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深圳人来自五湖四海,深圳也有方言吗?
4月12日,《南头方言志》新书发布会在南山书城举行,旨在推介这本记录南头方言语音特征、趣词等,以文字形式留住“浓浓乡音”的文献。来自粤港澳地区各领域的南头人共同见证了这一特别时刻。
据介绍,改革开放前,深圳存在多种方言,以客家话和粤语为主,但客家话和粤语在不同区域又分多种类型,南头话就是其中粤语的一个分支。
《南头方言志》由香港南头乡亲总会资助,邀请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丘学强博士及其团队整理撰写,历时两年多完成。该书围绕南头方言的历史变迁,多角度、多层次地将方言和地方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南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献。
南山区政协主席陈军在致辞中说,在人口流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好方言,不让这一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在时间的冲刷中消失和湮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翻开这本浸润着浓浓乡情的书,写着这样的一句话:南头方言,它就是南头人乡亲情感认同的根和本。
香港南头乡亲总会会长郑钧表示:“翻阅之时,欣喜、幸福之感满溢胸间,虽然出书过程多次历经曲折和反复,但我们留下南头生活时光纪念的愿望始终不曾动摇,希望每一位南头人都能像热爱家乡一样,热爱自己的母语——南头话!”
都说“深圳是没有方言的城市”,对此,方言领域专家丘学强既有几分无奈,又有些不甘。丘学强说:“没有方言的城市,是一座没有特色文化之根的城市,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和维系相亲情感的纽带。望该书的出版,能使南头乡音带着浓浓的乡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继续在深圳萦绕回旋。”
发布会还举行了赠书仪式,将飘溢着墨香的《南头方言志》送给了到场嘉宾,号召更多的组织和个人投身到南头方言的保护工作中,共同为支持南山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做出努力,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特色文化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记者】张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