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澳大利亚领事馆、澳洲可伦宾动物保护中心、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广州专员办、番禺海关等中澳相关机构负责人及代表齐聚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共同庆祝澳洲国宝考拉幸福安家广州长隆13周年。在中澳双方的共同见证下,全球首个专注于有袋类动物保育研究的“长隆有袋类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2006年,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得以获批引进澳洲国宝考拉的动物园,广州长隆引进了6只考拉,半年后成功繁育出全球唯一的考拉双胞胎,如今长隆的考拉大家族已经拥有60位成员,过去一年又喜添4只共6只第六代,六代同堂的大种群继续不断壮大,成为澳洲以外全球最大考拉海外种群。
长隆考拉六代同堂,超百岁考拉Uki喜迎“来孙”
在林业部门及广州海关的大力支持下,早在2000年长隆就开始为引进考拉做准备,建设了专业的隔离检疫场,并开始大面积种植桉树,现在广州番禺和清远有三大桉树叶种植基地,面积共125亩,20多个桉树品种。
考拉们初到中国,由于季节气候差异,食欲下降严重,专家专门到河源的大山上寻找它们爱吃的“邓恩桉”。首批考拉Robyn和Uki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在引进当年7月份先后发情、完成交配并顺利产下小仔,从此考拉在广州开启了开枝散叶的传奇。在Uki诞下首只广州产考拉后不久,考拉“淘淘”更是一举诞下世界唯一的考拉双胞胎,震惊了澳洲,澳洲可伦宾动物保护中心决定与长隆展开长期深度合作。
考拉Uki今年3月在岁月静好中度过了自己的17岁生日,考拉平均寿命10-12岁,Uki相当于人类超百岁高龄,是名副其实的祖奶奶级考拉。长隆动物专家介绍,Uki有1个儿子、2个孙子、1个曾孙、1个玄孙女,还有一位2018年10月29日诞生刚满半周岁还没出袋的来孙,实现六代同堂。虽然年纪最大,不过Uki吃得好、睡得香,今年年初体检各项指标都很好,每日体表淋巴结等触碰检查也从未出现异常,体重维持在5kg上下,特别稳定。
长隆成立全球首个“有袋类研究中心”
除了考拉以外,澳洲国徽上的标志动物——袋鼠也是代表性的有袋类动物,长隆至今已繁育拥有大赤袋鼠、东灰袋鼠、西灰袋鼠三大类袋鼠超100只。有袋类是哺乳类动物中的一种,其特征是没有发育完全的胎盘,均早产,早产儿会待在母体之育儿袋里吸奶长大。长隆2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珍稀动物的研究、繁育、保护和科普教育,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有袋类动物繁育经验和完备的科研力量,长隆正式成立全球首个“有袋类研究中心”。
长隆动物专家表示,考拉和袋鼠一样是发育不完全的动物,小考拉出生时才2厘米长、不到1克重,没有毛发、视力与听力,出生后凭借先天具有的方向感爬到母亲的育儿袋中,6个月开始才可以出袋生活。期间经常出现幼仔因无力、贪玩或者母亲粗心而掉袋,这就需要全天候专人24小时监控,“奶爸奶妈”们在各个阶段从不敢懈“袋”。
考拉双胞胎9个月大时,因妈妈淘淘奶水严重不足,刚刚与儿子分开不久的Uki便当起了“乐乐”的养母。考拉“互补”带仔、母性相辅相成的天性打开了长隆动物专家们的思路。根据考拉野外生活的特点,以及多年以来的观察考拉行为与实践尝试,长隆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提高考拉幼仔存活率的秘诀:将小仔日龄相近的母考拉安排住在一起。
长隆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动植物官董贵信表示,未来将以大量数据资料和繁育实践经验作为科研基础,对有袋类动物的繁育和异地保护等领域进行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研究,把长隆的繁育突破“袋袋相传”下去,为珍稀濒危动物物种的繁衍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自然做出更大的贡献。
澳洲可伦宾动物保护中心的代表说,长隆有袋类研究中心”的成立,填补了世界上有袋类物种的繁育、研究、保护的空白。据悉,长隆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野生动物繁育保护基地之一,先后建立了世界级的白虎繁育保护基地,野生动物营养中心、灵长类动物繁育中心、鹦鹉繁育中心以及野生动物疾病防控中心等分工明确的业务研究科室。
【记者】蔡华锋
【摄影】肖雄 实习生陈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