么可怕?!
不怕,我们有办法对付它!
防 治 措 施
1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促进作物健康生长等措施来提高作物本身的抗虫、耐虫性;调整作物播期使作物易受草地贪夜蛾为害的敏感生育期与其主要发生期错开以减轻为害;将作物与趋避害虫、吸引害虫天敌的其它植物进行间作或轮作。
2 化学防治
防治上要抓住低龄幼虫防控最佳时期,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和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雌穗、雄穗等部位。玉米田虫口密度达10头/百株时,进行应急防治。
图 | 草地贪夜蛾成虫
目前,草地贪夜蛾在国内暂没登记的防治药剂。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防控草地贪夜蛾指导手册及国外登记防控该虫的化学药剂有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编辑: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