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百申报成功, 东莞又新增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订阅

近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

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共计174处

其中,我市迎恩门、陈益家族墓

余屋余氏宗祠、新基莫氏祠堂

彭屋彭氏大宗祠、中坑王氏大宗祠

下桥钱氏宗祠、大汾何氏大宗祠

邓尔雅故居、东莞中学旧址等

10处申报单位全部入选

申报成功率达100%

涵盖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等多种文物类型

//我市成为全省市域单位面积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覆盖率最高的地级市//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力度,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全市共有146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按照东莞市域面积2465平方公里计算,每63平方公里就有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为全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密度最高的地级市。

//下桥钱氏宗祠破格入选//

下桥钱氏宗祠原为我市不可移动文物,此次直接破格跳过了市级,直接晋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文物价值高

钱氏宗祠中堂梁架做法

(三组斗拱承托屋桁)

古建筑常见梁架做法

该文物建筑中堂心间五架梁及红砂岩金柱为典型的明代建筑遗构,其中五架梁上用三组斗拱承托屋桁,月梁采用折面型的做法十分罕见,为广东省内发现的孤例,充分反映了岭南传统建筑在建筑营造形式上灵活多变的特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2村民捐资助力修缮

2016年,东城下桥社区启动钱氏宗祠修缮工程,项目总投资325万元,其中,村民捐资145万元,市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资金和东城街道各补助130万元和50万元,是社会积极参与文物保护的范例。

3修缮工程质量优秀

修缮工程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由具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深圳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勘察设计、广东宏图建筑有限公司监理、东莞市如易古建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坚持“四保存”(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2017年工程竣工并通过省文物专家验收,被评为质量优秀工程。

跟着小编

一起来了解一下

此次我市上榜的

10处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邓尔雅故居

位于东莞市东莞中学北区,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由两座三间两廊两进式布局民居组成,占地面积约112平方米。砖木结构,是东莞典型的清末民居建筑。邓尔雅外甥,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容庚,著名哲学史家、史学家和民俗学家容肇祖,在东莞中学读书时,也曾寄居于此。

■ ■■■■

邓尔雅(1884-1954),东莞莞城人,著名书法家、篆刻家,1911年助潘达微创办同盟会及国内的第一份机关刊物《时事画报》,1926年在香港与潘达微、黄般若组建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

迎恩门

又称西城门,位于东莞市莞城街道市桥社区西正路莞城桥东侧。明洪武十七年(1384)由南海卫指挥常懿兴建,明、清两代均有重修和扩建。坐东向西,原有红砂岩砌边、中间填土,周长1299丈,高2.5丈,上广2丈,底宽3.5丈的城墙与道家山、钵盂山、和阳(东)门、崇德(南)门、镇海(北)门三座城门相连。城外有一条350丈长,宽3丈,深3丈5尺的壕沟,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现存迎恩门城楼,占地面积约364平方米。砖石木结构,首层为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的红砂岩石基座,是东莞历史文化名城的坐标。

东莞中学旧址

东正报功祠

东莞中学旧址位于东莞市东莞中学北区,由东正报功祠和东莞中学民国教学楼组成。东正报功祠,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为纪念历尽艰险争回万顷沙田的四君子何鲲、方文炳、陈龙安、陈荣光而建。抗战期间,被日军毁坏,1946年在原址上重建。坐北向南,两层楼房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约136平方米。

东莞中学民国教学楼

东莞中学民国教学楼,俗称“绿瓦楼”,1926年由东莞中学校长袁昌善规划设计,由东莞明伦堂拨款,在保安仓原址上兴建,1929年建成,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的3栋二层外廊式建筑组成。坐北向南,钢筋混凝土结构,总占地面积约1345平方米。

