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汉字,岭南师院这位老师把汉字设计带上国际展台

广东教育头条
+ 订阅

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李强和合作伙伴创作的作品《欢天喜地》,以中国传统吉祥汉字“囍”为元素,融入代表性别的符号、安徽花雕床纹样,构成一幅喜庆甜美的作品,生动形象地传达了中国纹样之美。该作品入选2019纹样中国设计(荷兰)展,将在今年8月份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展出。

善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李强在岭南师院从事美术设计教育有18年之久,在从事教学的同时,努力进行专业创作。他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善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李强受香港著名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的影响,坚信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除本专业的学习之外,还应加强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他认为,只有根植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设计作品才有其本质的生命力,才能经得起时间推敲。

“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具有很好的传播效应,设计师要用好的作品来展示中国文化自信。”李强说。在他设计的大多数作品中,基本都巧妙运用中国传统汉字,其中借用传统吉祥合体字最为突出,在展示汉字魅力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汉字赋予了新的表达形式、新的传承与发展。

除了《欢天喜地》这幅代表作之外,在第十三届“靳埭强设计奖”全球华人设计大赛中,李强凭着字体海报设计作品《“水”成语》系列作品,获得了获得大赛专业组铜奖。这幅作品灵活借用了中国传统吉祥合体字,融入民间吉祥图样道士“符”元素,表达了“水”是世界万物的护身符,没有水一切将不再存在的理念。

国际展览和讲座的常客

打开李强的微信朋友圈,写着这样的个性签名:Don’t strive to be famous, strive to be talented。“不要为了成名而奋斗,要努力成为有才华的人。”正是他的人生格言。李强目前为国家文化与旅游部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库重点人才,担任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等职务,时常受邀参加全国各地设计展览、乃至外国设计展览。更为重要的是,他想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学习,开阔眼界,提高设计水平。

3月8日,李强作为3位中国年轻设计师之一,应邀赴韩国首尔参加“2019字汇·国际设计联合展”,并在学术论坛上作题为《共生的智慧——我的汉字艺术设计实践与研究》的报告。在这次展览上,李强展出自己近年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作品30余件。4月9日,李强再次登上了全国G3数字印刷创意设计大赛的颁奖典礼,他创作的作品《创意100》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文创类银奖。

机会留个有准备的人,也是留给努力奋斗的人。近年来,李强的设计作品获奖无数: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暨国家包装设计奖海报设计类铜奖、标志设计类优秀奖,第二届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教师组视觉传达设计类金奖,全国高校节能宣传公益广告设计大赛银奖、优秀奖等。他的作品还入选中国国际汉字意象海报展、澳门国际设计双年展、第三届上海亚洲平面设计双年展、首届深圳国际海报节、亚洲联盟超越设计展。

【记者】杜玮淦

【通讯员】 廖雨菊

【校对】居伟强

编辑 麦小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