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买房十大痛点,这篇攻略教你提前避坑!

南方+ 记者

漫画:杨佳

近期,广州中海花湾壹号楼盘教育配套、高价车位争议和广钢新城振业天颂花园质量风波,引起媒体对各类买房痛点问题的高度关注。

买房是大多数城市居民绕不开的话题。现今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动辄每平方过万元,甚至高达十几万元也不足为奇。对工薪阶层来说,买房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和家人积蓄的血汗钱。然而,现实生活中,购房者即便面对如此重要的交易,也难免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或卖方的有意误导而上当受骗。

因此,南方+房产频道在此为您梳理“买房十大痛点”和现实案例。准备买房的你,一定要花几分钟时间学会如何“避坑”!

广东新闻频道今年曝光过的南沙阳光城楼盘质量风波。

◎痛点1

质量不好:刚入伙就发现墙裂漏水停电气塞

具体表现:由于地基处理不当,建材质量低劣造成的基础和主体结构硬伤。或因偷工减料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屋顶、屋内墙壁和地面漏水、渗水问题,墙体、室内地坪空鼓、开裂、起沙问题,电线漏电、灯具坠落、管道堵塞、水电不通,等等。

现实案例:媒体此前报道的恒大龙奥御苑建筑质量风波;广钢新城振业天颂花园各楼层公共走廊及电梯间水浸风波;上海保利熙悦名邸地下车库漏水、电梯频繁故障风波;天津金融街融汇景苑某房室内墙裂风波。

防范建议:事前的防范永远比事后的补救更有保障。因而,对非现货楼盘,一定要查清楚开发商和建筑商的底细,即使是大开发商,也要在合同中明确责任。建议购房前对地块公共设施条件进行调查,看看有没有解决不了的地理和地质硬伤。不要因为心急而慌乱决定而留下遗憾。

多年前太原一家楼盘发生过的一房两卖事件曾经让业主投诉无门。

痛点2

产权不清:房子遭遇重复抵押或一房多卖

具体表现:因为卖家面临资金紧缺或债务危机等原因将房产重复抵押或一房多卖。尽管不动产登记备案的户主就一个,但穷途末路的卖家往往不择手段,这给买家带来很大的现实困扰。

现实案例:房产交易监管部分调查过的广州志联公司“一房四卖”事件;广州中院2019年判决的陈某“一房两卖”纠纷案件。

防范建议:卖方违法违规筹成的大错往往是普通人难以承受的,有些虽然靠司法程序能解决,成本也非常高昂。因而,中小开发商的甜言蜜语一定不能轻信,查清他们的实力和负债状况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曾经烂尾的项目,就算是大公司来接盘也要小心,最好让对方书面作出产权声明。

业主在网上披露的卖方宣传海报。

◎痛点3

误导交易:开发商虚假宣传交楼货不对板

具体表现:常见的误导交易行为有虚假宣传、掩盖真相,买家可能买到一些质量不合格、环境有硬伤、配套不齐全的房子。这类问题往往防不胜防。譬如,业务员告诉你,阳台前面空地以后会成为一片小区公园,不再起楼,结果后来还是起了;业务员告诉你小区门口将来有公交站,还会建小学、幼儿园、超市,后来都没有;业务员告诉你旁边的垃圾站明年就要搬迁,结果并没有,等等。

现实案例:广钢新城振业天颂花园小区花园与规划“货不对板”争议事件;南京保利国际社区被指交付和宣传“货不对板”事件;广州的华润天合和远洋天骄学位虚假宣传风波;珠海横琴荔枝湾交楼货不对板被投诉事件;武汉雅居乐开发商与业主装修价格争议事件。

防范建议:售房者存在明显欺骗或误导行为获得的合同利益不受法律保护,但是业主维权也常常遭遇维权难的困扰,原因在于民事官司谁主张谁举证。建议买房者对开发商和中介的所有宣传资料、售房广告等原始证据一定要注意保存,对于卖方的关键性承诺一定要采取录音或写进合同的方式加以固定。切记营销人员一般流动性很大,一定要拿到有公司盖章的资料,实在没有,就索要对方公开的印刷品。

◎痛点4

环境硬伤:未公示的邻避设施或被隐瞒的周边环境

具体表现:良禽择木而栖,君子择善而居。大多数开发商都希望找到“福地”来开发市场价值更高的产品,但也有个别情况是没得选,例如垃圾场、变电站、殡仪馆等尚未公布的邻避设施。当然,也有一些不利环境是开发商本身没有处理好造成的,譬如原来的地块有重度污染,没有进行有效整治。还有一些是市场引起的,譬如“恶邻居”等问题。

现实案例:媒体以前报道过、恒大公司后来积极协调解决的南京恒大金碧天下项目周边有坟地和小区内建两层楼高垃圾房问题;广州南沙阳光城的地基问题和与化工厂为邻风波。

防范建议:买任何品牌的房产都要提前做足功课,特别是对周边区域未来十到二十年的规划要有所了解。多看看政府与规划发展相关的蓝图和工作报告,或者听听住在附近的一些公务员的真实意见,非常重要。并不是所有不利环境都会一成不变的。随着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三旧”改造、环境整治等城市更新项目,也有很多原本人居环境很差的住宅区,周边环境已在逐步改善。

