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自闭症儿童畅游珠海,两地康复机构为他们带去关怀和爱

南方+ 记者

活泼的舞蹈表演、温馨的亲子游戏、开心的海边寻宝之旅……5月5日上午,在第二十九个全国助残日前夕,珠海举办了一场自闭儿童交流会。在这场特殊的交流会中,家长、孩子、医疗机构专业人士逾180人齐聚一堂,用专业知识和欢乐气氛,为这群自闭儿童带来关怀和爱。

当天,珠澳两地共有52个家庭参与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平台,能够为珠海乃至内地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带去一些新理念;也希望能借助珠海的医疗资源,为澳门地区自闭症家庭提供医疗服务。”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科主任周翔说。

呼吁家长不要放弃小孩,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时间

“自闭症儿童和残障儿童是不同概念,前者多指语言障碍、交流障碍的这一个群体。”周翔说,如果自闭儿童在0-6岁学龄前得到专业的康复训练,也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融入社会和工作当中,所以对于这类人群最好的防控手段是早筛查、早治疗。

此次参加活动的澳门弱智人士家长协进会理事长卢绍霞说,“我的儿子就属于自闭症群体,今年他35岁了,现在自理能力都非常好。”她继续介绍,在她的孩子9个月的时候就被筛查出来患有“自闭症”,当时受限于澳门的医疗条件,她将孩子送去香港做相关的康复训练。记者现场看到,今天她的儿子在现场参加活动时,吃饭、与人交流都没有任何障碍。

“所以,我希望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耐心和时间,提早带她们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这些孩子也需要社会更多平等、关爱的目光。”卢绍霞说。

早筛查、早治疗是帮助自闭儿童的最佳方式

现场,来自珠海的自闭症家庭陈小珠说,“我的小孩6岁半才发现有轻微的自闭倾向,随后转到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相关康复训练。经过半年多的治疗现在情况也好多了,准备今年9月重新回到学校。”

周翔介绍,目前针对学龄前的自闭儿童康复训练主要是帮助治疗孩子的情绪问题、交流障碍、学习障碍、社交障碍等问题。“一般而言,通过早期治疗干预,自闭儿童基本可以正常融入社会。”

数据显示,目前珠海孤独症(俗称自闭症)发病率约为1%。截至目前,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行为科诊断孤独症相关障碍共计约2000人。记者了解到,广东省针对0-6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有相应补贴政策,目前分为全日制和时段制,全日制每年24000元,时段制每年9600元。

此次“助残日”活动由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科携手陈明金基金会、澳门弱智人士家长协进会附属曙光中心、珠海嘉康训练中心举办。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杰秾、珠海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吕简承等出席活动。


链接:

自闭症儿童有哪些症状?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康复干预成为治疗和促进孤独症患儿社会功能康复的主要途径。孤独症社交不足行为和部分刻板行为在早期即可出现,早期筛查可以发现这些异常,2岁或2岁前早期诊断可靠。具有强有力的证据可作为孤独症早期识别的5种行为标记,简称“五不”行为。

1.不(少)看:

指目光接触异常,ASD患儿早期即开始表现出对有意义的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有些ASD患儿即使可以对话,但是面对面注视仍然不正常。

2.不(少)应:

包括叫名反应和共同注意(JA)。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反应不敏感通常是家长较早发现的ASD表现之一,也有证据表明叫名反应不敏感不仅可以从正常儿童中识别出ASD,也可较好地分辨ASD与其他发育问题的儿童;JA是幼儿早期社会认知发展中的一种协调性注意能力,是指个体借助手指指向、眼神等与他人共同关注二者之外的某一物体或者事件。在对ASD患儿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在14~15月龄即表现出较低与JA相关的沟通水平下降,因此JA缺陷也是"不应"的表现,

3.不(少)指:

即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ASD患儿可能早在12月龄时就表现出肢体动作的使用频率下降,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4.不(少)语:

多数ASD患儿存在语言出现延迟,家长最多关注的也往往是儿童语言问题,尽管语言发育延迟并非ASD诊断的必要条件,其他发育行为障碍也多表现有语言发育延迟,但对于语言发育延迟儿童务必考虑ASD可能。

5.不当:

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ASD患儿从12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于物品的不恰当使用,包括旋转、排列以及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比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注视等。言语的不当也应该注意,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

【记者】黄鹤林

编辑 蔡如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