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技术与数字种业:一个提升硬核价值,一个是现代种业的服务者!

农财宝典
+ 订阅

报道丨中国种子协会

丨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

种子在种业的发展中是核心,围绕着这个核心的技术在不断向前进步;而置身于现代信息化的社会中,现代种业的发展离不开数字信息的传递与传播。

4月1日,2019中国种子大会种子技术与数字种业论坛召开,与会专家分享了“种子技术”与“数字种业”这两大板块最新的发展动态。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熊伟,先正达中国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总监李智伟,中化农业首席信息官沈冰,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琴,北京爱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CEO王伟文,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建华、全国农技中心种子检验处处长周泽宇、先正达中国植保开发总监袁天文、先正达中国种衣剂业务总监邓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王凤格分别在论坛上做了精彩报告。

点击视频,了解更多!

数字种业:种业服务的现代化“武器”

什么是数字种业?当提到数字种业的时候,你首先想到什么?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即可以实现“万物互联”的5G技术的到来,数字化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

近年来,数字种业的技术发展取得不少突破——加快种业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应用,提高种业全行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新品种培育,促进种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权有偿转让,提高种子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数字种业进入长效发展阶段。

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是隶属于cgiar(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的15个研究中心之一。 长期关注小麦,玉米,大米计划,大数据计划,气候变化等,形成了一系列对农业生产产生正向收益的监测数据。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熊伟在题为《现代信息技术在CIMMYT玉米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中指出,作物表型、精准农业和预测模型是信息技术在CIMMYT育种中较为突出的应用,即通过作物表型监测,可加速育种进程,降低育种成本,服务于育种家;通过开发手机应用,让农民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选择种子和管理建议;在预测模型中,针对特定的环境需求和环境胁迫,构建作物生理育种概念模型,利用表型数据达到育种的目的。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熊伟

数字技术在加速发展,产生了一大批可以应用在农业的技术和方案;同时种植者也在改变。先正达中国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总监李智伟却表示,尽管数字化将推动下一波效率提升,但目前在农业领域的普及速度低于预期。他指出,农技很难建模;数据流不能做到无缝连接;很多工具和方案不通俗易懂,种植户很难上手使用;数据质量不达标是数字化普及速度低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先正达中国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总监李智伟

中化农业首席信息官沈冰指出,智慧农业即聚焦规模化种植主体的核心用户,围绕线上线下O2O服务模式,建立以精准种植和精细管理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服务平台,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品控溯源体系,建立数字化营销和供应链系统,最终实现以数据驱动的现代农业服务。

▲中化农业首席信息官沈冰

当前,在中国的数据农业实践主要有三个方面:数字化农业生产、数字化品控溯源以及数字化渠道营销。

例如,在智慧农业制种中,通过多维度采集地块数据,利用大数据算法分析,评估地块,可对制种地块分级管理;可以实现制种基地地块可视化化管理和象管理;可利用遥感监测制种基地作物长势、缺素、病虫害、杂草控制、去雄等情况,全面掌握制种基地情况。还可针对作物常发病虫草害,定向培育,制定合理的制种方案,提高抗性。

通过物联网,实现精准培育,通过设备远程操控降低制种成本,使制种管理更为便捷。

在种业互联网和数字化探索与应用方面,北京爱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爱种网”)可谓是走在前列,爱种网董事、CEO王伟文表示,爱种网始终坚持对个性化大数据的挖掘和整理,现已形成表现层、设备层、通讯层、业务层、服务层、数据层等多层面的完备技术架构。

此外,爱种网在种业“互联网+”和数字化探索还涉及保险和订单农业等方面。

▲爱种网董事、CEO王伟文

种子技术:提升种子价值的关键

种子是农业播种材料,是有生命力的,种子活力性状研究需求是持续的,巨大的!高活力品种是提升种子质量和种业竞争力的关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建华指出,当前,市场对种子活力测定研究探索有着巨大的需求,而水肥管理、干燥损伤、机械损伤等均会对种子活力造成损伤。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建华

如何获得高活力的种子?除去品种遗传因素的影响,采取有利的种子生产农艺措施,即选择最有可能获得高活力种子的区域开展种子生产,并采用科学的水肥生产管理生产方式,在种子活力达到最高的时候尽快收获;在种子收获后,所采用的收获方式、脱水方法、脱粒工艺、分级加工措施、包衣技术要尽可能降低对种子的伤害,并采取能够降低或者减缓种子劣变的贮藏包装措施。

种子技术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增加,植保技术帮助种子更好地实现产量潜能。

先正达中国植保开发总监袁天文说到,先正达非常重视种植技术在种植管理中的增效作用,多年来持续致力于用农民易懂的语言,将水稻的生长分为秧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来提供简单的病虫草害以及其他田间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法,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用药次数,减少用药量。多年来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合作,验证及示范了先正达的稻之道™方案。

