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北部的从化区,是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的过渡带,东邻龙门县,南与广州增城区、白云区接壤,西与广州花都区、清远市相连,北与佛冈县、新丰县毗邻。这里分布着100多个湖泊水库,12万公顷青山,拥有高达67.2%的森林覆盖率,以珍稀温泉闻名于世,素有“北回归线上的明珠”和“广州后花园”的美誉。
从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据《广州府志》记载
元明之际的从化,地处广州以北
西接清远,东达龙门、增城
已具备了出色的商贸条件
从化古驿道上的古村牌坊(来源:广东建设报)
从前
古时的从化也开通有古驿道
供作人们通商过道
而今
这条从化古道则成为广州市周边
最具历史文化内涵的古驿道
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来源:广东建设报)
接下来的文旅广东
粤游君将带着你一探神秘的从化古驿道
以及受众人青睐的从化温泉
与你一起走进从化
了解那里的人文、景色与故事
随着近几十年工业化的发展,驿道越来越多地被高速公路取代。古驿道遗迹或被覆盖,或被遗弃,从化古驿道的情况也曾经一度不容乐观。
从化古道遗存(图片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上下清幽古道自上清幽至江浦(锦洞)和街口方向,约90米左右保存有局部完好的古道遗存,路面宽约0.5—1米,用块石铺设。
但我们欣喜地看见,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且把它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开展起来了。近几年来,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已成为了各市整治农村环境、发展全域旅游、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
新闻回顾
在2019年1月28日召开的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长马兴瑞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南粤古驿道、古村落、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和连线开发,提升岭南特色乡村风貌”,“规划建设大湾区文化遗产旅游路径。”
从此,从化古驿道,迎来了新发展。
sdfd
从化古驿道,主要位于广州市从化区境内,南起钱岗古村,北至温泉镇乌石村,现存钱岗古道段、上下清幽古道段、小蛇径古道段等三段。据考证,从化历史上有水陆联运的驿道,陆路由从化古道起向南走水路流溪河古水道连入珠江,向北接陆路影古古道和莲麻古道,自南向北联通,成为清代广州府与从化县之间的官道。
古道沿线坐落着钱岗村等4条古村,更有文物古迹65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从化古道精华段起止为钱岗—知青村古道,全长共9.19公里,其中本体有0.69公里。
钱岗古村
钱岗古驿道上有众多历史遗迹,如广裕祠、颜村陆氏大宗祠、陆炜故居、陆氏宗祠、灵秀坊牌坊、文阁墟等古建筑,其中钱岗古村的陆氏家族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驿道的发现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2014年,钱岗古村一村民沿着小时候走过的路寻找儿时记忆,偶然间在古驿道上发现一块指路石。
石碑高约半米,半截没入土里,爬满青苔。由于风化严重,石碑字迹已经模糊,但仍能依稀辨认出写的是“右太平墟,上往街口,左往派潭”。意思是:“从这里出发其实是三条驿道,一条通往太平镇,一条沿下清幽、上清幽到街口、江埔,还有一条到派潭。”(图片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据村民回忆,石碑旁曾有一栋小凉亭,供来往行人休憩,不远处还有一座石桥。此景在明朝从化知县王至章笔下是这样的:
sdfd
❍
钱岗古村
钱岗古道上的钱岗古村落位于从化太平镇钱岗村,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钱岗陆氏是“宋末三杰”名臣陆秀夫之后裔。古村内有广裕祠,于2003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并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古村落群中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图片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广裕祠
❍
广裕祠与北京故宫同年修建的,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 钱岗古村西更楼有一木雕封檐板,名叫“江城图”,其内容反映了清代康乾盛世时广州珠江北岸20余公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这件无价之宝被文物专家称为广州的“清明上河图”。
钱岗古村有四座门楼,九间书院,三座祠堂,四座更楼。村子外有—条“护村河”。古村内的巷子多又深,且迂回曲折,房舍、祠堂、棚厅、水池等一应俱全,是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广府民居的典型代表。
广裕祠(图片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钱岗古村居民大多姓陆,据考证,是南宋名臣陆秀夫之后裔。陆秀夫为南宋抗元名臣,和文天祥、张世杰一起被后人称为“宋末三杰”。
陆秀夫像
1279年(祥兴二年),宋军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为元军所败,他宁死不降,毅然负帝投海而亡,悲壮献身。
有人认为古驿道早已过时
但其实古驿道带给人的感觉并不沉闷
就如从化古驿道上有太多美景可看
太多故事可听
下期粤游君将带你深度探访从化的景点
教你如何沿着古驿道
游遍从化景点
素材来源:文章节选自《优游时光》杂志“粤地深游”栏目之《跟着古驿道发现广东@:访古道知从化,叹温泉赏森林》,文字:洪爽;图片:邬影红,南粤古驿道网,广东建设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