东莞中学创建于1902年,是广东创办最早的现代学校之一。

陈益家族墓

陈益家族墓位于东莞市虎门镇金洲社区小捷山上,有陈莲峰墓、陈益墓、陈虞肩墓、儒楚公邓氏墓等4处墓葬。明万历十年(1582年),东莞虎门北栅人陈益从安南(今越南)带回番薯种,试种成功后,在小捷山祖父陈莲峰墓地右方买地三十五亩进行扩种和推广,比福建长乐人陈振龙早11年,成为中国引进番薯第一人,陈莲峰墓则成为我国第一块番薯地的历史坐标,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陈莲峰(1478~1549),名志敬,字一之,号莲峰,东莞虎门人。明弘治十七年(1504)举人,历任浔州通判、南宁府同知、按察司佥事等职,后封中宪大夫。

下桥钱氏宗祠

位于东莞市东城区下桥社区,始建于明代,清代、民国、2016年重修。

坐西南向东北,三开间三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约229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中堂心间梁架形制特别,五架梁上用三组斗拱承托屋桁,折面形月梁、八角形金柱为广东省内少见,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余屋余氏宗祠

位于东莞市东城街道余屋社区,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清中期、民国、1965年、2013年修缮。坐北朝南,五开间四进深合院式布局,沿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为前堂、仪门、中堂、后堂,占地面积约1144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作梁架。二进牌坊门额正、背面分别刻明万历进士倪尚忠题写的“风采流芳”、“两朝良弼”,灰塑龙舟脊。

余屋余氏宗祠中堂梁架木雕

现存碑刻《余氏祠堂记》、《诒谷堂记》。《余氏祠堂记》为明弘治元年(1488)所刻,由进士中宪大夫、户部尚书郎陈嘉言撰文并书篆,记述余氏家族从宋到明南迁东莞定居的过程。《诒谷堂记》,由万历二十三年科举状元、南京礼部右侍郎朱之蕃于万历四十一年撰文,记述明万历进士、安徽宁国府知府余士奇发奋读书、科举有成和为祀其父而建诒谷堂的史实,是东莞少有的明中前期碑刻。

大汾何氏大宗祠

何氏大宗祠,又称萃涣堂,位于东莞市万江街道大汾社区向南坊,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分别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清康熙十二年(1673)重修。

大汾何氏大宗祠梁架浮雕

坐北朝南,三开间三进深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约562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作梁架,门额匾刻“何氏大宗祠”;中堂有雕花屏风隔扇。祠堂的梁架、柁墩、枋额、雀替等雕刻精美。

新基莫氏祠堂

莫氏祠堂内粤韵悠扬

莫氏祠堂祠前广场正面

位于东莞市麻涌镇新基村八宅坊,是该村莫氏后人祭祀先祖的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1948年、2006年重修。

五间三进合院式布局。建筑面积892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祠前庭院设围墙,近头门段设“礼门”、“义路”与两侧巷道相通。祠堂保存了明末布局及清早期的门枕石、柱础、梁架等构件,是东莞保留规模较大的明清祠堂。

彭屋彭氏大宗祠

彭氏大宗祠位于东莞市东坑镇彭屋村。明嘉靖年间(1522-1565)由官至陕西道监察御史的彭世潮及举人彭礼合力筹款建成,1924年、1982年重修,是该村彭氏后人祭祀先祖的宗祠。

彭氏大宗祠二进天井

坐东北向西南,五开间三进合院式布局,砖木结构,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作梁架,占地面积约600多平方米。祠前有庭院,二进中央设觐亭。保存明代的栏板、柱础、门墩石,雕刻精美。祠内现存彭世潮画像。

彭世潮,字源大,号龙源,明嘉靖四年(1525)举人,任国子监学录,为嘉靖帝讲解《虞书》。官至陕西道监察御史。著有《龙溪漫兴》。

中坑王氏大宗祠

中坑王氏大宗祠又名明德堂。始建于明代中晚期,是中坑村及周边地区王氏族人的合族大宗祠。宗祠坐北朝南,五开间,三进深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1867.93平方米。沿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是:大平台、门楼、前天井、石牌坊、前庭、露台、中厅(明德堂)、后天井、后堂(祖堂)。宗祠挂着“王氏大宗祠”横匾是明代书画家、万历进士张瑞图所题。二进为一座三间四柱的青石构牌坊,牌坊所题“閍陈作肃”是嘉庆十四(1810)年立。中坑王氏大宗祠是东莞规模最大的祠堂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