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5日清明节,银河公墓里祭拜先人的群众。南都记者梁炜培摄
2019年4月5日清明节,银河公墓里祭拜先人的群众。南都记者梁炜培摄
2019年4月5日清明节,银河公墓里祭拜先人的群众。南都记者梁炜培摄
2019年4月5日清明节,广州市殡仪馆里祭拜先人的群众。南都记者梁炜培摄
南都讯 记者李拉 通讯员廖培金 昨日是清明假期首日,也是“正清”日,全市各祭扫场所共接待祭扫群众111.63 万人次,车辆16.18万台。其中银河园地区在骨灰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拜祭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减少。
据悉,今年清明期间拜祭群众相对集中,每天的拜祭高峰期将集中在上午8:00~12:00,下午1:30~2:30。广州民政部门再次呼吁,请广大市民尽量错峰出行、绿色拜祭,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祭扫,尽量选择居家拜祭、灵牌位拜祭、鲜花拜祭、网络拜祭等绿色文明祭扫方式,不燃烧纸钱、不燃放鞭炮,让清明更“清明”。
绿色拜祭人群有所增加
昨日是“正清日”,不过市民群众错峰拜祭比较明显,银河园地区在骨灰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拜祭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减少。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主要拜祭场所银河公墓和广州火葬场拜祭人流秩序比较良好,交通也较为顺畅。交警部门提前上岗、落实引导措施,指挥及时到位。聘请230名交通疏导员在银河园地区进行交通疏导,拜祭群众自觉听众指挥,有序出入,而且市民群众自觉乘坐地铁、公交车前往银河园地区祭扫的比例较往年大幅度提升。
在拜祭场所内,银河公墓、殡葬中心在清明节通过提前推送短信提醒、开展鲜花换纸钱、安排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现场劝导等形式,引导群众选择绿色拜祭方式拜祭,不焚烧纸钱和燃放鞭炮。而今年拜祭群众选择鲜花拜祭、无烟拜祭等绿色拜祭方式的人群也有所增加。而在荔湾区德安楼,2018年起不再收取参与无烟拜祭群众的租台费用,并为参与无烟拜祭的群众免费赠送鲜花祭扫先人。今年从化区殡仪馆和华夏陵园不收取参与无烟拜祭群众的拜祭台费用。
清明首日骨灰撒海预约累计已有862具
从2019年4月1日起,推出骨灰撒海常态化服务。改变以往集中登记、一批次出海的活动方式,实现预约登记常态化和出海告别活动多批次。昨日南都记者了解到,清明首日广州市火葬场正门入口处设置的生态葬预约临时服务点,便迎来了大批前来咨询和报名的市民。据统计,截至4月5日下午3点,骨灰撒海预约累计已有862具。
从2017年起,市殡葬服务中心、市银河公墓、番禺区主要祭扫场所开始推广牌位拜祭。截至2018年底,市殡葬服务中心、市银河公墓选择不取骨灰只取牌位拜祭的骨灰寄存近万具。番禺区从2018年开始,通过在各拜祭场所派发宣传单页、悬挂横额、广播播报、短信通知等方式推广牌位拜祭,2019年清明大忙期间(7天)区内各拜祭场所只提供牌位拜祭服务。
银河公墓开展缅怀英烈活动
与此同时,昨日上午,“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家国情怀——缅怀革命先烈公祭暨‘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也在银河公墓广场长明火炬前举行。部分市直机关负责人及烈士亲属和党员干部、劳模、学生志愿者和市民群众近300人出席了仪式。
在《献花曲》声中,16名礼兵护着8个花篮缓步登上火炬平台,呈八字形摆放在长明火炬前。由大学生代表满腔豪情朗诵《烈士颂》,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寄托哀思,告慰先烈。仪式结束时,广场上响起悠扬的乐曲,20名职工代表和全场的市民群众一起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用歌声向祖国告白“我爱您,中国”,让中国的传统节日与家国情怀有机融合,让人们感受广州这座城市的独有魅力和祖国的强大。
活动仪式后,银河公墓挖掘陵园特色文化资源,通过“专题展览”、“扫二维码知先烈故事”、“书写亲情寄语”、“系黄丝带”等形式与市民互动。同时开展宣讲红色故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家国情怀等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学习党史国史和英模事迹,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家国情怀,充分发挥陵园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共党史教育和中共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建设的主导作用。
编辑:方军
社会从化区番禺区荔湾区交通广州
赞
本文记者
李拉
梁炜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