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上世纪50至70年代,有一位活跃在中国电影界的作曲家,他为近30部电影作曲,其中作品《人说山西好风光》红遍了大江南北。
他就是享誉全国的音乐大师——张棣昌。张棣昌出生于梅江区金山街道东街村,历任长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吉林省分会副主席、广东省分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
张棣昌谱写的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电影歌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时代气氛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他的英雄旋律响遍大江南北,他的歌曲感动了无数国人。
文化熏陶▶▷
自小勤奋好学胸怀爱国之心
在梅江区金山街道东街村,一座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坐落在村道旁。走前一看,“敦本堂”的牌子挂在了门口显眼处,旁边注明着: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作曲家、音乐家张棣昌故居。
敦本堂整座房屋分为上、中、下三堂,屋内雕龙画凤,设计精美,建筑面积有1500平方米。记者看到,在敦本堂的上堂写有“祖德流芳”四个大字;中堂悬挂着的“敦本堂”牌匾,则是由近代著名文学家、外交家、教育家、诗人黄遵宪所书写;下堂还悬挂有“元魁”“贡元”等牌匾。一块块的牌匾,都记载着敦本堂辉煌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这座200多年历史的古民居培养出了不少文人名将。据说,敦本堂祖先历来重视教育,专门在左横屋上方设立了“上学堂”,作为敦本堂的私塾。旧时,张氏子孙多在此接受文化教育。除了张棣昌外,第四战区暂编第二军副军长张简荪、省中医院著名女教授张淑明、水电专家张庆潮等都是从敦本堂里走出来的杰出人物。
在东街村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在兴建敦本堂之时,开基祖多方选址未果,后梦遇高人指点,才找到这里。他发现这个地方与梦中高人说的“有生水流通、清甜爽滑、冬暖夏凉、提神益智”特点十分吻合,是块风水宝地,便选择在这里居住了下来。
在敦本堂左横屋,记者见到了有独特传说的奇观——龙泉。敦本堂理事会会长张健华介绍,200年来,这里一年四季均源源不绝涌出泉水,为世代居民提供充足生活用水。“龙泉斜对的房间,正是张棣昌出生的房间,室内还保存了张棣昌童年时用过的床、椅等物品。”张健华指着中间的一个房间说。
提到张棣昌,村里的老人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像是陈述自己经历一样无比熟悉。“1918年出生,1岁随父母到印尼,14岁回国就读于肩一小学、梅县县立一中(新中国成立后并入梅州中学)。”
因自幼受浓厚客家文化氛围的熏陶,张棣昌的心里始终对国家、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在家乡接受的文化教育,也为后来求学、研究、作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学毕业后,他便奔赴广州、上海等地求学。1932年,张棣昌来到南京,先是在中央大学附中补习班上了一年学,而后考取了国立南京体育专科学校。
他不仅勤奋好学,还胸怀爱国之心,践行报国之志。从体专毕业后,张棣昌留校工作了一段时间。1937年12月,日军集陆海空三军优势大举进攻南京,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到重庆,体专等院校奉命迁移到湖南、云南等地。张棣昌与一批进步青年,因对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政策不满,便决定跑到延安继续深造,立志报国。
历经长途跋涉,张棣昌先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队、军事队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刘伯承二九师麾下的三八五旅,任政治部宣传队教员。没有上战场,他便用手中的笔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用音乐激发将士们的革命热情。后来,他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音乐家冼星海、吕骥等,潜心研究音乐,创作出了第一首歌曲——《留守兵团之歌》,并发表于留守兵团政治部《连队生活报》上,在延安被广为传唱。
结缘音乐▶▷
近30部电影作曲奠定音乐大师地位
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是革命艺术家的摇篮,诸多优秀音乐家如李焕之、王莘、李劫夫等都是出自这个学校。1944年,张棣昌升为研究生,任东北鲁艺教员、东北电影制片厂作曲组组长,从此与电影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也正是在鲁迅艺术学院,张棣昌的爱国之心与音乐作品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融合。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终于取得全面胜利,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和平终于到来。但蒋介石却心存不轨,发动内战。
