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程序员海外泄露源代码,获刑半年罚款20万

南方会
+ 订阅

4月28日,大疆农业向南方+记者确认,大疆前员工因泄露公司源代码造成超百万损失,最终获刑半年、被罚20万元。

近日,深圳市检察院披露了一宗知识产权犯罪的案件,为某著名无人机企业前程序员泄露商业秘密,4月上旬,该案在法院做出一审判决。综合考虑犯罪情节以及自愿认罪、有悔罪表现,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该当事人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人民币。后记者向大疆求证,确定该案件当事人为大疆前员工。

事件需追溯到2017年9月初,大疆公司的漏洞举报邮箱收到海外邮件,称在互联网的GitHub代码分享社区上,发现有包含公司源代码等重要敏感信息的链接,邮件中写道——“这些代码中包含的一些敏感信息是不应该被放在网上的……这件事对你们的知识产权会有巨大的影响……”

随后,大疆向公安机关报案,调查显示该公司一名软件工程师曾在GitHub网站上开设了账号,并建立了“公有仓库”。其通过一个计算机指令,将含有公司农业无人机的管理平台和农机喷洒系统两个模块的代码上传至GitHub网站的“公有仓库”,造成了源代码泄露。据了解,GitHub网站是全球最大的代码分享社区,拥有超过900万开发者用户,去年被微软斥巨资收购。在该网站上,程序员可以设立“共有仓库”或“私有仓库”存放代码,其中“共有仓库”对全球用户可见,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发现并下载别人分享的代码。

经向大疆证实,该名员工毕业于著名高校,在大疆农业担任软件工程师,负责编写农业无人机的管理平台和农机喷洒系统代码。经鉴定,该名工程师泄露出去的代码具有非公知性,且已用于该公司农业无人机产品,具有实用性,公司也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因此,属于商业秘密。经评估,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116.4万元人民币。

根据刑法规定,违反权利人关于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造成严重后果,应当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追究刑事责任。据办案检察官表示,这名员工入职时,就知识产权保护和保密事项签订了专门的《保密协议》,而且,公司发布的《员工信息安全守则》,明确了关于产品的技术细节(代码、图纸、设计方案等相关文档)是“最核心机密”,“严禁泄露”,同时明确告诉员工,“泄露”的行为包括“将信息放置(暴露)在任何没有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的外部人员可以接触的地方”,并明示“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媒体、论坛、独立网站等”。

案发后,这名员工第一时间删除了相关代码,并积极配合调查,防止事态扩大。南山区检察院对该案提起公诉后,鉴于其有自首行为,综合考虑其犯罪情节以及自愿认罪、有悔罪表现,今年4月上旬,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该员工被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人民币。

经办此案检察官发出提醒:“深圳作为科技之都、创新之城,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相对较强。很多公司和员工签署的劳动合同、保密协议等,都规定员工有不得泄露公司商业秘密的义务。职场中人,如果不认真了解自己的保密义务,不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就有可能犯下类似错误。另外,公司也不要认为和员工签署了保密协议就能高枕无忧,平时要注意加强保密教育和培训,经常提醒员工避免工作中的一些雷区。”

一直以来,大疆对各种“内鬼”保持严厉打压态势。今年年初,大疆共处理涉嫌腐败和渎职人员45人,腐败行为导致大疆损失超10亿元。大疆公关团队表示,大疆不会因为发展速度快就宽容腐败,也不会因为腐败就停下发展的脚步。

【记者】张秀娟 陈熊海

编辑 刘越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