◎痛点5

配套不齐:生活必须的医院公交学校遥遥无期

具体表现:日常生活配套设施不齐的小区是非常不便的,对某些特定人群来说甚至不适合居住。医疗、教育、交通、物管、商业、生活服务这六方面的配套完不完善,是衡量一座楼盘软硬件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缺了其中任何一样都是一种缺陷。有些东西是政府推进的公共设施和市政配套,开发商也不能主导,如果开发商给了你过高的承诺,很可能是一张空头支票。

现实案例:广州南沙阳光城丽景湾熙悦组团地铁配套争议事件;广州中海花湾壹号幼儿园配套不及时风波。

防范建议:对于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和非成熟小区,一定要提前预判基本配套是否存在延期或无法建设的风险。如果这里未来十年都不可能建地铁,开发商却把地铁写进广告,那属于误导交易。关键是有些配套导购员避重就轻,而买房者不够细心往往在签合同前将其忽略。建议买新地段,一定要有对行业熟悉的人陪同。

网友拍摄保利的一处烂尾楼。

◎痛点6

交付障碍:延期一两年仍未等来实际交楼

具体表现:延期交房分正常和非正常两种情况。正常延期交付主要是指经由于施工延迟,相关政府办理手续延迟、市政配套延迟而导致的房屋逾期交房。这种属于延后交房时间,购房者给开发商一定的宽限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就可以收房。非正常延期交付主要是指由于开发商经济实力、相关政府手续违法且无法办理导致开发商不能或者短期内不能交付房屋的情况。后者还有可能导致项目烂尾。

现实案例:此前媒体报道的广州澳洲山庄烂尾事件;东莞大朗超卓公馆(推广名为“松湖时代”)延期交楼风波;深圳宝安福城前海新纪元(注册名为嘉洲商务中心)一期延迟交房风波;2019年广州中院终审的广州南沙区黄阁镇房地产开发公司因双合同延迟交楼案件;珠海市香洲区乐富里府逾期交楼事件。

防范建议:最好的防范就是在合同加入延期交付赔偿条款。烂尾项目一般发生在中小型开发商身上,因此,对于一些不良开发商一定要绕路走。对于购房流程不规范、“牛皮吹得老大”的卖方果断取消关注。实在躲不掉的“坑”,一定要通过司法程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痛点7

办证风险:房子办不了证或办了证过不了户

具体表现:因为开发商违反政府有关规划和建设方面的相关规定或被吊销销售资格,常见的有开发商超高建设、偷面积、搞违规销售等行为影响办证手续;也有一房二卖、非法抵押融资等原因导致无法办证。

现实案例:广州中院2018年判决的广州某楼盘因双合同交易逾期办证纠纷案件;南京佳兆业 “城市水岸花园”(推广名“佳兆业城市广场”)实际房型与备案不一致造成逾期办证风波。

防范建议:逾期办证基本上是由开发商造成的,因此只要合同里写明了逾期办证的赔偿责任的,买方可以依法起诉获得赔偿。必须警惕的是,小城市有些开发商在违规开发建设的情况下,仍然会通过关系办一张不合法的房产证来忽悠买方。拿着这类房产证的业主以后是卖不出房子的。

曾因逾期交楼、物业纠纷等问题引发媒体关注的天河云启花园。

◎痛点8

物业纠纷:管理混乱、服务不好、收费太高

具体表现:小区物业服务直接关系到业主的生活品质,特别是对公共环境等方面的维护都是需要由物业公司来完成。新建楼盘的物业一般由开发商选定。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纠纷现象非常普遍,主要有收费不合理,管理不到位,服务不合格,等等。

现实案例:中海花湾壹号D区停车场高价收费风波;云启家园此前被媒体报道的质量整改未到位配套未完善物业费照收问题。

防范建议:由于新盘已经锁定了物业公司,业主不能选只能躲。劣迹斑斑的公司往往能在互联网上找到蛛丝马迹。真正遇到纠纷了,只能打官司或换公司,这对业主的组织性要求很高,政府的监管成本和业主的维权成本都非常高。因此防范还是第一位的。

◎痛点9

凶宅:曾发生过恶性事件造成心理压抑

具体表现:凶宅是一种迷信说法。本文特指曾经发生过自杀、凶杀或其他各类犯罪和恶性事件的住宅。大多数业主对这类房子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就算住进去也会有一层心理阴影。

现实案例:不好举例。

防范建议:看新闻或向物业及周边邻居打听一下。

引发过促销风波的保利和光晨樾。

◎痛点10

掉价房:高价接盘没几天就遭遇价格回调

具体表现:顾名思义,就是房子一买回来没多久就降价了。这本来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但有些业主心理接受不了。其中有些掉价是行情造成的,有些掉价是高价接盘造成的,有些掉价则是因为小区及周边软硬件发生变化造成的。

现实案例:此前媒体披露的广州保利和光晨樾优惠促销降价风波;浦东惠南某楼盘降价促销风波;泰禾合肥院子降价促销风波;安徽芜湖的大发融悦东方项目降价促销风波。

防范建议:可以多听一下业内专家对该地块或楼盘的专业分析。对于位置偏僻、周边环境比较差、配套不齐全、楼房结构和质量不太好的小区,通常在附近要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其他邻避设施的地区,房产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会首先掉价。

1、南方+房产频道梳理的上述买房十大痛点,您经历过多少? 没有经历过 很少 一半 很多 2、在十大痛点中,您认为对买方利益损害最大的三项是?(可多选) 质量不好 产权不清 误导交易 环境硬伤 交付障碍 配套不齐 办证风险 物业纠纷 凶宅 掉价房 提交

(以上案例均来自媒体公开披露,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南方+记者】冯善书

编辑 邵玉梅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