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423字也掩盖不住才华!惠州高中生的精短书评,你Pick谁?

惠州大课堂
+ 订阅

龙潭读书节、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经典诗词传唱大赛、“最佳书评奖”网络评选……从3月25日开始,围绕首届“龙潭读书节”,惠州市实验中学先后举办一系列活动,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4月23日当天,惠州市实验中学还举办读书节开放日活动。

为举办好其中的“最佳书评奖”网络评选活动,该校提前半个月在全校发起“十五天阅读一本书,写一段不超过423字的书评”。在此倡议下,该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尽情展示才华,在字数的限制下,交上的读书心得也才气“侧漏”。尺幅之间,亦有波澜。

为管中窥豹,以一个学校为样本,让更多人了解惠州的高中学生喜欢阅读哪些书籍,读完之后有哪些感悟,他们的才华怎样?见解如何?南方+特精选其中9则短书评,并适当予以删减,只保留其中最精华的部分,分享给大家。

为了鼓励这些未来的“书评家”,我们还专门制作以下投票,您如果喜欢他们的见解或才华,可以为他们疯狂打CALL↓↓

423字也掩盖不住才华!这些高中生的精短书评,你Pick谁?(可多选) 1、《一剪宋朝的时光》:时光美得惊心动魄 2、《人间失格》:绝望下的呐喊 3、《世有桃花》:有一言难尽的暧昧 4、《台北人》:多少荣华梦,一夕迹无踪 5、《一剪宋朝的时光》 :与尘世风景相忘 6、《千年一叹》:文明的血泪 7、《知行合一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8、《存在主义咖啡馆》:现象直指本质 9、《活着》: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 提交

1、高一(2班)陈梓卉:《一剪宋朝的时光》书评

那是用一阙词换一壶酒的朝代,也是用一首词可以换一座城池的朝代。

淡淡秋风微雨过,流光瘦减繁华。还忆经年宋唐事,心头一点朱砂。

那年春时,梨花胜雪,看不到世上人家。烟雨江南,静谧如梦,时光美得惊心动魄。在那一场宋朝梨花雨中尝尽菲薄流年,盼望罗带同心,终抵不过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2、高一(6)班陈浩源:绝望下的呐喊

如果说有哪一部书可以让人感到深深的压抑,如同被鬼压身一般,喊也喊不出来,动也动不了的恐惧,《人间失格》必定榜上有名。《人间失格》的色调是暗淡无光的,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感,以至于我不能一口气读完,我必须歇一歇,缓一缓,带给自己的冲击实在太大。

……

非常沉重的独白,是人生绝望的极致。太了解人生,也就是绝对悲观。这也许就是他的成就,也是他的悲剧。

3、高一(19)班黄为庆:《世有桃花》书评

自诗经初见,到秦汉飘摇,唐之明艳,宋之清丽,桃花的意象便在古典诗词中绵延不绝,遮蔓,轮回。桃花在中国,太复杂,但凡想起,先有一言难尽的暧昧。

初遇此书,便为它的封面所惊艳,仿佛自己置身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桃花灼灼,枝叶蓁蓁,每一朵桃花,都自成一个世界......细捻旧时月色,细品灼灼桃花,桃之简净,桃之轻灵,桃之凄婉,桃之艳媚,桃之贞烈,都能于书中寻得……

4、高一19班张可瑶:《台北人》书评

将门白先勇,撰书《台北人》。短篇十四录,兼附四小评。

扉楔《乌衣巷》,开篇《尹雪艳》。开卷耽其文,掩卷心悯然。

因之为短评,书我再三叹。

……

三叹台北人,生死一瞬间。多少荣华梦,一夕迹无踪。

青春变腐朽,白骨埋垄中。漂然尹雪艳,岁移颜不变。

许似回魂魄,俯世恸凄苦。料峭早酒醒,然畏视今吾。

那堪憔悴损?冤孽已定数。参商不能胜,舍书空哭悲。

实非台北人,却是异乡客。可堪伤心人,伤心酹旧坟。

5、高二3班刘 梦:《一剪宋朝的时光》

诗是通往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路,包括宇宙和心灵;世界上任何一条路最后都会归于诗,包括生与死。流年寂寞,唯诗句,知心解意。

和白落梅一起闲居室内,煮铭听雨,于《一剪宋朝的时光》里,与尘世风景相忘。 宋朝,那是用一阕词换一壶酒的朝代,那是风流雅士,绝色佳人意气风发的朝代,也是用一首词可以换一座城池的朝代……

6、高二(六)班游凯欣:文明的血泪 ——《千年一叹》书评

……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余秋雨先生只是发自内心的敬畏、赞叹文明留下的古迹。于是他将自己最深的想法写下来,这才有了这本书。没有什么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这只是一个学者的笔记,遍访古文明的笔记。笔记中有的只是学者对古文明的敬畏与深思罢了。

……

古迹被破坏,被倒卖,现世人能看到的盛景,后世人能否看到着实是个未知数。而作者也想借这部作品呼吁大家,将文明保护起来……

7、高二(9)张仕燕:评《知行合一王阳明》

……王阳明在解决战事时还不忘给自己的学生讲课是如此的淡定,可见他的心学是如此了不得。他的知行合一使用自如,主要是因为他的内心足够强大,心无杂念,心无私欲,他做任何事首先询问自己的良知,当他思虑不周,无数鲜血流淌在他眼前时他会处于良知而感到后悔。他一生都热衷于心学,更热衷于传播心学,他告诫自己的弟子在做任何事都要知行合一,出于良知。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心学,临死前说过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说明他这一生是光明坦荡的,是无悔的。他的辉煌传奇值得我们去品读,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8、高二(16)班林点山:评《存在主义咖啡馆》

……存在主义是什么?它是一种一战后蓬勃发展的哲学流派,强调人存在的意义与自由。然而,面对一种哲学流派,本书没有教科书式的讲解,它选择了一种巧妙的切入点——哲学家,及他们所处的现实。于是,从一次咖啡馆里的对话开始,从一杯简单的鸡尾酒开始,一种思想借用哲学家们生动的生命呈现,上世纪迸发喷涌的活力,被融汇在萨特与波伏娃的“越轨”爱情、加缪的忘情争吵,与海德格尔的战壕之中。现象直指本质,也许书籍本身,亦是存在主义的体现。

9、高二(18)班姓名赵颖楠:评《活着》

《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

……

生命是难能可贵的,而有意义的活着更是值得人们去追寻,同学们,当你们面对困难不知所措甚至是灰心丧气时,请打开《活着》这本书,它会让你找到勇气与力量!

【记者】周春

【摄影】王昌辉

【通讯员】何碧兰  吴雨华  刘珊珊

编辑 糜朝霞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