在内战的战略转移中,张棣昌跟随鲁迅艺术学院院部北上,一路行军一路演出,每次演唱都由他担任指挥。1947年,他担任“鲁艺”合江分团乐队指挥、作曲兼队长,以及东北文工一团部副部长。
为宣传革命,唤醒民众,在行军途中,才华横溢的张棣昌谱写了大量革命歌曲。《送粮歌》《汽车工人之歌》《铁树开花》《解放军之歌》《反对内战》《民主联军进行曲》《青年团之歌》《中国儿童团之歌》《解放军进行曲》(后在北京和平解放入城仪式中被采用)等作品陆续面世。
张棣昌所谱写的歌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时代气氛和鲜明的地方色彩。尽管这一时期,常常需要长途跋涉、风餐露宿,生活异常艰苦,但在张棣昌的心中,还是觉得苦中有乐,苦中有甘,路上的见闻也成了素材的主要来源。
1948年冬,东北三省全境解放,张棣昌调任东北电影制片厂作曲组组长、音乐创作室主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此同时,他也走上了为电影作曲的道路。从一开始为《民主东北》等几部大型电影纪录片作曲,到后来的《赵一曼》《丰收》《神秘的旅伴》《边寨烽火》《红孩子》《党的女儿》《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战火中的青春》《甲午风云》等近30部影片的作词、谱曲,张棣昌逐渐确立了其音乐大师的地位。
1952年,张棣昌历任长春电影制片厂乐团团员、音乐创作室主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音协第三届常务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吉林分会副主席、广东分会主席,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
他所谱写的歌曲优美动听,在东北乃至全国广为流行,深受观众的喜爱。1955年,《丰收》乐曲获原文化部首次颁发的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三等奖。1981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建厂35周年,张棣昌作词谱曲的《边寨烽火》《红孩儿》等七部影片获得优秀奖。198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唤起我美好回忆那些歌”评选活动中,《人说山西好风光》获优秀作品奖,同年又获“广播金曲奖”。
不少人都问过张棣昌同样的问题,“怎么才能谱写出好的歌曲?”原来,他每次谱曲前,都要多次深入农村和工厂体验生活,搜集素材;而不是闭门造车、向壁虚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原则不能违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用音乐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为影片的主题思想服务。
张棣昌的代表作《人说山西好风光》便是在这些前提下完成的。1958年,根据山西作家马烽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正在赶制,张棣昌受聘为该片作词作曲。
为收集素材,他紧随着摄制组来到山西娘子关及汾阳峪河道沿线采风。汾阳一带的秀丽风光、淳朴民风给张棣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留过我的小村旁……”在《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中,张棣昌像蜜蜂采花一样大量借鉴了当地的民歌素材。
心怀桑梓▶▷
希望参与创作客家题材的电影歌曲
1959年,电影上映后,其电影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不胫而走,很快风靡全国。不光山西人广泛认同,也深受全国听众喜欢。至今一提到山西,人们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这首歌。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首流传甚广的充满山西浓浓“老陈醋”味的歌曲创作者,竟是一位广东梅州下市攀桂坊人。
“北京,1988年的8月天高云淡,第五届全国‘文代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有幸跻身其中。”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杨宏海在他的一篇文章写道:“当时广东代表团有三十多位不同界别的文学艺术家,其中有几位是梅州人。如广东代表团团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著名作家杜埃先生,广东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陈国凯先生等,他们都是我早已熟识的同乡前辈,而久闻其名却初次见面的,是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张棣昌先生。”
“一米八几,身材魁梧,慈眉善目,说话稍稍带有客家口音。”这是张棣昌给杨宏海留下的第一印象。面对这位全团最年轻的梅州老乡,张棣昌和蔼中带着亲切,似乎在言谈中透出淡淡的乡愁。
