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一图带你了解粤东粤西粤北劳动力画像,你的家乡流行什么风

南方+ 记者



根据各市招聘指数显示,招聘排行前三的主要以普工/技工、人事/行政/后勤、司机/交通服务、销售、餐饮为主。

就业新风向:电商物流招聘指数渐热

除热门职位外,淘宝职位在个别城市招聘指数中挤入前十,让人眼前一亮。如汕头物流、淘宝职位招聘指数都排行前十,揭阳的淘宝职位招聘排行前三,招聘指数达到410.1。

电商物流就业在汕头、揭阳逐年增加的背后,背后是什么因素在推动?根据阿里研究院公布的《广东省县域电子商务数据报告(2016-2017)》(下称“报告”)指出,2017年广东省已发现411个淘宝村、54个淘宝镇,皆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广州、汕头、揭阳的淘宝村数量位居全省前三位。

求职者画像:东西两翼人民偏爱“吃”

从招聘指数来看,揭阳、潮州、汕头、茂名、湛江、阳江等六市的餐饮业招聘指数皆进入前三。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8》数据显示,同属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的潮、汕、揭、湛、茂、阳六市,其餐饮业企业数和营业额体量都比较靠前。而餐饮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水平,往往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市场活跃程度,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的经济活力由此可见一斑。

就业地图:除了家门口还爱去哪里?

现代社会除了留在本地就业的劳动力,还有相当一部分外出的劳动力,特别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成立和发展,城市群的集群效应更大,全省各城市之间劳动力交流更趋频繁。那么,除了家乡,粤东粤西粤北12城的劳动力更偏爱到哪儿就业呢?

根据58指数各城市的流入劳动量构成排行显示:粤西劳动人民爱去深圳、广州;茂名人尤其爱去深圳、广州、东莞、珠海;潮汕地区劳动人民不怎么爱外出打工,跟当地的民风有很大的关系。粤北地区劳动力则较为分散,主要是根据地缘关系流向,如云浮劳动人民爱去地缘相对较近的佛山、肇庆;清远人则爱去地缘较近的广州、佛山;河源劳动人民则偏爱到邻市惠州工作。

就业小趋势:经济承接转移带动返乡就业潮

不可否认,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经济发展跟珠三角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近年来,这些城市在产业发展、区域布局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布局下呈现出不少亮点。

如在粤港澳大湾区格局内华侨城集团筹划在湛江投资500亿元发展滨海旅游。2018年陆河比亚迪年产值超百亿,信利TFT5代线正式投产,宝丽华甲湖湾电厂并网发电,汕尾海上风电项目正式动工,海工装备基地落户陆丰,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电力能源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汕头和广东工业大学共建协同创新研究院、汕头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带动了返乡就业的小趋势。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除潮州外,12城近五年的就业人数每年均有小幅上升,升幅最大的是湛江。忽略每年本地自然人口新增劳动力不计,每年都有不少候鸟返乡创业就业。

相信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引领带动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力布局将重新洗牌,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也将面临重构。

【策划/统筹】陈丹佳 冯玉怡

【文本】冯玉怡

【图表】陈乐

【出品】南方日报地方新闻部

编辑 冯玉怡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