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曼昆不教《经济学原理》了,考研的你还记得他的教科书吗?

观天下
+ 订阅

上个月,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在自己的博客上发了一条标题为“Passing the Baton”(传递接力棒)的短文,里面链接着哈佛大学校报Harvard Crimson关于其不再教授《经济学原理》课程(课程号:EC10)的报道。曼昆个人博客,红色线条标注的是他的“传递交接棒”一文。

哈佛校报对曼昆“下课”的报道。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曼昆是谁?他不教这门课关我什么事?(说得好像我能去哈佛上课一样……)

可能你已经忘了格里高利•曼昆这个名字,就像你把所有知识都还给了老师一样。但是你有可能还记得这本书:

是的,这本不知道折磨了多少考生的《经济学原理》,就是曼昆写的。

宣布“下课”之前,曼昆已经当了哈佛大学编号为EC10的这门课的“掌门人”足足14年了。他本人的名气以及这门课的深厚历史,使得EC10一度成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选课人数多到课被安排在歌剧院上的那种“受欢迎”。如今曼昆“传递接力棒”,有业内观点认为,这是现代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代表着主流经济学的“曼昆经济学时代”将宣告结束。

哈佛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曼昆生于1958年,是乌克兰裔移民。1980年,曼昆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他的毕业论文获得了最佳论文称号。4年后,他又在著名宏观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her)的指导下完成了毕业论文,并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5年,曼昆担任哈佛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短短两年后,29岁的他就凭借其卓越的研究能力成为了教授。而通常在哈佛,从助理教授升到教授可能要花上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虽然他的学术能力非常厉害,但真正让他成为名人的,还是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那本《经济学原理》。

1998年,曼昆出版了最富盛名的经济学教材《经济学原理》,成为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之一,首年就卖出去20万册,之后不断进行版本更新,现已出版到第九版。

曼昆的教科书特别通俗易懂。在教科书的开始,并没有出现对各种概念和定义的讨论,而是归纳出“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并运用生活中的案例对晦涩难懂的理论进行更浅显易懂的讲解。

“用户导向”的写作策略,让《经济学原理》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教科书。

沸沸扬扬的罢课事件

前面说到,EC10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但在2011年,曼昆曾遭遇过一次闹得沸沸扬扬的罢课事件。

根据曼昆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描述,在2011年11月2日,一节课开始后的8分钟,班上约5%—10%的学生站了起来,静静地离开了教室。随后又有一些前几年上过这门课的学生,作为“反抗议者”走进了教室。“有人告诉我,至少有一个走出去的学生后来偷偷回来:他想支持抗议,但不想错过讲座。”曼昆说,“几分钟后,我像往常一样重新上课。”

曼昆对罢课事件的回应。

哈佛政治评论网刊登了这些罢课学生给曼昆的公开信,他们批判EC10刻意忽略、甚至压制除了主流经济学之外的其他经济学流派观点:“真正合理的经济学研究,必须同时包含对各种经济学简化模型的优点与缺点的批判性探讨。由于在您的课程中不涉及第一手资料,学术期刊中的关键文献也并不充分,因此我们几乎无法接触其他可供选择的路径来研究经济学。认为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原理就比其他任何理论,例如凯恩斯的理论更重要、更基本,这是毫无道理的。” 

学生给曼昆的公开信。

在经历各种媒体的追问后,曼昆终于在《纽约时报》发声:

“我所教的课程是对主流经济学的广泛调查。它包括该领域许多伟人的思想,如亚当•斯密、大卫•里卡多、亚瑟•庇古、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米尔顿•弗里德曼。这些材料和你在其他大多数大学学到的,都很相似。”

“许多哈佛学生都认识到这一点。校报Harvard Crimson的一篇社论说:‘事实上,EC10是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它为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学术基础。曼昆的课程坚持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没有陷入党派之争。’”

“与大多数经济学家一样,我并不认为经济学研究充斥着意识形态。我们大多数人都同意凯恩斯的观点。它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教条,一种思维的工具,一种经验。”

曼昆之后,谁来接管EC10?

目前,哈佛大学教务部宣布将由詹森•福尔曼(Jason Furman)和大卫•莱本森(David Laibson)共同接管EC10的教学。

他们又是谁?

福尔曼是曼昆的弟子,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的教授。从1996年毕业起,他就辗转于政府和各类咨询机构,并曾担任过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奥巴马政府的首席经济学家。有着丰富的政策实践经历。

詹森•福尔曼。资料图片

莱本森则是一个十足的学院派。在长达20年多的教学研究经历中,他的关注点一直在行为经济学及其应用。他最具代表的成果是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由于莱本森本人就是一个不算太主流的“行为经济学家”,因此由他出任EC10的教学将会有助于学生用更多、更广的视角来审视经济问题。

大卫•莱本森。资料图片

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比较》研究部主管陈永伟认为,从对福尔曼和莱本森这二人组的选择上能看出,哈佛校方对EC10这门入门课程的规划思路,更关注现实、引入更多的视角将会成为这门课的发展方向。“作为经济学的重镇,哈佛对EC10的这次调整应该会为整个经济学界带来十分有益的启示。”

【记者】彭奕菲

【校对】居伟强

编辑 胡素青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