根据杨宏海的记述,两人在交谈中也涉及了不少有关梅州与客家山歌的话题。作为客家人,张棣昌对家乡怀有一片热诚。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扑在为国家东奔西走、作曲写歌之中,只能把对家乡的思念深深地藏在心里。“若有合适的客家题材电影,我还是希望可以参与创作电影歌曲。”张棣昌当时如是说。
可惜的是,这个愿望竟成了张棣昌永远的遗憾。1990年,过了72岁生日后,张棣昌离开了人世,还没来得及践行他为家乡、为客家创作电影歌曲的心愿。
千里之外,东街村的乡亲也在思念着他。而今,敦本堂已修缮一新,关于张棣昌的照片、资料也悉数保存下来。在左横屋中间的房间内,也保留着原来的木床和简单的家具。
为了将名人故居更好地保存下来,敦本堂的后裔们出钱出力,将老屋重新修葺,使其重焕生机。闲时,村里的老人便会到敦本堂的中堂喝茶聊天。墙上挂着的电视常常播放着张棣昌的音乐作品,可见家族对张棣昌先生的尊重与缅怀。
“张棣昌先生晚年也回过几次家乡。有时候即使家人没空陪他,他便自己回到梅州走走看看。其间他还邀集著名作曲家吕骥先生与广东电视台和珠影厂的同仁结伴回来。每次回来都要与当地政府和文联领导交流,关心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并与宗亲们团聚。”敦本堂理事会名誉会长张炳光拿出一些张棣昌和亲人的合照,介绍着相片里的人物。
从敦本堂走出,耳边还传来悦耳动听的歌声,从屋内飘出,像是在向游客诉说着这座故居的辉煌历史与名人背后的感人故事。
■关注
张棣昌参与的影片作品:
《回到自己的队伍来》(1949)
《赵一曼》(1950)
《保卫胜利果实》(1950)
《丰收》(1953)
《土地》(1954)
《神秘的旅伴》(1955)
《边寨烽火》(1957)
《伤疤的故事》(1958)
《红孩子》(1958)
《党的女儿》(1958)
《战火中的青春》(1959)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集)(1959)
《试航》(1959)
《冬梅》(1961)
《甲午风云》(1962)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1963)
《独立大队》(1964)
《光辉的道路》(1972)
《在广阔天地里》(1973)
《艳阳天》(1973)
《金光大道》(上集)(1975)
《山村新人》(1976)
《春眠不觉晓》(1980)
《跳动的火焰》(1984)
■作品赏析
《人说山西好风光》
《人说山西好风光》是张棣昌谱曲、乔羽作词、郭兰英演唱的一首山西民歌,是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创作于1959年,上世纪60年代开始响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民歌的经典之作,把山西民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从歌词来看,整首歌的歌词采用了二段式。
第一段写景,坐北面南,大有指点江山之气概。首先概括,“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然后是远景,“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然后由远及近“站在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最后是特写,“哗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这一部分指点江山,意境开阔,颇有盛唐之风。然而叙述全是地方土话,的确做到了雅与俗的结合。
第二段写人,则是豪情万丈。“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人有志气永不老,你看那白发的婆婆,挺起了腰板也像十七八。”连白发的婆婆都老当益壮,志气昂扬。
这首歌曲的作词,主题具有深刻性、集中性,形象具有可歌性、可唱性,情感具有根本性、真实性,而语言,也确实做到了凝练性、通俗性。
歌词采用了我国古典诗词和民间文学的“七言”“五言”习惯,去除一些地方话习惯的垫字、衬字,基本上是七言一句。用韵也很讲究,第一段使用了响亮的“ang”韵,第二段使用了“a”韵,并且隔句押韵,使歌词无论唱还是诵都很顺畅,畅如汾河之流水。“七言”和韵脚的使用,节奏的鲜明确定,韵律和谐性明快,成就了一首绝佳之作。
这首歌的作曲清新自然、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非常亲切,把民歌风味与时代精神融汇得恰到好处,把当时人们热爱家乡,坚定信心,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歌的作曲,是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最有力的佐证。
1959年电影上映后,这首歌不胫而走,很快风靡全国。到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依然充满活力。很多民族唱法的歌手都将此歌作为保留曲目。而一提起山西好像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这《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多数人忘了这本来是一个电影插曲,反而被当作新民歌。
【来源】南方日报·梅江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