▲先正达中国植保开发总监袁天文

除了为水稻种植提供全程解决方案,还为玉米、马铃薯、大豆、花生、小麦等作物提供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保护,技术的推陈出新不断丰富作物的解决方案,而先正达的作物方案也进一步帮助激发了种子的潜能。

植物在苗期最容易被病虫害侵染,也最需要加以保护。种子处理,即将现代技术通过便捷的手段传递于种子,种子包衣可以保护种子出苗成苗,培育无病害高素质秧苗,在之后的栽培过程中,防虫减喷,减少病毒病的发生与传播。种子包衣作为种子技术集成的体现,美国玉米种子将种质技术、种子性状技术、种子包衣技术等超过15项不同的技术集成打包在一粒种子上,与之相比,中国尚显差距,但也反映出,中国的种子保护具有巨大的机会。

先正达种衣剂是毋庸置疑的行业领导者,先正达中国种衣剂业务总监邓吉在报告中说到,先正达不断创新的产品线及广泛高效的产品,并针对包衣安全提供专业深入的指导与支持,且量身定制的,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联合需求拉动服务,将丰富的产品、应用技术以及服务提供给广大的种子使用者。

▲先正达中国种衣剂业务总监邓吉

DNA指纹库,使植物品种鉴定迅速快捷

植物品种鉴定是对人工选育出来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的植物群体进行评定的过程。从鉴定对象上看,是介于物种鉴定和个体鉴定之间的一种鉴定类型。植物品种鉴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进而可以推断出,根据已确定每个已知品种的分子身份证,建立与实物标准样品对应的一套指纹数据,使保存和查询更方便。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王凤格在题为《我国农作物DNA指纹鉴定研究和应用进展》的报告中指出构建品种标准DNA指纹数据库的重要性,标准DNA指纹库,不仅作为辅助筛查近似品种的工具,还可直接作为出具真实性检测报告的依据。在品种区试审定、新品种权保护、市场执法监测、司法鉴定、企业、科研单位、农民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王凤格

种子认证制度:中国种子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种子法》第52条明确提出,种子生产经营者可自愿向具有资质的认证机构申请种子质量认证。经认证合格的,可以在包装上使用认证标识。这就确立了种子认证制度的法律地位。

目前,欧盟和拉美,北美、亚洲和非洲均采用国际种子认证(OECD认证),欧盟和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采用的是强制性种子认证,北美、亚洲和非洲国家采用自愿性种子认证。

全国农技中心种子检验处处长周泽宇在报告中指出,种子认证核心即确保种子质量,种子认证制度是国际种子贸易通用规则,是中国种子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种业品牌建立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种业监管有效途径。现阶段,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动农作物种子质量认证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全国农技中心种子检验处处长周泽宇

现代化种业发展“贵”在人才

作为农业企业,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荃银高科”)深知“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人才”。2012年起公司牵头发起“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农业应用型人才,探索解决中国“未来谁来种田”难题,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荃银高科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琴在报告中说到,荃银高科首创团校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模式,并开展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培训班通过组建全方位的管理服务团队,以满足农场主们培训创业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课程方案,提升农场主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整合资源,为农场主提供创业扶持;与此同时,重视责任教育,引导农场主担负起发展现代农业的责任。

▲荃银高科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琴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有情怀、有目标,有韧劲”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张琴表示,“现代青年农场主”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参与者与与执行者!

中国种子大会专题报道

玉米产业如何破局?赵久然王玉玺张孟玉仇焕广等大咖共谋发展之道

种植面积8600万亩!马铃薯发展前景如何?金黎平金石桥等专家权威解读

最新预判!大田作物种业有四项重大变化如何适应蔬菜、花卉等作物多元化需求?先正达中化农业这样说

一颗种子丢了,整个技术就丢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最新预判!大田作物种业有四项重大变化

如何适应蔬菜、花卉等作物多元化需求?先正达中化农业这样说

九位企业家震撼演讲:抛出八大种业话题!你关注哪些?

形势,在变!吴晓玲的演讲信息量很大,新举措、大数据都有了中化农业、先正达、荃银高科,“中”字头企业的联合与创新!

新征程,隆平高科有哪些发展规划?彭光剑这么说

这是真正的“种子力量”!中国种业成就展开展

2019中国种子大会开幕!张桃林解析种业新使命

刚刚,张延秋重磅解读:种业的6件大事与4个面对

MAP实践对我国种业发展有何启发?中化农业总裁覃衡德深度剖析

最高亩产1300多公斤!寻找2018玉米高产品种测产结果出炉

祝贺!26家种企获得2018年AAA级信用企业

如何激发现代种业发展动力?张延秋在全国培训班上做了重要报告

中国种子协会三大会议召开!透露了这些信息

加入央企、建联盟、培育青年农场主,荃银高科的创新打法很牛!

迈向全国!鸿翔种业又一新品种面世,将强势打开西南市场

产自深圳,享誉世界!20年来,这家种企做了哪些关键布局?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