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初三学生离中考越来越近了。学生的父母也进入陪考岁月,和孩子一起迎接人生的又一次大考。但有一部分考爸、考妈却出现紧张与茫然等不安情绪。近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讲师团讲师、儿童高级情商指导师甘蓝做客“德行珠海·亲子讲堂”,与广大家长探讨如何与孩子一起轻松面对中考。
甘蓝提醒广大家长,在孩子面前扮演好心理“盟友”的角色,增强对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的了解,巧妙运用积极心理学,多对孩子给予一些关心和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轻松迎接中考。
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
在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叛逆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找出叛逆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表现,更好地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
“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三大叛逆期,其中,2至3岁是第一个,6至8岁是第二个,12至18岁是第三个。而第三个叛逆期,正好和中考相撞。”甘蓝指出,处于第三叛逆期的孩子充满了矛盾心理,往往有一些独特的行为特点。比如,既想独立却又依赖,想开放自己却又不自觉地封闭,自制能力与冲动情绪矛盾斗争,既想成才又有厌学情绪。
甘蓝提醒家长,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并针对孩子的不同问题和矛盾,找到恰当的方法去帮助孩子理性应对,以实现良好的亲子沟通,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长首先要调整迎考心态
越是临近中考,一部分孩子心理就越易出现波动。这时的家长往往跟着着急,而家长的表现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甘蓝介绍,她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时,遇到过不少中考生受压力困扰的情况,有些孩子半夜起来背英语单词,有些孩子考试时脑袋一片空白,还有的考后紧张到迟迟不敢看成绩。究其原因,升学压力大,孩子想要进入理想的、更好的高中;家长的期望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好的成绩;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太大,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这些都可能是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的原因。
“孩子在这个时候压力已经很大了,家长千万不能再加压。”甘蓝提醒家长,压力过重或者没有压力都会给考生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只有适当的压力,才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家长此时不妨让孩子到外面走一走,运动一下,放松一下心情。
“想要孩子不害怕考试,家长首先要不怕考试。”甘蓝建议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迎考心态,帮助孩子认识到考试不可怕,把平时的作业当成考试,把考试当成作业,积极面对,发现不足下次弥补即可,不要强求太多。
其次,家长要和孩子好好谈心,注意以同理心来聆听,带着尊重来聆听,比如说孩子自身的压力有哪些,孩子对父母有哪些不满。如果家长打过孩子、骂过孩子,在跟孩子谈心的时候要及时道歉。此外,在谈心时家长还要有针对性、有目标,保持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在时间的分配上,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合理安排学习、娱乐、运动、休息时间。在饮食调理上,注意让孩子吃早餐,少吃寒凉食物。
将积极心理学 融入家庭教育
“想帮助孩子快乐地学习生活,家长要学会运用积极心理学。”甘蓝建议。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等人倡议的,它是致力于研究人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作出解读,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并以此来激发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使生命过得更有意义。在甘蓝看来,这对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妨融入积极心理学的因素。
甘蓝介绍,积极心理学提出幸福由五要素构成,即积极的情绪、积极的投入、积极的人际关系、人生意义和目的、成就感。而在这五要素中,积极的情绪排在首位。有积极的情绪才会积极地投入学习、工作和生活,获得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成就感。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例大于3∶1(但不能大于13∶1)才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在家庭教育中也要有意识地调整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间的比例,比如家长想要跟孩子谈论他的不足时,不妨先跟孩子谈论他的三到五个优点,然后再来谈不足的地方该怎么改进,孩子更容易接受。”甘蓝提醒。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良好的家庭氛围影响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在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下,更能使孩子的情绪、品质等得到好的发展。积极心理学也可用于家庭关系的调和。
曾有家长向甘蓝抱怨,自己出于好心每天为女儿辅导数学作业,结果孩子不仅不感激还觉得很烦,因此产生了不少家庭矛盾。甘蓝提醒家长,像这样越是想关心孩子、孩子越是逃避的现象并不少见,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家长想把自己的愿望与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这时家长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设身处地从孩子的立场观察、思考问题,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
此外,家庭还可成立“幸福董事会”,“董事会”成员便是家庭成员,经常召开集体会议,一起分享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趣事。
【记者】宋一诺 实习生 任梓睿
【摄影】程霖
【来源】珠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