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嵌瓷,厝顶生花

文化潮州
+ 订阅

 

嵌瓷,

是广东潮汕地区,

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

在潮州的祠堂、村庄等地

经常能看到这精致绝伦的工艺

潮州嵌瓷,屋顶生花

嵌瓷,是广东潮汕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其特点是采用釉彩陶瓷片,经剪取、敲制,镶嵌各种装饰图案或立体画屏。嵌瓷常见于庙宇、祠堂和民居建筑。在潮州的古街古巷寻访,随便走入哪一家老宅子,几乎都能看到屋顶形形色色的嵌瓷。像在屋檐下的石榴,在屋脊上的兰花、狮子等,都寓意对生活美好愿望。

尤其在屋顶的嵌瓷,用巨大的灰塑做支撑,做成各种巨大的造型,在屋顶里鲜明地存在着。有时是龙,有时是狮子,有时是其他动物、植物,甚至是一出戏里的某个场景。这些嵌瓷在屋檐上高高凸起,让传统屋顶更显庞大。

▲鸡通“吉”,是潮州嵌瓷较多采用的意象

多数时候,嵌瓷的制作并无图纸可依,由匠人来现场发挥。嵌瓷的材料是碗碟坛罐的碎片,钳剪出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五颜六色的各种瓷片,通过一定的打磨加工,再镶嵌拼贴。

世界上没法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片碎陶瓷片,因此手艺人的每次都是一次全新创作,这让潮州的嵌瓷具加的丰富多彩。因而也就没有雷同的嵌瓷作品。

▲可爱的小狮子寓意万事如意

当然,嵌瓷的题材,还得和主人的品味或建筑主体相匹配。民宅里,四合院天井周边的屋檐下镶嵌着石榴、鱼儿等,寄望“多子”和“年年有余”。有一定地位追求的读书人家,弄些竹子、文房之物,标明自己的雅趣。民间庙宇、祠堂等建筑物,则主要做一些代表吉祥、长寿、富贵等动物造型。

▲开元寺的屋顶繁花

▲龙湖古镇的寻常巷陌常可瞥见屋顶嵌瓷

因为嵌瓷的存在,让潮州老四合院的天井变得趣味盎然。天井中间,或摆一个荷花缸,或养些生气盎然的绿植,四周空间都能分享到来自天井的绿意和雅趣。而周边屋檐的嵌瓷,讲述着对生活的愿望。俯仰之间,都是潮州人特有的境界。

而在韩文公祠里,很多嵌瓷是白色的。唐代韩愈被贬官潮州7个多月,却造福了潮州一方百姓。白色瓷片组成的花草装饰精细而雅致,想必是用来显示韩愈品格的高洁。

▲韩文公祠使用白色嵌瓷及梅兰竹菊,象征韩愈的品格

▲韩文公祠使用白色嵌瓷及梅兰竹菊,象征韩愈的品格

在很多地方,我们看到屋顶更多的装饰其实是彩绘。其实在嵌瓷流行之前,潮州建筑的屋顶装饰也主要是彩绘。据说是建筑匠人很偶然用到彩色瓷片做小花造型代替彩绘,发端来嵌瓷的技艺,后来逐渐丰富完善,形成了平嵌、浮嵌、立体嵌等多种手法。这种工艺在其它地方并不多见,2007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制作流程

做胚 | 绘形

敲瓷 | 剪瓷

选瓷 | 修片

贴片 | 上色 | 描线

潮州要论精细,木雕一定是第一位的。可惜木雕的保存,最适合的是在室内。但潮州人又爱琢磨这一份精致细巧,光溜溜的屋顶太不过瘾了,总得加点什么东西,彰显些与众不同吧。而嵌瓷,不怕日晒不惧雨淋,而且瓷片颜色鲜艳,在露天中远远可见。这样,嵌瓷也就有了其存在的理由,并且在各种老式建筑里发扬光大。


来源:食与游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