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梅江区举行古民居新产业展示暨钧质楼活化利用启动仪式。梅江区委书记朱国城,区长钟秀堂,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朱瑛,梅州市古民居研究会会长温亮兴,印尼巴厘岛客乡亲会主席谢晋德等参加活动。
地处梅州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地带的梅江区,辖区内有丰富的客家文化遗产资源。而散落在城乡的800多处古民居,既是客家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更是该区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个。
梅江区极其重视古民居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古熠在活动中提到,钧质楼的活化利用是继桂芳楼片区古民居活化开发后的又一个重要项目,也是展现新梅江形象,讲好诗和远方故事,扩大“诗画梅江•文明客都”城市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
据钧质楼业主熊列长介绍,1943年,在印尼打拼的伯父熊钧康和父亲熊质康为了孝敬在家乡的奶奶,特意建造了具有客家传统特色的民居,并取名为“钧质楼”。
这座位于梅江区三角镇泮坑大道的古民居,占地共7000多平米,设有27个房间,以及有餐厅、酒吧、瑜伽馆等功能区域。经550余天“蝶变”后的钧质楼,既将现代文化气息和元素融入其中,使其具有客家土楼的清雅,又包含着现代工艺的韵味。
走进钧质楼,绿木、池塘、亭台的自然“搭配”,以及古色古味的装饰,让人觉得仿佛洗去了一身疲惫。据了解,在试营业期间,这家网红民宿就已经在朋友圈“刷屏”,得到不少游客和市民的点赞。
钧质楼活化启用仪式的举行,旨在让全社会更好地了解古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全面提升保护开发利用古民居的意识,唤醒人们的乡愁,更好传承先辈智慧,造福子孙。
同时,古民居活化利用变身“网红民宿”,也是探索其由输血式保护转变为造血式保护的一个过程,为梅江区保护开发利用古民居开启了很好的模式。据介绍,下来梅江区将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充分调动积极性,齐心做好客家古民居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为建设“诗画梅江•文明客都”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关:
【全媒体记者】黄思华
【实习生】颜廷昊
【通讯员】钟伟才 张长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