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村科特派报道丨无尽“柚惑” “南方农村报科技特派员”助农培训会首站梅州圆满落幕

南方+ 记者

4月28日,2019中国(梅州)柚类品质种植大会暨“南方农村报科技特派员”助农培训会在全国第二大柚类主产区——梅州举办,来自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梅州市科技局、梅县区农业农村局、梅县区和大埔县科工商务局等领导和嘉宾以及多位产业的相关权威专家和梅州柚类相关协会、种植户、流通商等6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梅州柚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据悉,本次大会由南方农村报、农财网柑桔通主办,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梅县区科工商务局协办,金正大生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大会现场高朋满座。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罗广宁在致辞中表示,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具有光荣传统的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亲切关心指导、亲自总结提升创新的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制度。在科技的带动下,梅州市先后培育了“木子”、“顺兴”、“嘉丰”等多个金柚品牌,远近闻名。

谈到如何提高梅州金柚的种植水平和安全生产加工时,罗广宁认为,“可以借助我们目前正在积极推动的农村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来解决这一难题。”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罗广宁致辞

“南方农村报科技特派员助农培训活动走进梅州,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形式,带来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将有助于广大柚农掌握科学种植方法、提高柚果产品质量,为推动梅州柚果产业做优做强再添动力。”梅州市科技局副局长熊华表示,柚果产业已成为梅州名副其实的农业主导产业,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2018年9月,梅州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让梅州柚在全国人民面前惊艳亮相,进一步提升了梅州市柚果产业的知名度;同年11月,召开“柚果产业发展专家问策会”,邀请了4位院士、14位专家前来支招献策。

梅州市科技局副局长熊华致辞

“对于梅州,柚子不仅仅是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更关系到种植户家庭的收入。”金正大集团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吴晓清认为,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只有提高果品质量,开辟更多产销对接的渠道,才能抱稳柚类产业的金饭碗,发展壮大梅州柚类产业,真正将“丰产”变“丰收”,实现品质富农、品牌强农。

金正大集团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吴晓清致辞

2018年,全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入库总数达1.3万余名,汇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成果700余条,力争以科技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形成充满活力的农村科技发展新格局,打造新时代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广东模式”。“今年,在广东省科技厅的指导和推动下,广东农村科技特派员覆盖范围更大、领域更广、程度更深、氛围更浓,南方农村报也有幸成为其中一支队伍。”南方农村报副主编、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秘书长胡念飞表示,期望能发挥媒体的桥梁作用,整合多方力量,做一个有理想的农村科技推动者。

胡念飞还表示,作为中国面向农村发行量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南方农村报今后将一如既往给包括梅州柚种植户在内的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更加快速、全面、权威的各种农业资讯和技术,同时加强梅州柚产业正面宣传,擦亮梅州柚金色招牌,助力全产业链高质量健康发展。

南方农村报副主编、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秘书长胡念飞致辞

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广东积极组织全省科研人员深入基层服农、助农、富农。

大会现场,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罗广宁,南方农村报副主编、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秘书长胡念飞,梅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熊华,梅州市果树研究所所长钟进良;梅县区科工商务局局长张云龙,大埔县科工商务局副局长苏志强,金正大集团广东公司总经理吴晓清共同见证“南方农村报科技特派员”助农培训正式启动。

据了解,2016年9月,广东省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一系列支持措施,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功能作用进一步发挥。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广东省农业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罗广宁,南方农村报副主编、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秘书长胡念飞,梅州市科技局副局长熊华,梅州市果树研究所所长钟进良,梅县区科工商务局局长张云龙,大埔县科工商务局副局长苏志强,金正大集团广东大区总经理刘国庆共同见证“南方农村报科技特派员”助农培训正式启动。

专家热议:如何高品质助推梅州柚产业

据了解,梅州柚生产地域覆盖了所辖的梅县区、大埔县、兴宁市等共65个镇,主栽品种为沙田柚、蜜柚和脐橙,种植面积约60万亩,产量约90万吨。

如何种出饱满多汁高品质柚子?梅州市果树研究所所长钟进良从土壤结构上告诉了我们答案,蜜柚最适宜种植于红壤土,沙田柚最适宜种植紫色土和矿物质土壤,而地下水位较高的水田等地域不适合种植沙田柚。

钟进良还谈到,黄龙病是制约梅州柚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病害,在防控时,要建立以黄龙病为第一重要病害,柑橘木虱为第一重要害虫的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可以从控制柑橘木虱、栽种无病苗木、建立防护林进行生态隔离等方面进行防治。

梅州市果树研究所所长钟进良发表演讲

对于近期梅州蜜柚落果严重,座果率低的问题,福建省平和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周长征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从气候上来看,春季天气异常,昼夜温差大。其次,去年是暖冬,蜜柚花芽分化时间长、花量大等问题,也会导致柚树养分供应不足而落果。针对这个问题,周长征建议种植户在柚子开花期抹掉多余的树枝,疏花疏果,并尽量多喷叶面肥。

福建省平和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周长征发表演讲

“2012以来年,梅州陆续组建了金柚、脐橙等多个市级农业协会,对农产品进行统一编码,吸引了全市柚类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逾百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主体。”谈到梅州柚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梅州市金柚协会会长、木子李品牌创始人李永生表示,梅州还建立了以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从业农民为主的产业体系,让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共建共享共富。

梅州市金柚协会会长、木子李品牌创始人李永生发表演讲

“柚子要想卖的好,需要产区搭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研究消费市场的变化,来指导生产流通。结合当下生鲜农产品种产销各环节的需求来看,产品销售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产地端供应链服务能力不足。”南方农村报农产品流通分析师杨吉龙指出,产区要把服务采购商当成工作重点,让采购轻松、便捷,让梅州柚子通过货运、物流、出口等方式,源源不断从产区运往全国和海外市场。

农产品流通分析师杨吉龙发表演讲

目前,梅州柚子产区主要面临着土壤偏酸、有机质缺乏、镁锌硼元素缺乏等问题,导致柚子产量低、品质差,金正大集团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徐礼谱博士介绍,金正大的营养解决方案从基础理论、调研实践出发,并充分研究柚子的需肥规律、需肥节点、产区土壤、气候特点等因素。他表示,大量的试验数据标明,通过使用金正大柚类全程营养解决方案,柚树生长旺盛、果实外观靓、果肉甜糯多汁,品质提升提升明显。

金正大集团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徐礼谱博士

“这次助农培训规模大,现场专家的讲课很有针对性,让我收获不少,希望这类助农培训越多越好。”前来听会的梅州市大埔县柚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南方+、南方农村报记者 郑玉婷 

摄影 陈建斯 统筹 喻淑琴


编辑 樊静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