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一带一路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院士研讨会”在梅州市梅县区举行,众多院士、专家齐聚,为梅州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梅州中医药发展有哪些优势?梅州应如何顺势而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长寿后花园”?作为欠发达城市,如何扭转高端医疗、学术人才劣势?带着这些问题,南方+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教授、暨南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姚新生。
南方+:您是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专家,您觉得梅州在南药种植和生产加工上,有哪些优势,对于梅州发展中医药特色产业,您有哪些建议?
姚新生:梅州生态环境好,绿水青山环绕,比较有利于药材的生长。有巴戟天、土茯苓、桃金娘、苏铁蕨、鸡血藤、山苍籽、金银花、益母草、艾草等南药,这是梅州的优势。
我们在许多城市发现这样一种情况,种植药材的种类很多、量很大,但是科技成分不高,导致质量不高,药材的销售量不大。
要促进南药产业的发展,首先本地党委政府要做好总体布局,要考察市场和本地环境,选择最为合适的种类来扩大种植和生产。在南药种植和加工的过程中,要更多运用科技内涵,让中药材发挥最大的作用。
化橘红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我们发现金柚作为药材也有很高的价值。梅州是金柚之乡,利用梅县院士工作站的资源,接下来我们将会和梅州的企业合作,提取金柚的优质元素,研发中药材梅橘红,我们会尽力做好这件事。
南方+:梅州梅县要借助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长寿后花园”,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姚新生: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定位。梅州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目前乡村振兴工作也推进得非常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长寿后花园”定位准确,符合梅州实际。
将旅游和健康养生结合起来,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潮流,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做好规划。在广州从化有一个环境非常好的疗养院,面向高端人群开放,它周围生态环境好,疗养院内的设施设备也很先进。梅州可以以此为借鉴,生态资源是基础,然后要做好相关配套。
梅州离港澳、珠三角地区都比较近,可以根据大湾区人民的需求做好相关项目设计、完善配套设施,我认为梅州在这方面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南方+:作为欠发达城市,梅州较难吸引及留住高端医疗技术人才及学术人才,该如何解决中医药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
姚新生:一个地区各项事业要发展,需要人才。这次举办院士研讨会,也是借智借力一个很好的方式,但是我认为,要真正把地区经济发展起来,光靠引进人才是不够的,还应该让更多本地人才参与进来,让他们参与高端项目的研发中,从而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梅县要建一个院士工作站,我刚刚也说到我们将参与到梅州梅橘红中药材的研发中。我年龄比较大了,梅州相对较远,不能时常过来。我们将会利用网络资源,共同讨论研发,我希望在此过程中,有更多梅州的相关人才参与进来,比如说嘉应学院医学院的学生,他们能共同参与到项目的研发中,从而带动他们的成长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在其他工作的推进上也可以这样处理,更重要的是发挥本地的人才作用,培养本地的高端人才。
【全媒体记者】黄韬炜 张柳青 何苑妮
【摄影】何森垚
【通讯员】刘洪桥 钟玲芬 曾健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