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澳岛上自然风光秀丽,村民世代亦农亦渔,并得风气之先,人文底蕴丰厚。在历史的长河中,淇澳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岛上至今仍留存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小的淇澳村,不仅有祖庙、文昌宫、天后宫、东澳古庙等众多的祠堂庙宇,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淇澳白石街及苏兆征故居陈列馆,以及珠三角最大的一片红树林,近年更新建环岛绿道,是市民朋友游玩的好去处。(文末有惊喜噢)
淇澳岛自然景色优美,
素有“九湾十八峰”之说,
被誉为“珠海十景”之一
01
淇澳村史馆
淇澳村史馆设在淇澳钟氏大宗祠,始建年代不详,民国时期做过维修,为淇澳岛钟姓村民的祠堂。面阔三间,三进,总面阔12.58 米,总进深27.17米,建筑占地面积378.59平方米。
该馆通过文字资料、历史照片及实物,从淇澳的地理、历史、人文、源流、大事、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今日面貌等方面,全面介绍淇澳村的历史根源和深厚的文化,使淇澳村优秀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同时使文物古建得到活化利用,向市民呈现一个全方位的南海明珠。馆内还设立了淇澳端午祈福巡游非遗传承基地。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02
苏兆征故居陈列馆
从海员到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
苏兆征(1885-1929),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淇澳村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著名领袖,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他,2010年实施了苏兆征故居文保工程,修建了苏兆征故居陈列馆。陈列馆占地514平方米,建筑面积274平方米,2011年6月28日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并专题陈列了《从海员到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共和国英烈苏兆征》展览,运用主题浮雕、人物场景、油画等艺术手法,概括了苏兆征波澜壮阔的一生。
为了缅怀英烈,苏兆征故居陈列馆每年都组织策划一系列活动,如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祭英烈活动,五四青年节开展“弘扬五四精神”主题活动,端午时节开展本土民俗与红色文化结合的主题活动等等。
03
淇澳白石街
淇澳白石街由街口的淇澳抗英纪念广场、炮台广场、兆征纪念广场及连接两广场由民居相狭的白石街街道空间组成,包括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白石街(含古炮台遗址、天后宫)和苏兆征故居及蔡氏宗祠、祖庙、钟氏大宗祠等重要历史建筑。
淇澳白石街具有民俗史、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研究价值。白石街集中体现了淇澳岛原住民自然村落的风土民情,是淇澳岛居民武装抵抗外强的历史见证。据考证, 1833年,英、美商人占据淇澳岛金星门,并以此地作为走私鸦片的驿站。
是年10月15日,英、美商人组织十五六艘武装驳艇,闯入淇澳岛东北部的马溪海,发炮向村中轰炸,妄图侵占淇澳村,在该岛建国际商埠。淇澳村民严阵以待,齐集于天后宫前,用土炮、铜铁炮还击。时因潮水渐退,敌船搁浅,进退维谷,被迫扯起白旗投降,赔偿白银3000两,后撤出金星门。淇澳村民用这笔赔款修建了天后宫,并建了白石街。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淇澳村之役时间在鸦片战争前七年,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前约八年,是中国人民自发武装反抗西方鸦片贩子之首役,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信号和三元里抗英斗争的预演,意义重大,值得纪念。
04
淇澳古炮台
位于唐家湾镇淇澳村白石街上。建于清康熙末年。坐东南向西北。建筑占地面积约1000 平方米。现炮台夯墙残存长40.5 米,宽0.55 米,灰砂砌筑,原有9个炮眼。
古炮台于1994 年与淇澳天后宫、淇澳白石街抗英遗址一起被核定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 年5月与淇澳天后宫、淇澳白石街一起被核定公布为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05
淇澳天后宫
位于唐家湾镇淇澳村白石街上。始建时间不详,清道光十三年(1833)重修。坐西南向东北。面阔三间,三进,二进为香亭。面阔14.15米,总进深20.55米,建筑占地面积290.8 平方米。正殿不设梁架,以砖墙承托檩木。硬山顶,无脊饰,青砖墙、石墙基,石柱础,石柱、木柱并用。有木雕、石雕、灰塑和彩画。正殿供奉天后娘娘,左厢供奉金花夫人,右厢供奉抗英英雄“蔡二将军”。
道光十三年(1833)10 月13 日,淇澳村民曾聚集在天后宫前还击英、美鸦片贩子的骚扰,并取得胜利,用获得的赔款修复被炮火损坏的天后宫,铺筑“白石街”。淇澳天后宫于1994 年与淇澳白石街抗英遗址和淇澳炮台遗址一起被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 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06
淇澳祖庙
位于唐家湾镇淇澳村白石街上。始建于南宋淳年间(1241—1252 ),在清康熙(1662—1722)、乾隆(1736—1795 )、同治年间(1862—1874 )均有修缮,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硬山顶,青砖墙,灰瓦面,无脊饰,石墙基,石柱础,石柱、木柱并用。有木雕、石雕、灰塑和彩画。石门额阴刻“祖庙”,两旁有木刻对联“怀抱淇阳,匡扶海国”。右廊墙上有石碑四方。庙正殿供奉“三山司马王侯”“华佗先师”“雷公”“电母”“雨师” “水神爷” “谭梁地主”等神雕像。
据族谱记载,南宋淳元年(1241),梁、范、谭三姓上岛,在现祖庙处搭寮供奉菩萨像,淳四年(1244)后,岛上居民拆寮建庙,并把谭姓和梁姓视为淇澳岛地主供奉在祖庙里,成为淇澳岛十一姓共同拜祭菩萨和先祖的庙宇。祖庙历来都是淇澳岛村民磋商重要事情和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的场所之一,2011 年5月被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07
淇澳红树林保护区
珠海淇澳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集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生态系统于一体的综合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湿地、鸟类及海岛生态环境,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候鸟原生地和发展史的重要基地。保护区的建立必将为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家园发挥应有的作用。
近日,中央电视台拍摄《春暖花开》节目,把广东生态景区拍摄点选定在珠海淇澳红树林保护区。
节目展现了淇澳红树林保护区湿地生态修复成果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让全国观众领略了保护区一片生机盎然、春暖花开的景象。
美到惊动央视的红树林要在五一恢复开放啦!快来呀!
淇澳原“因远望如旗张建于海外”而名“旗纛澳”,曾改名奇独澳,后于清康熙23年(1684),正式易名为淇澳。淇澳村人杰地灵,培育出清代康熙年间将军钟宝、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苏兆征等杰出名人;村中历史建筑留存众多,除十余座古庙宇外,还有村民为纪念抗击英国侵略者胜利、用侵略者赔款修建的白石街;保留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淇澳端午祈福巡游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银虾酱等独具特色的优秀民俗活动、传统民间技艺。其自然生态环境也十分优美。
除此之外,2019珠海高新区五一嘉年华暨第五届唐家湾美食节也要来啦!
点击图片穿越查看具体介绍
在满足美食享受的同时,漫步在美丽的淇澳,欣赏古老的建筑,感受沉淀的文化,你心动了吗?五一小长假,我们在淇澳等你!
公众号
zhgx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