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美学生自主创作13件雕塑作品,未来有望在梅州五华落地

广东教育头条
+ 订阅

蔡思仪看到自己的雕塑作品《最后一颗子弹》,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近日,“形塑五华——纪念肖像创作课程汇报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展出了13件本科生自主创作的雕塑作品。

此次展览缘起于一次“红色之旅”。去年9月,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18名同学来到梅州五华采风,在老师和当地向导的带领下,走进古大存故居、长乐学宫等革命历史见证地,翻查当地文化宫、乡村祠堂里的文图资料——他们要为革命历史人物塑像。

“我从小就有英雄情怀,想塑造一个心目中理想的英雄形象。”蔡思仪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大五学生,在她的创作名单中,早早就锁定了东江红军独立第二师第二团团长古宜权。

1932年,古宜权率部抵抗国民党军围剿,在身负重伤、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仍不愿被俘,最终饮弹自尽,牺牲时年仅28岁。然而,在当地的寻访令蔡思仪有些挫败感。烈士英年早逝,仅有一张轮廓模糊的照片存世,有关他本人的故事更是少之又少。

回到学校后,她通过图书馆、网络搜索古宜权战斗过的革命历史,反复观看反映那个时期的影视作品,心中的英雄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陈宏践在指导过程中发现,严肃题材并没有影响学生们的个性化创作。蔡思仪选择写意的塑造手法,人物五官根据照片比例位置进行分析塑造,手脚上的细节则是托同学摆拍作为参考。人物的服装、草鞋、枪则是查找那个时期的历史文物照片、影视资料等打印出来对照着做。

“休息时我常常对着雕塑发呆,想象着烈士牺牲一刻的内心想法。”带着对英雄的崇敬和感恩,蔡思仪从泥塑小样开始,用一个月放大到一米二的初稿。由于其他课程紧凑,她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把初稿扫描进电脑,把支撑人物的花海、底座进行再塑造。随后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修改调整造型,送到工厂雕刻泡沫稿。很多机器无法雕刻的细节,只能用手一刀一刀刻出来。最后翻模、上色,将古宜权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

“学生们内心有家国情怀,要引导他们自己去体验,而不是一味灌输。”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刘燕平说,“红色之旅”的初衷是把教学课和思政课开到革命老区去,让这些“95后”大学生直面革命历史宏大题材。

革命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是从潘鹤、梁明诚再到黎明,三代广美雕塑人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

今年,广美学生们也在用凝固的艺术语言,讲述他们的家国情怀。高炫的作品《李友梅将军像》运用写实手法,表现战斗后人物冷静坚毅的状态,讴歌爱国将领奋不顾身、抗击入侵的历史功勋;吴兆盈、张馨元的作品《革命先驱——黄国梁》用崩坏的石头截面和人物形成一座石碑,加入五华地图、围龙屋等客家元素,记录着红土地孕育革命种子的历史进程……广美正在积极促成这批作品落地五华,让艺术介入乡村振兴,让革命精神星火相传。

“纪念五华英雄,传承红色基因。”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学生申博伟说,以前我们会更注重表达自我的“小情绪”,现在的创作目的很明确,就是在“大文化”“大历史”的环境中创作。“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我们都感到很有意义。”

【记者】杜玮淦 吴少敏

【视频剪辑】许钰敏(实习生)

【通讯员】刘颖倩 谭国柱

【图片】由广州美术学院提供

【校对】黄黎繁

编辑 麦小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