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湖数字科技城产业如何规划?打造千亿级数字科技创新产业集群

南方+ 记者

图为产业规划研究范围示意图

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中,作为向白云区拓展的重要延伸腹地——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建设又有新进展。5月13日,广州市白云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对白云湖数字科技城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公开招标,提出借鉴广州东部沿江带、东莞、深圳光明新区等地区开展的产业发展规划国际咨询工作经验,推进产城融合,明晰数字经济发展导向,增强发展整体性。

打造“三生”融合发展示范区

白云湖数字科技城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西部,总用地面积28平方公里,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北部延伸区的重要节点。其重点片区距离市中心15公里,20公里范围内可以到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广州火车站、白云火车站等重要对外交通枢纽。另一方面,白云湖数字科技城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流溪河、巴江河、西南涌、珠江西航道,四水交汇于黄金围;拥有广州市最大的人工湖白云湖,湖区面积2平方公里,水域浩瀚,绿植丰茂,是广州市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根据招标公告,白云数字科技城将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吸引科技创新总部企业和顶尖团队,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同时,结合白云区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提升工作,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力争用3—5年时间,形成总产值达千亿元规模的数字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借鉴国内外数字科技城产业规划经验,合理布局产业功能、生活功能,同时融入片区生态功能,形成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发展示范区。

为推动产业加速集聚,白云区借鉴广州东部沿江带、东莞、深圳光明新区等地区开展的产业发展规划国际咨询工作经验,遴选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规划理念和前瞻性思维的创造性规划方案。

总体规划研究面积超83平方公里

招标公告要求,本次国际咨询要深入开展数字科技、岭南特色、产城融合等规划研究,建设世界一流的数字科技产业生态圈,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新标地。要充分结合基地实际及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提高产业用地效益,研究产业导入时序及重点片区产业用地评估机制与产业运营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方案的可实施性。

本次咨询的工作任务包括总体规划研究、重点片区规划研究两个层次,总体规划研究范围北至流溪河,西至珠江西航道,东至机场高速,南至石井河,总面积约83.28平方公里。重点片区规划研究范围北至流溪河,西至珠江西航道,东至机场高速,南至黄石西路,总面积约 28 平方公里。

招标公告要求,规划要紧密围绕数字科技主题。紧密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明确人工智能、软件信息、电子竞技、物联网等数字科技产业的发展重点及发展策略,在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重点片区业态设置与体量配比上给出详细的规划。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尊重现有山水格局,遵循《白云区流溪河及其支流岸线保护红线成果与白云区河涌岸线控制区域、河道管理红线成果》等环保规划,注重珠江西航道、流溪河、白云湖、石井河、石门山等现状生态要素的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区域内现状河涌水网,构建珠水通衢的城市格局,发挥生态核心竞争力,创造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科技创新产业提供触媒。

规划还要延续与传承岭南特色、地方文化。产业规划工作应深入挖掘岭南特色元素、研究保护地方文化和传统生活习俗,开展相关活化利用工作,留住城乡记忆、丰富区域城市形态。

【记者】柳时强

【校对】杨远云


编辑 张波尔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